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

上周将“书、法”拆开了,说了一通“书”讲了半天“法”。其实谈论书法,我更爱说“黑、白”,书法的结构就是“分间布白”的艺术。

01

“黑”是墨的颜色,笔走过纸留下千变万化的线条就是黑色,我们先拆开“黑”看看。黑:火所熏之色也。从炎,上出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1)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2)

,古窻字。凡黑之属皆从黑。(《说文解字》)许慎老先生说:“黑就是火熏出来的颜色,上边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3)

,下面炎”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4)

就是古代的“窗”字,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烟囱”。“炎”是二火相从,表示火光向上,火势极大的意思。一个大烟囱下面大火腾腾的烧,这一熏必定黢黑,所以“黑”字是“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5)

炎”。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6)

许老先生讲的是标准小篆的“黑”,甲骨文里的黑张这个样子,并不是“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7)

炎”。是一个正面的人形,这个人突出了面部。

封建社会有一种刑法,虽然比酷刑要轻,但是侮辱人的尊严,叫做“墨刑”,就是给面部刺上图案文字。我们看《水浒传》里面还有这样的情节。最早的“黑”字就和这种刑罚有关。

后来,在正立人形的面部加上点,突出面部被刺青。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8)

以至于后来在下部也加点做装饰。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9)

到小篆就是“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10)

炎”的样子了。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11)

到隶书时变作“里 灬”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12)

这个“黑”的比较著名,来自《张玄墓志》大家喜欢叫“张黑女”。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13)

又黑又壮。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14)

写这个习惯性的扁方,张即之偏偏写得瘦高。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15)

草书的“黑”是草化的“里”加上四个点。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16)

02

写字时,留下黑的是笔迹,笔迹分割出来的地方都是空白,在篆刻、绘画中习惯称之为留白,其实在书法里也同样重要。这“黑”搞明白易,“白”弄懂难。

白: 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阴数。凡白之属皆从白。(《说文解字》)看完这条解释完全晕掉,许慎老先生解释“白”上来用了五行学说,西方属金,白色。然后接着说在阴暗处用事,物体的颜色容易剥落成白色。

白字是一个 “入” 字里面包着一个“二”。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17)

说实话,看完了 《说文解字》我不知道“白”怎么来的。

具体“白”字怎么来的,是本糊涂账,怎么说也说不明白。有多种说法尚待研究,我列下来,大家读读,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真相大白”。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18)

我们首先来看,最早的“白”并不是“入 二”,而是一个这样的形状,有人说像米粒,稻米洁白光亮、晶莹剔透,古人画米粒为“白”字。

0

商承祚先生就认为,日出东方,光芒闪耀,天色已白,所以“白”由此而来。我们观察下这个字看着确实也有点像“日”字。

还有一种说法讲“白”是“貌”的初文,“白”像人面束发的样子,“貌”字的右半边就是“白” “人”构成的“皃”。

“白”字引申有首领的意思,后加“亻”,成为“伯”字。

郭沫若先生认为,“白”字象大拇指,指甲盖确实是白色的,在古音中“拇”与“白”有相通处,此说待考。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19)

“白”字很长时间长得是这个样子。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20)

隶书就是“日”字上面多出一个点。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21)

这个“白”,出自钟繇笔下,在他留下的法帖行文中“白”多当做陈述、说明的意

思讲。就像我们今天讲的“自白”、“表白”

一样。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22)

这个“白”来自诗仙的签名。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23)

东坡先生,起笔重行笔轻收笔再重,这一笔就完成“白”字的撇和一竖,这个

过程就叫提按,具体提多高按多深没有标准,这没有标准的标准检验着一个书家的能力。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24)

这个“白”简直就是个字母。

揭开书法的神秘面纱(竟有这么大学问)(25)

草书写作这样。

“黑、白”就讲到这里,知白守黑、计白当黑这样的词都是我们写书法的“行话”,有些行业的“行话”被称作“黑话”在这当中“黑”就不是指颜色,而是指阴暗见不得人。白字也不单指颜色,“不白之冤”的“白”就是清楚的意思这点我们要明白。练字同时要多读书,不能纸上分间布白大脑一片空白,当然,最最不能写“白字”贻笑大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