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人物故事(唐玄宗遨游月宫)

唐朝玄宗年间,因玄宗皇帝喜道学神仙,所以京城之中,集聚了些颇有道术的高士。

这时候,有一个叫做罗公远的高士,广极神通,名播四海。

你道这罗公远是何来历?

没有人知道他是何方之人?是何朝何代?只知道他长的也就是十六七岁的孩子,到处闲游,行踪不定。

唐玄宗人物故事(唐玄宗遨游月宫)(1)

这一日,罗公远游至鄂州。恰巧鄂州本地,数月无雨,烈日炎炎。禾苗枯萎,鄂州大旱。

官府无奈,便请来高僧道士,在社稷壇内做法事,祈求天降甘露,以解鄂州百姓缺水的燃眉之急。

听说是官府请来高僧道士求雨,惊动了当地的百姓。大家纷纷从四面八方来到社稷壇,虔诚祈雨。

一时间,这社稷壇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只见在人群之中,有一个人,身穿一身白衣,长得高大魁梧,骨骼清奇不俗,顾盼神飞,环顾左右。

有人见了他,便问道:先生何方人士?好像你不是本地人?

那人回答道:我姓龙,本地人士啊。

说话之间,恰巧罗公远来了。看见那白衣之人,怒目斥责说道:天都这样大旱了,你为什么不去降雨来救本地的黎民百姓,却在此闲游?

那白衣人敛容拱手,说道:不是在下不去降雨,是不奉天符,无处取水,所以我干着急也没有办法啊!

罗公远说道:你快快去降雨吧,我要助你一臂之力。

那人连忙作揖施礼,连连道谢,飞奔而去。

众人大惊,问道:那是何人?

罗公远答道:他是本地水府的龙王,我敕令他速来行雨,以解大旱之急,奈何他未奉上帝之敕令,不敢擅自取水,我今天当以滴水助他一臂之力,救济此处的禾稼。

一面说,一面举目四下观望,见那僧道诵经的桌子上,有一方大砚台,因才写的疏文,砚池里还剩下些墨水,罗公远上前把口向砚池里,一口吸起,望空中一喷,大声喝道:龙王,速行雨来!

只见霎那之间,乌云滚滚,狂风大作。罗公远对众人说道:马上就要下大雨了,都快快跑去避雨吧。

话音刚落,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大雨下了半晌,约有尺余,方才停下来。

说来也怪,那雨落在地上,沾在衣上,都是黝黑黝黑的。原来是龙王全仗着仙力,就是罗公远口吸的那口墨水,化做雨泽,以救旱情,所以这雨是黑色的。

当下人人称奇,个个欢喜。问了罗公远的姓名,便簇拥着去见本州的太守。大家七嘴八舌,齐声赞叹罗公远,并且把下雨的经过告诉太守,太守听后大喜过望,马上要赏赐金帛。罗公远笑而不收,太守说道:天子尊信道学神仙,先生即有此道术,下官当引荐至御前,必受重用。

罗公远道:我本来不喜欢遨游帝庭,但是听说张果和叶法善二位仙长在京城,我倒是想见一见他们,如此就去那里看看吧。

于是,太守写下书信一封,派了官差和车马,送罗公远进京面圣。

罗公远到了京城,有官差把书信上报给皇帝,玄宗御览大悦,马上传旨召见。

那日玄宗皇帝正坐在庆云亭下,看张果和叶法善下棋,有宫人带着一个人走了过来。玄宗皇帝闪目观瞧,只见走来一个小道童,身穿蓝色道袍,白袜云履。年纪在十六七岁,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美目生盼,神彩飞扬。玄宗指着公远对张,叶二仙说道:这是鄂州送来的异人罗公远,二位先生可以试与一谈。

张,叶二人举目一看,只见罗公远是一个孩童,却穿着道袍,带着冠

,打扮成大人一般,不由得齐声笑道:孩儿罢了,有何知识,称为异人。

罗公远不慌不忙,行至亭阶之下,玄宗皇帝敕令免除朝拜,赐坐一旁。并且指着张,叶二仙长说道:卿认识这两位先生吗?这位是张果先生,这位是叶法善先生啊。

唐玄宗人物故事(唐玄宗遨游月宫)(2)

罗公远说道:久闻大名,未曾见面,今日一见幸哉!

张果笑道:小辈都不认识我。

叶法善笑道:哪有神仙当中不认识张果先生的?

罗公远答道:不知礼让的神仙,不认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

张果听后,大笑说道:我不和你深说,人人都称呼你为异人,想必也有些异术,我今天就以最简单的试一试你,若真有道行,自当刮目相看。

说完,便和叶法善各自拿了几枚棋子,握在手中问道:你猜猜我们手里有几枚棋子啊?

