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名家王素珍专辑(曲剧大师王秀玲的豫剧版拾玉镯赏析)

豫剧名家王素珍专辑(曲剧大师王秀玲的豫剧版拾玉镯赏析)(1)

偶然看到了曲剧大家王秀玲的豫剧版《拾玉镯》,颇得豫剧大师陈素真先生真传。之前看过《陈素真画传》中有一张陈老给王老说戏的照片,也见过文章说过王秀玲与陈素真结缘是因为一次住院,当是陈素真要住院却没有了高干床位,王秀玲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床位给陈老,自己住普通床位。在治病期间,两位艺术家结下了缘分。王秀玲很谦虚地向陈老求教,张口闭口都是“陈老师”。陈老也很喜欢这位曲剧名家,悉心传授技艺。《拾玉镯》便是其中之一。王老想拜师,但陈老说:你已是曲剧的一方诸侯了,而且我只大你两岁,还是喊大姐吧。故而两位大家便以姐妹相称了。这当然是一段梨园佳话。王秀玲将这出陈派名剧打磨成了曲剧王派代表作,成为其常演的经典剧目之一。

我听曲剧也是从王秀玲的王派开始的,尤其是那个《风雪配》“今日是我出闺的头一晚上”,在河南几乎就等同于流行歌曲,普及率超级高。加上王派传人的确争气,曲剧十大名旦中多数都出身王派,尤其领军人物刘艳丽,扮相俊美,嗓音甜润,颇得王老真传,且曝光率比较高。个人非常喜欢刘艳丽的作品。

王老的这个豫剧版《拾玉镯》是其艺术生涯六十年舞台演出的一个片段,应该是一个浓缩版,半个小时。这场演出应该是在2001年,虽然是个老视频了,但的的确确是本人新近才注意到。而且同时发现了正常演出的录像,也准备仔细看下。王老主攻闺门旦,扮相俏皮俊美,嗓音甜润,如清泉潺潺,黄莺啭啭。《拾玉镯》也是个闺门旦的小戏,本身也是一个小时之内的戏。故事梗概很简单,一个小家碧玉的孙玉娇坐在门首做针线巧遇了游访的书生付鹏,于是俊男靓女一见钟情,一副玉镯成为其定情信物。这一切被刘媒婆看在眼中,便好意取笑孙玉娇,并撮合二位美满姻缘。京剧里又出《法门寺》,其前半部便是《拾玉镯》。据说王老当时选择演出豫剧版,而非曲剧版的《拾玉镯》,是她自己坚持的,是对陈素真先生的一种怀念和敬佩。

剧中,王秀玲饰演孙玉娇,李桂花饰演付鹏,刘于和饰演刘媒婆。当时王老虽然已是一位老人,但舞台上依然灵动如初,你看她那一连串拿簸箩翻鞋样儿,搓线纳鞋的程式,栩栩如生,仿佛真有一双鞋,真有线在那里翻飞似的。再看看喂鸡子时的小步轻快自如。一张口“孙玉娇在房中愁眉紧锁”,纯纯粹粹的祥符调,果然是陈老亲传的,那味道是很正的。她的一颦一笑都恰到好处的彰显出一个小家碧玉小儿女的神态,母亲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坐到门口,她还是挡不住要坐在那里试试,还自我安慰坐这里也不会怎么样。你看她想坐又不敢坐,坐下又渐渐释然的神情,将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头次在人前露面的小姑娘的好奇与害羞都刻画了出来。继而看到了俊俏书生付鹏,从看到脚到抬头看了个正着,哇塞,还有如此玉人,心中的小鹿砰砰,脸上不由发烧起来,傻了一下,连忙用手绢捂住脸,身子转过去,往屋里躲,但还是忍不住回望偷看,呀,他也在看我呢,更不好意思了。这一连串的心理在王老的表现下活了起来。这种做工戏真的是很吃功夫的,不会表演或初学者,就是学了程式,看着是走了所有的程式,却一点也不打动人,没有带入感,勾不起人的兴致。因为她们把握不住人物的灵魂,更不会走心。而王老恰恰是极走心的,她是在真真演一个小儿女,她就是孙玉娇。但因为是一个浓缩版,所以有些桥段本来可以缓一些,更风趣一些的,不得不进行减法,这是个小遗憾。付鹏的饰演着李桂花,未查到其其他任何信息,也不晓得她是唱豫剧的,还是唱曲剧的,扮相比较儒雅,嗓音唱小生也不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