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要写天字?古人为什么给天上的太阳排班

上一期鸮胖给您讲了在古人心中,宇宙的原型是只龟,也聊了聊洪荒的惨烈场景。今天咱们接着往下讲,讲讲“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为什么中国的天文学,可以长期领先世界?在古人心目中,天上的太阳为啥要排班?

古人认为日月星辰的作用,主要是调节时间和物候。刘安,也就是上期节目咱们提到过的,那个发明豆腐的,在《淮南子》一书中,这样写道:“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就说上天设置日月、布列星辰,目的是什么呢?是调和阴阳,安排四季。那“盈昃”又是什么意思呢?“盈“指的是盈满,这是针对月亮来说的;昃的意思是倾斜,是针对太阳说的。这其实是说的日月的两种状态。所谓“盈”,是指满月状态,称为“盈”,又称为“望“,就是希望的”望“。所谓”望“,就是日月相望。您要是有时间可以看看,每个月的阴历十五,太阳还没落山,满月已经升起来了。一日一月、一白一黄相对而望,特别好看。那么”昃“指的是什么呢?它是指日西斜。太阳在正午时分处在最高的位置,一过正午就会向西倾斜,这个状态就成为”昃“。

古代为什么要写天字?古人为什么给天上的太阳排班(1)

满月称盈或“望”

解释完这八个字,鸮胖要和您聊聊,古代的天文学了。当然古代天文学是一个很庞大的命题,这么短的时间鸮胖肯定讲不明白,所以说的只是皮毛。如果您有兴趣,可以看看李约瑟先生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之天文学卷》这本书,能帮您进一步了解古代天文学的玄妙世界。

古人观测天象,首先要攻克的,就是方位。这不仅是观测天象需要的,更上升到建立国都城市的需要。古人辨别方位,放在现在看来,其实很简单,就是观测日影。这种方法叫“正朝夕”。正确的正,朝花夕拾的朝夕。“正朝夕”的方法其实不难。在水平的地面上画一个圆,在圆心处立一根标杆,日出和日落的日影或日影的延长线在圆上会分别有两个交点,这两个交点的连线所指方向就是东西向,圆心垂直于这条连线的垂直线所指方向就是南北向。夏朝的都城阳城,就是用这种方法测算并建造的。

当然,这种测量方位的方法,咱们在野外也可以用到。但就是时间花的长点,测算一天,验算一天,得花两天。所以您去野外,最好还是带着指南针吧。

大地上测量出方位,就需要和天上的星体对应了。这时候,就有一个神秘武器,叫璇玑。璇,左边一个王字旁,右边一个旋转的旋;玑,左边一个王字旁,右边一个几个的几。这是一个观测星空的天文仪器,说起来会比较复杂,有机会鸮胖会开专题给您讲讲的。

古代为什么要写天字?古人为什么给天上的太阳排班(2)

用璇玑寻找北极点(示意图)

除了辩方位、利用天文观测仪器外,接下来就是观察星体要参考的坐标系了。与西方的黄道坐标系不同,古代中国采用的是赤道坐标系。所谓黄道,就是黄道吉日的黄道。这是太阳运行的轨迹,西方人假想太阳是绕地球转的,可以理解为这是地心说的雏形。但咱们都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所以没有黄道这个东西。但赤道确实真真实实存在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古代中国的天文学,也是领先世界的。

除了这些,还有领先世界的表现。比如日食、月食的预测,节气的推断,闰年、闰月的计算等等。为什么中国能有这些发现?因为和西方相比,中国人不仅实际观测,还会推算和预测。至于如何推算和预测的,鸮胖会在后面给您讲的。

多说一句,刚才说的这些是有考古依据的。2003年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城遗址,就发掘了一座古观象台。这座古观象台距今约4700年,比世界上公认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还要早近500年。

古代为什么要写天字?古人为什么给天上的太阳排班(3)

陶寺遗址古观象台

说完了天文学领先的世界的原因,接下来鸮胖要跟您日月和辰宿了。先说说辰宿。

其实辰和宿,都是指星星。只不过“辰”但在当时特指北辰。北辰是啥?就是咱们熟知的北极星。孔子曾经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众星拱之。”古人很崇拜北极星,认为所有星星都绕着它去转。这也激发了中国先民大一统的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人追求统一,还真离不开天命。

接下来要聊聊日月了。古人有一个神奇的观点,认为太阳不死,但月亮每个月会死一回。不过月亮虽然死了,之后还会活过来。那既然太阳不死,怎么解释日夜的现象?古人也聪明,他们给太阳排班。

先问您一个问题,后羿射日的故事您都知道,但为什么后羿射日的时候天上会有十个太阳?为什么不是九个或者是十一个?这就是古人理解的太阳。他们认为,天上的太阳有十个,十个太阳轮岗值班。所以后羿射日会射下来九个,只留一个。也正因为如此,流传下来一个词,咱们一直在用,就是“值日生”。

古代为什么要写天字?古人为什么给天上的太阳排班(4)

后羿射日

那天上的太阳怎么标号呢?不可能用一、二、三来标号吧?当然不可能,他们给十个太阳都起了一个字的名字,这名字您也熟悉,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咱们所说的十天干,就是这么来的。咱们现在说的一个月分成上旬、中旬和下旬,每旬十天,就和这是个天干有关。

既然古人认为太阳不死,那自然就会有一些奇葩的言论了。比如最著名的就是夏朝末代暴君夏桀。他曾把自己比作太阳,嚣张地说:“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太阳死我才死,摆明了想长生不老,一直鱼肉百姓嘛。百姓也不客气,直接说:“时日丧?吾与汝皆亡。”我们要和太阳同归于尽!这得多大怨气!

好,今天的《鸮胖说千字文》就到这里,下期我们会讲讲古人是如何划分四季的,北斗七星真的有七颗吗?再重申一下,我们的节目,每周二、周五播出。如果感兴趣,欢迎收藏、转发。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