公远说道:都无一枚棋子。

二人哈哈大笑,马上伸开手来看,果然两手空空一个也不见了。

只见罗公远从袖子里,伸出双手,棋子满把的笑道:棋子已经都到了我的手里啊,两位仙翁遇见小辈一定让您们两手空空。

张,叶二位仙师,大惊失色,各自起身致敬。

当下玄宗皇帝大喜,马上赐宴庆云亭上,并且又赐冠袍,又赐豪宅府邸,尊称为罗仙师。从此罗公远和张,叶二仙成了朋友。天天聚会谈天说地,讲经论道,情投意合,彼此欣赏尊敬。

过了些天,张,叶二仙师辞别玄宗皇帝和罗公远,回归仙山修行。

那玄宗皇帝苦苦挽留,无奈归志已定,幸有罗公远相伴,玄宗皇帝也还高兴。

这夜,正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秋风习习。玄宗皇帝心中烦恼,所以传旨召见罗公远,两人对月闲谈。玄宗皇帝说道:朕乃天子,人间之美无不所有,但是今天看到这一轮明月当空,甚是喜爱,我曾经梦中去过天上月宫之中,只觉得奇美无比,精彩绝伦,什么时候我能真去一趟月宫遨游,那是多么的美好啊!

罗公远听后,笑道:陛下当真想去遨游月宫,这有何难?今天公远带着万岁去月宫遨游一番。

玄宗皇帝听罢,大喜。

就见公远站起身来,走到庭院前的桂花树上折下几枝桂枝,又从怀中取出五色彩线,绑上桂枝放在庭院之中,吹口气化做一乘彩车,请玄宗皇帝端坐彩车之上,然后把手里所执如意,化做一只大白鹿,驾车而行,前往月宫殿上。

当时正值有个得宠的太监,叫做辅璆琳在玄宗皇帝身边,他也想去到天上看看月宫,就跪倒叩头说道:老奴愿意伺奉皇上前往,也好照应一下万岁爷。

罗公远说道:月宫非比别处,汝辈何德何能,能到九重天阙,只要我一人保驾即可。

说罢,大喊一声:起!

只见那白鹿驾着彩车,雕梁画栋,腾空而起,直冲霄汉。罗公远脚驾五彩祥云,紧紧相随。只教玄宗皇帝双眼直望着月亮,千万别可回头,东张西望。转眼之间,已经到了月宫,罗公远扶住彩车,玄宗皇帝凝眸一望,只见月殿宫阙之中,重重殿宇,千门罗列,万户洞开。

遥远望去,只见里面是瑞霭缤纷,祥云缭绕,那琼花瑞草,映耀夺目,真是精彩绝伦,美妙无比。

玄宗皇帝问道:可以进去吗?

公远答道:陛下您虽贵为天子,但是还是肉身凡胎,不能进去,只可以在外观望。

不一会儿,只闻得异香氤氲,飘飘而來,那香气沁人心脾,呼吸起来顿觉神清气爽,筋骨皆酥。这时又从那万千门户之中,传来丝竹之声,仙乐风飘,处处而闻。那美妙的乐曲让人听后,心旌生摇,情不自禁。玄宗皇帝仔细地听听,正是霓裳羽衣曲,一曲罢过了,玄宗低头问道:世间称美丽的女子,都比做嫦娥,今近在尺咫,可使朕一睹芳容否?

罗公远说道:当年穆天子与王母相会于瑶池,夙其有仙缘故也。今陛下已经来到了九重天阙,站在月宫之外,瞻仰宫殿,已经是奇福无比,岂可妄生轻亵之念。

唐玄宗人物故事(唐玄宗遨游月宫)(3)

公远话未说完,忽见月中门户尽闭,光彩四散,寒气袭人,那慑骨的寒气,顿时冻的玄宗皇帝直哆嗦。罗公远马上唤来白鹿驾着彩车,又拿着一把大大的羽扇,障风而行。过了一会儿,彩车冉冉而落地下。

公远说道:陛下您触怒了嫦娥仙子,谢天谢地能够平安回来。

玄宗皇帝下了车,只见彩车化做了桂枝,白鹿也不见了,罗公远手里拿着如意,微笑着站在那里。

玄宗又惊又喜,说道:甚是美妙!甚是美妙啊!

