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

编者按:近年来,芜湖市不断加大美好乡村建设力度,主要体现增加资金投入建设美丽新农村。美丽新农村不仅在"景美"更重要的是"人美"。芜湖市在美化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保护传承农村的古老文化,通过修葺完善以及衍生新内容,将乡村古色古香的道德文化永远传递下去。

生态宜居珩琅村(红杨镇)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1)

绿树翠竹掩映下的农家村庄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2)

群山环绕中的寺庙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3)

美丽的农家小院

红杨镇珩琅村位于芜湖县珩琅山脚下,青弋江绕村而过,森林面积约45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49%以上。

珩琅山,山峰耸立,云雾缭绕,山脉蜿蜒。登高远眺,鸟瞰方圆数十里阡陌沃野,郁郁葱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传说宋朝初年,地藏和尚云游四方,在此修行。南宋德佑元年(1275),珩琅古塔始建,经八百余年风雨剥蚀,依然矗立山巅,与珩琅主峰遥相对望,愈显沧桑古朴、雄伟壮观!

珩琅村,得名于山;山下村民,受益于山。勤劳朴实的珩琅村人依山而居,不仅爱山护山、装点家园,而且唱"山歌"、念"佛经",争创国家级生态村,主打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牌。形成了行廊塔影、孤鸟望月、神蟆拜天、仙人洞、走马回声、南山绝壁、青弋江漂、华严寺观音殿等十大景点,成为城市假日自驾游、礼佛修禅的首选地。

水乡古镇西河村(红杨镇)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4)

古镇街巷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5)

古镇拍戏掠影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6)

湖上一叶扁舟

红杨镇西河老街初得名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

因地处青弋江畔,明中期开始,西河成为皖南太平、旌德、泾县等地客商到芜湖经商的必经之地,往来船只常泊于此歇宿,已成为山区农副产品的销售中转地;来自下游的商贩也在此设点收购,使得老街商业逐渐兴旺。至清中期,一度成为宁国府宣城县西乡要镇。

现今的西河老街全长665米,既是街道也是沈公圩的堤防,由于连年筑堤防汛,街面一直在增高,使得两边的房屋和店铺略低于现在的街面。老街的房屋绝大多为传统的徽派建筑,翘角飞檐,灰墙黑瓦,斑驳陆离。故土难离的老人们,在他们的眼里,老街是永远的家,是心中永恒的纪念。

西河古万年台、文昌阁、吕祖庙等遗址独特的人文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访古探幽,许多影视作品也来此取景拍摄。在闸口上方,用青砖灰瓦修建了类似于城门的碉楼及亭台,由省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刘廷龙题写的"西河古镇"四字被镌刻于此,成为到此一游拍照留念的最佳场所。

老街的渡口是游人的必到之处,这里曾是水陆交会商贾云集的必经之处,数百块青石板修筑的上下台阶已被磨得光滑如镜,由于坡度较陡,由上而下行走需注意脚下防滑,站在码头的最低处向上仰望,沧桑之感悠然而生。

"月上西河,树影婆娑,我在古镇的小客栈里回味生活;珩琅仰卧,梦幻辽阔,我在夜游的鸟鸣声中消除困惑……"一曲《月上西河》MV风靡江城,在网络上也是传唱不衰,沧桑的西河老街再次勾起了人们的回忆。绵绵细雨中,一拨又一拨的游人撑着雨伞,踏行在湿滑的青石板上,感受着老街的凝重,期待着西河古镇的春天快点到来!

最美荷乡后沙村(陶辛镇)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7)

最美荷乡后沙村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8)

映日荷花别样红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9)

美好后沙欢迎您

陶辛镇后沙村是芜湖十大景点之一"陶辛水韵"的唯一陆上入口。村民的住宅由上世纪的青砖老瓦房到现如今的粉墙小洋楼的演变,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

后沙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生态良好、民风淳朴。其独特的文化特色是"荷文化"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常言道:心是莲花开,一路清廉在。

赛龙舟是后沙村的特色民俗活动之一。每逢赛事,四面八方的乡里乡亲都赶来助兴观看,岸边人头攒动,水上锣鼓喧天,好不热闹。至今这里仍保存着最古老的赛龙舟的"舵",其状如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

后沙村是芜湖县美好乡村建设5个市级示范点之一,紧邻"陶辛水韵"核心景区,规划中的由广东利海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水上旅游主干线穿村而过。

如今,美好乡村建设已悄然改变了后沙村的面貌,一个"绿树村边合,水影庄外斜;映日荷花香,莲叶无穷碧"的美丽后沙,宛如一颗翠绿的宝石,镶嵌在如锦似绣的陶辛镇的图画上,是您理想的旅游、休闲、美食的好去处。

人才荟萃胡湾村(陶辛镇)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10)

胡氏宗祠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11)

徽派风格的农家小楼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12)

