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到底是什么(细思极恐的商君书)

《商君书》作者卫鞅,也称鞅,卫鞅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法家的代表人物,后来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君书到底是什么(细思极恐的商君书)(1)

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公元前338年,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曾生擒公子卬,拒绝他入境。商鞅被公子虔诬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尸身被运至咸阳车裂,全家被杀。

商君书到底是什么(细思极恐的商君书)(2)

徙木立信

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的中最为强大的国家,商鞅变法符合当时秦国国情,但是也打开了一个长达两千年的潘多拉魔盒。商君书一越成为帝王学的精髓,开启了长达两千年的历史遗毒。

商君书到底是什么(细思极恐的商君书)(3)

其中最甚者就是驭民五术

1、愚民:统一思想。

愚民就是不让老百姓接受知识,让百姓愚昧无知。愚昧了就好骗,思维单一,成为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任由君主驱使。

2、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商君书》有曰:“民弱国强,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削弱人民的力量。只有使广大人民愚昧无知、朴实忠厚,人民才不易结成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国家和君主,而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听从统治阶级的任意摆布,这样国家就会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也就会更加牢固。

3、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商鞅要求,百姓在耕地时,眼睛不能乱看,耳朵不能乱听,嘴巴不能乱说。

4、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5、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即通货膨胀或狂印钞票);人穷志短。五者若不灵,杀之。

而当时秦国根据商鞅指定的法律,底层的百姓上升渠道只有上战场上斩杀敌人,才能获得身份上的提升,借用网友的一句话说就是,“盛世的韭菜,乱世的炮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