当下罗公远告辞回寓所,玄宗皇帝还是独坐呆想,啧啧叹异。

辅璆琳在旁边,因怪罗公远不许他同往,便进馋言道:这是邪门歪道,幻术罢了,何足惊讶,望万岁爷且勿轻信。

玄宗皇帝说道:就是幻术,亦喜亦贺也。朕应当学习一二,没事娱乐娱乐。

辅璆琳乘机奉迎道:幻术中隐身术当学,万岁爷您要是会了,便可以暗中观察机密之事了。

玄宗听罢,大喜道:说的甚和朕意。

第二天,玄宗皇帝即召罗公远入宫,告诉他说想学隐身法。

公远说道:陛下乃一国之主,天下无不是陛下您的,又为何要学隐身之术呢?

玄宗皇帝说道:朕学此术防身啊!

罗公远道:天下太平,陛下所至万乘车马护佑圣上,何用陛下学防身术。

玄宗皇帝说道:朕学此术,不过在宫中偶尔娱乐,绝不会随便显摆的,万望先生赐教。

罗公远经不住玄宗皇帝再三央求,只得将符咒秘诀,一一传授,并且教了学习之法,

玄宗皇帝大喜,便在宫中如法练习,等到特别熟练之后,便经常在宫中演技,但是有时候露出一只脚,有时候露出来衣服,常常被宫人看到。

玄宗皇帝便马上召来罗公远,要他展示隐身术,只见公远把手向空中画符,口中念念有词,马上就看不见他了,不一会儿,就见他从殿外面进来了。

玄宗皇帝诧异地问道:同样的符咒,为什么我做来就不能尽善尽美?

公远答道:陛下您以凡胎之躯而学仙术,自然不能尽善尽美啊!

玄宗皇帝因为演示隐身术不灵,以致被左右窃笑,已经心怀惭愧,无地自容了,今天又被罗公远说是凡身之躯,心中大为不悦说道:是凡身不能学仙术?还是传术的人没有传要诀啊?哼!

说罢拂衣而入,传旨让罗公远退去,从此玄宗皇帝心中怀恨在心。

恰巧此时,宰相李林甫的夫人患病垂危,听说罗公远能用符药救人危难,便亲自来求他救自己的夫人。公远说道:夫人寿禄已尽,不可救治,况且夫人幸得善终在大人之前,生死荣哀,她的福气比大人您多十倍了,何必多求?

李林甫听闻此言,心中怀怒,当天夜里夫人果然就死了。

过了一天,秦国夫人忽然患病沉重,杨国忠奉杨贵妃之命,去见罗公远,求他去给秦国夫人看病。

公远说道:神仙只救有缘分之人和能修行之人,夫人夙世既无仙缘,今生又没有美好的品德和功德,亨受非分之福,还不自知修省,恶孽深重,命寿已尽,死在家里,比起其姐妹,已经万幸矣,岂可用仙术医治?七天之后,命归阴曹地府矣!

杨国忠听后大怒道:不救人也就算了,还如此妄言谤毁?等我去告诉贵妃娘娘去。

唐玄宗人物故事(唐玄宗遨游月宫)(4)

说完,便去告诉杨贵妃娘娘。贵妃娘娘听后大怒,哭着去找玄宗皇帝,说道:罗公远谤毁秦国夫人,并且连臣妾也一同诅咒了,大为不敬。

那宰相李林甫也乘机向天子进言,说罗公远妖言惑众,望圣上明察。玄宗皇帝本来就不高兴了,又听到内外谗言,都说罗公远的坏话,顿时大怒,传旨立刻把罗公远推出去,斩首西市。

公远在家里听命,哈哈大笑,也不用绑缚,一路飞跑到了西市,伸颈就刑,钢刀落处,并无半点血迹,只见一道青气,从头顶中直出,飞上九宵天上。

玄宗皇帝传旨过后,仔细想想,这罗公远是个有道术的异人,岂能随便就杀了,连忙传旨停刑,待圣旨到了为时已晚,罗公远已经死了,玄宗皇帝后悔不已,命给公远收尸,香木棺椁成殓厚葬。

七天之后,秦国夫人果然病死了。

玄宗皇帝想念罗公远,便派太监辅璆琳去到公远坟前祭拜,走在途中,突然间看见山岭上,有一个少年道士翩翩而來,口中高声唱歌:山路崎岖多不平,仙人往矣也难迎。须知死者何曾死?只愁生者难长生。

那人边唱边走,来到了辅璆琳的马前,璆琳一看来人,吓得大惊失色,原来不是别人正是罗公远。

璆琳哆哆嗦嗦下了车马,刚想跪倒叩头,却见那罗公远踪影皆无。

玄宗皇帝派人把罗公远的坟墓打开一看,只见棺椁之中空无一物。

这正是:

闲云野鹤一神仙,

海阔天空法无边。

长恨别歌君有泪,

一词一曲一仙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