从马原学到了什么(马原应该这样学)

在学习了绪论部分的内容后,我们紧接着开始下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呲牙],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从马原学到了什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从马原学到了什么(马原应该这样学)

从马原学到了什么

在学习了绪论部分的内容后,我们紧接着开始下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呲牙]

哲学的含义:

是系统下、理论下的世界观(怎么看),方法论(怎么做)的统一。

在这里,世界观是指对世界的看法和认知。世界又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分为自然界(自然观)和人类社会(历史观)。方法论就是用世界做指导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哲学回答的问题:

①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别回答了:

  1. 对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

  2. 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回答(可知论、不可知论)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这里对思维和存在二者进行理解:

  • 当“存在”和“思维”同时出现时,二者可以理解为“物质”和“意识”。

  • 当“存在”单独出现时,存在≠物质,因为有两种解释:物质存在、意识存在。

  • 当“存在”存在于人类社会时,可分为社会存在(唯物史观)和社会意识(唯心史观)。

    ②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由内部矛盾推动(推动发展的根本原因)。

  • 形而上学:静止的、孤立的、认为是外力推动的。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分为:

  • 具体科学研究物质(生物、化学…)

  • 哲学研究物质(客观实在性)。


    在这里我将02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单独拿出来详细解说。

    ❶唯物主义三种形态(发展过程)★: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金木水火…)。只是猜测,把物质归结为实物。

    2.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3.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所有事物的共性。

    1和2共同的缺陷都具有片面性。特点是具体、个性、个别、特殊。它们都是马哲之前的唯物主义,有客观存在性。

    3的特点是抽象、共性、一般、普遍。它是马哲唯物主义,有客观实在性。

    总的来说,唯物主义就是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❷唯心主义:

    1.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主观自身的。例子:“我思故我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经验是世界的根源”、“相信意念移物”

    2. 客观唯心主义:独立于人和现实观念之外的东西。例子:神、鬼、上帝、朱熹说的理、道家说的道、黑格尔的绝对理念、精神。

    总的来说,唯心主义就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意识。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以上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大框架的归纳,最后会附上本节框架图。后续会对其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进行一一梳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框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