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审美功能的主要特点(大众文学亚文化特征)

大众文学隶属于上述的亚文化,并且是亚文化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文学它既有与主文化相对应和吻合的部分,也有与之相游离的因素前者,如对自由婚姻爱情的认可,对贪官暴君的批判,对社会腐败丑恶的揭露,对正义公平的向往等等这与主文化倡扬的价值观乃至精神文明建设,在本质上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文学审美功能的主要特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文学审美功能的主要特点(大众文学亚文化特征)

文学审美功能的主要特点

大众文学隶属于上述的亚文化,并且是亚文化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文学。它既有与主文化相对应和吻合的部分,也有与之相游离的因素。前者,如对自由婚姻爱情的认可,对贪官暴君的批判,对社会腐败丑恶的揭露,对正义公平的向往等等。这与主文化倡扬的价值观乃至精神文明建设,在本质上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

因此,大众文学中的反抗造反即所谓的"以法犯禁",最后往往以归顺正统的"大团圆"或"因果报应"为结局。后者,如武侠小说有关"除暴安良"斗争方式描写,因有悖主流社会的规范要求,历来不受主导文化的欢迎;言情小说有关情感关系、情感方式的描写,如果失去分寸而推向极端,那就有意无意地宣扬一种纵欲主义。从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学对主文化的相吻合、相游离关系,情况比较复杂,不可作是非判然的简单结论,更适宜于作中性意义的描述。在这里,它既可因此成就了生命活力,那种虽幼稚但极具原创的生命活力,但同时也藏污纳垢,蕴藏着不少的粗糙庸俗的成分。

从某种意义上讲,精华与糟粕并存就是大众文学的属性之一。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对其过分夸饰,正如我们没有必要对它过分排贬一样。

当然,以上主要是就大众文学的文化价值而言的,它还没有涉及它的艺术实践方面。而从艺术角度考量,大众文学作为一种感性的亚文化,其具体描写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传奇性。大众文学为吸引读者的眼球,是非常偏爱奇人奇事叙述的,可以说到了"无奇不传,非奇不传"的地步。这正如《文心雕龙》所说:"然俗皆爱奇。"奇者,不平凡也,非常态也。用理性的语言来讲,就是对人类行为中的某些特征、某些方面作有意的夸张。它使我们司空见惯了的平常事物显得不平常,变得更加理想化,以此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和探秘心理,让人读来欲罢不能,趣味无穷。

也因这个缘故,通俗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往往被称为"传奇文学"。从创作的层面上,就是以"出奇制胜",醉心于富有传奇的故事的编织;即使平常平淡之事,也要极尽夸张想象之能事,将它写得摇曳多姿,变化无穷,给人以强烈的艺术快感。至于阅读之后获得了怎样的精神熏陶、思想教益和艺术享受,作者一般很少考虑,读者也不那么在意。也因这个缘故,有人将大众文学称为"浪漫主义的成人的童话",它带有很强的神秘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2、 娱乐性。娱乐是文学的基本功能之一,人们常说的"寓教于乐",就包含了重视娱乐性的意思;显而易见,这里的"乐"指的就是娱乐。中外文艺理论家探讨艺术起源,"娱乐说"、"游戏说"还是其重要的观点之一。大众文学立足于自身的本体属性,也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文化消费市场,有意在这方面作了突出强调。大众文学是以一般市民为读者对象,而市民的文化程度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一般也不高,他们最关注和感兴趣的是偏于人类的基本情感和基本需求方面,至于精神领域里的一些形而上层次的问题,如人生的信仰、生命的价值、社会的发展等,则并不怎么关心。

这也决定了大众文学不会也不能脱离大众实际将作品的思想境界和美学情趣定得太高,相反,为了适应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往往通过食、色、暴力等人性的基本欲求来自娱,同时也娱人。"我本人认为武侠小说还是娱乐性的,是一种普及大众的文字形式,不能当成是一种纯文学。"金庸如是定位是准确的。因此,大众文学不仅刻意追求奇,不断制造各种悬念,而且常常引进和穿插一些有关情爱、暴力等人性基本欲求方面的元素,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大众文学的娱乐功能,满足和迎合读者的基本情感方面的需求。

3、 复制性。这也是大众文学有别于精英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文化工业的直接派生物。精英文学视创新为创作的生命,殚精竭虑地求之,煞费苦心地经营之,有时为了一个情节或场面乃至一个句子的出新而绞尽脑汁,达到"衣带渐宽"的境地,他们最忌讳、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重复别人,重复自己,没有个性和创造性。特别是一些先锋实验文学,他们以思想上的异质性和艺术上的前卫性为追求目标,更是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以至到了不惜"冒犯"多数读者阅读习惯、欣赏趣味而"孤芳自赏"的地步。

而大众文学则与之不同,它是模式化的,可复制的。对它来说,虽然也有个创新问题,但"皆不同程度上去遵循一个模式。它们只是在某一模式的框子中显示自己对故事的独特构思"。如在侦探文学中,曾经盛行的一个程式是"发案—侦查—歧途—破案—总结"的情节链,在人物结构上是"福尔摩斯—华生"式的主从搭档。在言情小说中也有几种模式,如"才子佳人—小人拨乱—大团圆结局",或是"三角选择—时代风云—离散悲剧"等排列组合。所以,大众文学"即使是模式化的,但作家还是有着自己的回旋余地"。作家的高明与高明的作家在于:"它们的叙述形式虽是流于模式,但却善于制造叙述内容上的陌生化效果,也即故事要出奇制胜,情节要别出心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