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学包粽子的词汇(我普通话考哭啦)

万水千山“粽”是情,又是一年端午节,你包粽子了吗?说起包粽子就想起我考普通话的丑事,能在考场上哭得稀里哗啦。

第一次学包粽子的词汇(我普通话考哭啦)(1)

网络配图,侵权删之

“你考得咋样?”第一次普通话考试一出考场同事就问。

由于是我发音不准确,至今满口我们村的村普,大家都担心我考不过。

“考哭啦!”我哽咽道。

“至于吗?大不了重考!”同事安慰我。

“不是因为考不好,而是最后的那题。”我还在抽鼻涕。

“题怎么了?”同事焦急地问。

“我说的是包粽子,包着包着就哭了!”

“包粽子你哭什么?”同事无法理解。

“我说奶奶包粽子,说着说着就想奶奶,然后忍不住就哭!”我“哇”得一声就大哭起来。

同事无语地叹口气,傻傻地看着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情感爆发的我。

第一次学包粽子的词汇(我普通话考哭啦)(2)

网络配图,侵权删之

结果预料之中,我没有考过。想想也不可能考过,本来普通话就不好,还哭哭啼啼,老师能听懂才怪!

真奇怪,那天我为什么在考场上说包子呢?虽然厨艺不精,但是家常菜,包子水饺,普通点心我都会。唯独粽子包得不咋样,竟然包粽子,包粽子就包粽子吧,为什么不说自己包粽子或者母亲包粽子,偏偏说奶奶包粽子。

可能奶奶包的粽子才是我内心深处最好的粽子吧!因此说起包粽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想起奶奶,想起那些奶奶包粽子的时光。

第一次学包粽子的词汇(我普通话考哭啦)(3)

网络配图,侵权删之

小时候端午节非常重要,包粽子是重头戏,还是提前包好。那时候粽子承载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尤其是儿女亲家之间。有未过门且已经定亲儿媳妇的人家得包粽子去给媳妇送;而有出嫁女儿都人家则包粽子去给闺女送。

我有七个姑姑,记事起大姑和二姑已经出嫁,所以奶奶年年包粽子,并且包很多,以便端午节前去给姑姑送。那时候走亲戚的粽子一般都是自家包,生怕买得不够份量。因为粽子一般都会被分给街坊邻居,所以奶奶包的粽子特别大,特别厚实,生怕被人笑话小气。

老家一般包方形粽子,用的是一种树叶,叫槲叶,有着特殊香味。米一般是大黄米,非常软粘,那种味道即使现在我都记忆犹新,口齿留香。记得在西贝筱面吃过一种甜食就是那种黄米做的,我们老家叫黍子。那种米金灿灿油亮亮的,再点缀几颗红枣,卖相漂亮极了,看着就有食欲。小时候那种粽子虽然年年吃,就是吃不够,可惜估计有20多年没吃过。我曾经网购叶子和米,自己根本包不出奶奶的味道,那种味道随着奶奶的离开只能成为永远的回忆。

第一次学包粽子的词汇(我普通话考哭啦)(4)

网络配图,侵权删之

所以,说起粽子,我就想起奶奶包的粽子,想起奶奶包粽子时的样子,想起奶奶。奶奶已经仙逝多年,奶奶的离开也成为我这辈子最难过的遗憾。

我那次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赶上火车,没有回家见奶奶最后一面。那个北风呼啸的冬夜,任凭我在火车站哭的撕心裂肺,火车也不可能为我多停一分钟。之后几年一直都未解开心结,一直在悔恨中不能自拔。直到奶奶去世三年,回去给奶奶上完坟才解开心结。

奶奶九年坟的时候,孩子她爹临时出差,孩子奶奶要去海南参加一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女儿的婚礼。孩子上学没有人接送,虽然请好假买好车票我却没能回去。那是我最后一次机会看我们家的祖坟(奶奶之后的人都进公墓,不能再葬在自家林地里)。我再次痛苦不堪,无法释怀,这也许就是远嫁最大的痛吧!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包粽子,插艾草、香蒲,想起奶奶包过的粽子,再次想起奶奶,翻出内心深处的痛!

奶奶您在天堂还好吗?

还包粽子吗?

还包老家那种粽子吗?

#翻开我的生活日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