正中的墙壁上赫然写着醒目的"孝"字

陶辛镇胡湾宣潭村,兼有江南的秀美与人文的厚重。

远望胡湾宣潭,一座座徽派风格的农家小楼散落有致,树木葱茏,芳草萋萋,水波荡漾,白墙黛瓦掩映其间。村民们其乐融融,栖息在这片美丽乡村中。

位于宣潭村北面的胡氏宗祠修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朴的徽式建筑,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屋内有一排排高大的红漆木柱,正中的墙壁上赫然写着醒目的"孝"字,孝德教育在村民心中根深蒂固。

1909年,芜湖县第一所近代农村小学--两斋小学在此诞生,1946年秋,芜湖县第一所农村中学---"芜湖县私立白连中学"在此成立。说起胡氏宗祠,胡湾上至80岁老人,下至8岁小孩,无一不对其充满了敬畏之情。

先辈的福祉庇佑着胡湾的子孙后代,这里不光是祖宗的祭堂,更是一代代胡湾孩子上学的学堂。据不完全统计,自1909年截至建国,由宗祠走进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学子多达百人,其中19人成为国内外大学教授,36人从事高尖端科技工作,授博士、博士后学位者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5人,胡湾村因此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教授第一村"。

森林氧吧永太村(六郎镇)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13)

森林氧吧永太村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14)

农家小院文化墙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15)

整齐美丽的村民住宅楼

处在"15分钟都市圈"的六郎镇永太示范村,依托苗木花卉产业基础,做活水系景观资源,打造"都市后花园"。

经过一段花卉拥簇的道路,环境优美整洁的永太村出现了。家家户户的庭院围墙全都统一刷成了白色,在白色围墙上有各种各样的绘画作品,如含苞待放的腊梅花、大红的牡丹花、峰峦叠嶂的群山、秀气的竹林、吐蕊的荷花等。门两边通常有毛笔写的对联,各个庭院都有名字,如"圆梦阁"、"熙梦堂"、"雅园"等。

一条长河穿越村庄,河水倒映着两岸的白色民居,颇有点水乡乌镇的味道。村里所有店招都是统一颜色、统一设计,颇有意思的"钱之华铁匠铺",提醒着人们这个即将失传的工艺。整个永太村给人感觉干净、整洁,文化氛围浓厚,家家门前有花卉苗木。

村里对老建筑怀有很深的感情,1932年办私塾的一间红砖房保留至今。永太村有558户,该村先后获得安徽省"百佳生态村"、"芜湖县生态村"等称号。该村被定为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村里进行了道路亮化、绿化,对房屋立面进行了粉刷、绘制文化墙,铺设下水管网,村里环境更好了。

如今,永太已变成苗木花卉之村,苗木、花卉基地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种植水稻、小麦、瓜果已成副业。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1.18万元。

历史人文官巷村(六郎镇)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16)

官巷村倒映在碧水中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17)

登仕巷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18)

一群孩童在河边玩耍

六郎镇官巷村历来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上曾经有13人同朝为官,由此得名的十三官巷遗址尚存。

传说陶氏于明初一连三朝出了十三位官员,同在朝中为官,平时就住在衙门,各司其职,极少见面。只是逢年过节时都要回家省亲,这时就遇上尴尬事儿了。按朝中礼数,官阶低的应先对阶高者施拜礼;若按族中规矩,晚辈该现行跪拜尊长。而问题是,往往是辈分小的官阶高,谁先拜还真是个问题,这种礼仪上伦理上规矩都不可逾越也不可或缺。后经议定,各修一条小巷直通大道,以便避让。小巷因是官员进出走道,便叫官巷,十三位官员就有了十三官巷。

今日之官巷,村庄秀美,古韵犹存,环村碧波连连,水清鱼肥。一篇篇富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十三位官员的传说、一道道健康可口的充满乡土气息的农家美味、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宛如行走在历史中的十三官巷,深深吸引着前来游玩的旅客,让人津津乐道、流连忘返。

道德圣地鲁村(湾沚镇)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19)

弟子规文化墙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20)

安徽省首个道德讲堂的开办地

芜湖美丽乡村设计(芜湖美好乡村集锦)(21)

整洁的住宅楼

湾沚镇鲁村,是田园中的城市,也是城市中的田园!

走进鲁村,一排200米长的笑脸墙由200多位村民的舒心"笑脸"组成,代表了鲁村人勤劳和善的性格。广场上跳舞的大妈面带笑容,孩子们在阳光下荡着秋千,再配上漂亮的楼房,俨然一幅田园风光的油画。距离这幅美妙画卷不远处,新芜开发区的厂房隐约可见。

鲁村不仅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还是安徽省首个道德讲堂的开办地。道德讲堂在三德歌的优美歌声中拉开序幕,讲堂按照唱歌曲、学模范、谈感悟、颂经典、习礼仪、送吉祥等六个环节依次展开,以生动活泼的讲堂形式,广泛吸引周边居民参加,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全村形成了学身边好人、做"四好"村民、创"五好"家庭的浓厚氛围。

芜湖市在美好乡村建设中,重点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营造宜居生态环境,从而深度挖掘整合美好乡村的旅游资源,带动美好乡村经济发展。但是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每个村镇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应该去发掘它们,并且将继续传承使其发扬光大,美好乡村不仅景美人更美。(芜湖文明网整理综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