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临摹教学第252字(兰亭序偏旁部首临摹)

【口部】先写左长竖,再写横折,最后封口写横,字形方正,框廓较大。

兰亭序临摹教学第252字(兰亭序偏旁部首临摹)(1)

兰亭序临摹教学第252字(兰亭序偏旁部首临摹)(2)

“固”字的“口”字框由于左右竖用笔粗重,使得整个字看起来是一个方正的字,我们借助回米格可以发现这个是一个竖长字形。左上粗下略细,起笔角度和收笔角度相近,但起笔较方收笔宜圆,以侧缝书之,要加大与纸面的摩擦力,用笔意浓和干一下,以腕力御笔,其力度和气势自生。需要注意的是起笔宜低不宜高。横折竖画,起笔较高,位置在回米格的外侧落笔后先平后上运笔。横画写到适宜位置先驻锋作轻顿,在调锋向右上铺毫,以侧笔势挫锋向斜,侧锋向先运笔。止收笔处先轻顿,顿出收笔位置的圆角,然后重新调锋向上出锋。第一竖的的起笔和横折竖的起笔出留有气道,以免字框内部过于于闭塞沉闷。

中部“古”字偏左,横的起笔,和“口”部第一竖与左竖粘连,中竖与上横粘连。“古”的第一横不宜向右延伸,宜短不宜长,为右部留出空隙。“口”部的横折竖和最后一笔横用笔宜圆,要一气书写完成。

兰亭序临摹教学第252字(兰亭序偏旁部首临摹)(3)

兰亭序临摹教学第252字(兰亭序偏旁部首临摹)(4)

【巾部】承上笔势写竖点,回锋启下写横钩,最后写下尖竖。

兰亭序临摹教学第252字(兰亭序偏旁部首临摹)(5)

兰亭序临摹教学第252字(兰亭序偏旁部首临摹)(6)

“带”点画较多,且相近笔画也多,但王羲之处理巧妙,每一形似点画笔笔见异,又和谐生动。

上部“卅”部三竖从起笔到收笔和中段的曲直,点画的开合均不同。我们可以将其看做两组,第一组两个竖中见空间大,第二组空间小,而且两组间的距离也较近。整体上左低右高。

宝盖部分左竖外弓,收笔戛然而止,横钩的横画部分细而上弓。出钩部分向下侧缝行笔,然后再挫锋向左出锋,出钩方向向左。“巾”部的左竖与宝盖的左竖点在用笔略基本一致。横折竖钩的横画部分起笔轻中段粗收笔细,折肩要圆,竖部分右弧线,由细渐粗,收笔前先向左挫锋顿笔然后再略提笔向左上出锋。竖作悬针竖,起笔方头,落笔后先下后上挫锋在向右运笔,短而促向右平铺毫,再挫锋向下运笔。用笔略带侧锋意,故收笔出锋出才能自然而然向左出锋,不是绝对如悬针状。

“带”字是一个对称结构力学字,王羲之仍然把它处理成不对称的字形。但整体上看,字内疏密对比较小,回米格内点画布置基本均匀。

兰亭序临摹教学第252字(兰亭序偏旁部首临摹)(7)

兰亭序临摹教学第252字(兰亭序偏旁部首临摹)(8)

这个“带”写的非常美而且点画元素丰富,同时也意味着用笔技法丰富,中锋侧缝、提按、顿挫等技法都有表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