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化2.0研修内容及方式(教师的现代化重在当下)

教师信息化2.0研修内容及方式(教师的现代化重在当下)(1)

朱晨光,教育部教师司师德管理处副处长

教师信息化2.0研修内容及方式(教师的现代化重在当下)(2)

韩冬,清华附小教师,全国明星教师

教师信息化2.0研修内容及方式(教师的现代化重在当下)(3)

彭宏,北京丰台二中副校长

教师信息化2.0研修内容及方式(教师的现代化重在当下)(4)

李颖,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教师

教师信息化2.0研修内容及方式(教师的现代化重在当下)(5)

于渊莘,北京劲松一幼园长

教师信息化2.0研修内容及方式(教师的现代化重在当下)(6)

谢春风,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议题1

中小学教师如何更好地教育管理学生?

老师是否有惩戒权?应如何行使?惩戒边界在哪?10月23日,新京报主办的“新时代师德风范论坛”首场主题对话环节,教育部教师司师德管理处副处长朱晨光、曾支教西藏的清华附小教师韩冬、丰台二中副校长彭宏等,围绕教师惩戒权的行使边界等话题进行探讨。

惩戒是帮助改过的过程

●朱晨光,教育部教师司师德管理处副处长

教育惩戒是通过惩戒来帮助学生达到改过、向上、向好的过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惩戒要科学合理实施,遵循合法、必要、适度、公正等原则,避免体罚学生的禁止行为。

“惩戒是分层次的。”朱晨光表示,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行为采取不同层次的惩戒。

惩戒也是需要爱的

●韩冬,清华附小教师,全国明星教师

我也惩戒过孩子,这个孩子经常迟到,跟家长也沟通过无数次。有一天我说你到操场上跑一圈,真的特别气愤。跑完以后,我忽然又特别自责,因为从那一刻开始时,我发现这个孩子不理我了,可能是小孩的自尊心受到了某种伤害。有时候我就想,惩戒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育的效果,所以惩戒是有方法、有智慧,是需要爱的。于是我在想,如果回到十年前,我可能会陪着孩子一起在操场上跑,这样是不是就达到了我们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同时,我觉得惩戒应该对事不对人,不能把惩戒当成老师消气儿的一种手段。制定惩戒权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向老师去低头,应该是让学生向规则低头。

惩戒需考虑孩子承受力

●彭宏,北京丰台二中副校长

惩戒和体罚不是相同的概念,“惩戒”应该包括惩和戒两层含义。惩是对孩子过错处理的一种手段,要实现的目的实际上是戒,防止以后孩子再出现相同的错误。“体罚”是惩的手段之一,是现在不提倡的一种手段。所以惩戒和体罚,是手段,是最后教育实现的目的。

惩戒不一定就是体罚,有具体行动上的,还有批评、教育。所以现在再处理孩子时,首先跟家长进行沟通,然后告诉他,这种行为如果走上社会的话,会触犯法律的底线,可能对他整个人生来说都会有影响。

一定要通过适当适度的惩戒,让孩子知道他的问题出在哪里。但是无论用什么形式的惩戒,一定要考虑孩子心里的承受能力,以不要伤害孩子的心理作为边界,否则的话,这个老师做得有点过分了。

此外,学生出问题是正常的,作为教师,所有的事情想在前面,仔细观察,预测到学生可能会犯什么错误,尤其是触碰底线的东西要事先进行提示。预防比惩戒还要好一些。

议题2

为加强新时代教师心理建设护航

10月23日,在“新时代师德风范论坛”第二个议题对话中,与会专家就“如何加强新时代教师心理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劲松一幼园长于渊莘,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标兵、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教师李颖参与讨论,呼吁全社会为加强新时代教师心理建设保驾护航。

教师要学会更加勇敢和坚强

●李颖,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教师

新时代,面对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压力陡增,教师的心理建设也越来越引发关注。从立德树人这样一个对老师的使命和责任而言,这种压力是非常大的,不再是拿着一本书、一支粉笔,面对一块黑板和一些孩子,不再只是教知识,今天老师身上所肩负的对于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发展的责任会更大。教师压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家长对学生的期待与教学成果不匹配。老师在学校里对学生的教育和家长的支持、配合中间是出现了一些偏差的。家长如果能像绝大多数老师一样肩负着孩子的现在还有民族的未来,很多孩子的问题、家校合作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此外,在教学生活中,所有教师一定要努力学着更加勇敢和坚强。同时,我也呼吁政府、媒体以及全社会为老师管束学生、大胆做教育保驾护航。

幼儿园老师心理压力更大

●于渊莘,北京劲松一幼园长

幼儿园老师的心理压力更大,因为孩子在这儿吃喝拉撒睡,学习、成长,老师是一份体力和智力同时要奉献的职业。另外,老师年轻、工作年头短,经验不足,认知不足,方法不足,很容易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从而遭到家长投诉。

其实,很多老师一个好的出发点,但可能会被家长误解。所以,很多时候事情也需要延迟处理,先跟家长沟通之后,再处理相关的事宜。

老师也需要信任尊重保护

●谢春风,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教师是个良心活,如果心出了问题,行为一定会错乱。目前这个时代,教师需要他律,但这个行业如果只靠他律是不行的,所以自律对教师的要求,就是教师一定是一个在内心深处能够自我觉醒、善于反思的人。同时,教师需要红线,需要高压线,也需要被信任、被尊重,被保护。

此外,教学惰性在日常循环往复的工作中很容易产生;教师的精力、能力不断被透支,很多问题是这样产生的。从心理角度讲,每个人心里都有三个我,一个是小我,一个是大我,一个是无我。小我就是情绪容易激动,遇到问题容易动怒,比较急,更敏感,是比较平常的我。老师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问题,一定要警惕小我,控制大我和无我。很多细节出问题,都是小我占了上风。

未来,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家长需要通力配合,共同把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处理好,孩子们的成长就会更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