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手握重兵的三大将(一听要打仗就会愁白头发胡子)

一提起皇帝“爱民如子”,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老百姓不过就是皇帝的私有财产而已,让你活你就活,让你死你就是,而且“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是为不忠”。好像皇帝要杀谁的头,那个人的脖子伸得不够长,都会有一些饱学鸿儒跳出来指责这个人不忠;而皇帝赏赐给你一碗馊豆腐,大臣也会感动得痛哭流涕——这件事发生在乾隆朝,很多人对此津津乐道。而汉军强悍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家都敢玩儿命,也愿意玩儿命:由于有从秦朝传承下来的军功制度,只要你能打,即使你出身奴隶大字不识,也有机会攒人头封个万户侯。

不过也有一位皇帝是个另类,他很能打但却极其讨厌打仗,尤其不喜欢杀人,更受不得自己人被杀,以至于一听说要打仗,就会愁白了头发和胡子——每次愁白又变黑再愁白,或许是他保养有方,或者干脆就是染发了。

历史上手握重兵的三大将(一听要打仗就会愁白头发胡子)(1)

这位皇帝就是汉光武帝刘秀,当然也有人说他是穿越过去的“位面之子”,甚至干脆说他是“银河系执法者”,拿下了“擅自穿越者”王莽,证据就是在昆阳之战中,刘秀召唤来陨石吗,摧毁了王莽大军的战斗意志。以上文字纯属戏说,当不得真,您要当真,笔者也不反对。不过笔者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倒不是刘秀穿越的问题,而是他如何爱民如子不喜杀戮。对此有人感到奇怪:这个很能打的皇帝议题打仗就发愁,他又是怎么打下偌大江山成为千古一帝的?这时候我们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有两种仗他是不能不打,而且必须打赢的。

刘秀很能打,这一点史料中记载很详细,读者诸君耳熟能详,笔者也就不再赘述了,咱们还是来看看正史中刘秀是如何活人无数的吧。

除了后人戏说的“位面之子”,刘秀还有个绰号,叫做“铜马帝”。“铜马帝”当然不会骑铜马,而是“铜马军”真心实意送给他的尊称。那是在更始帝刘玄刚封刘秀为萧王之后不久,天下诸王纷纷造反——大家都没把刘玄太当回事儿。

历史上手握重兵的三大将(一听要打仗就会愁白头发胡子)(2)

刘玄派刘秀去打当时最强悍的铜马军,刘秀当时带的头号打手叫吴汉(后来的云台二十八将的老二,在二十八宿中叫亢金龙,老大是角木蛟邓禹)。这位亢金龙吴汉是个暴脾气。一向人挡杀人神挡杀神,幽州牧苗曾不服从调遣,吴汉二话不说就砍了他的脑袋。

刘秀和吴汉带着大军在商鞅的封地(冀州鹿城县东)跟铜马军对峙,吴汉主张破釜沉舟毕其功于一役,刘秀却不肯:“杀敌三千,自损八百。铜马军何止十万,不管是咱们杀他还是他杀咱们,都是损失。”

刘秀不发动大规模会战决战,却也不是一味坚守(光武坚营自守——《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同),而是派出小股部队,专打铜马军的征粮队(卤掠者)和运粮队,而且是把对方赶走就算完事:“我只要你们的粮,不要你们的命。”刘秀要粮,对铜马军来说却是要命的事儿——没粮还打个什么仗?于是“积月余日,贼食尽,夜遁去。”

历史上手握重兵的三大将(一听要打仗就会愁白头发胡子)(3)

铜马军在前面跑,刘秀就在后面追,追得铜马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投降。刘秀轻装简从“检阅”投降的铜马军,把那些降兵降将感动得不要不要的:“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于是刘秀打了一仗,部队又壮大了:“众遂数十万。”这一招后来被另一个军事家学去了,所以对方越打越少,自己越打越多,最后一统天下。

刘秀不喜欢打仗,这在《后汉书》中有明确记载:“帝在兵闲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秏,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这就是说,该打的仗一定要打,比如说东夷国王朝贡不够恭谨,比如说某地想割据称王,要是被光武帝刘秀遇到了,那是一定要“斩其渠魁,灭其遗种”的。但是除此之外,刘秀是能不打的仗一定不打,史料中明确记载:汉光武爱惜士卒,每欲发一兵,头须悉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