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你3 陈刚(专访青春有你总导演陈刚)

“感谢各位青春制作人,UNINE成团出道!”

随着4月6日总决赛结果的尘埃落定,昨日人声鼎沸的廊坊大厂影视小镇,也在夜幕下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对于从去年入冬就驻扎于此的《青春有你》节目组来说,四个月高密度的录制排期,陈刚导演所带领的导演团队,一直正面临着与时间赛跑的艰难挑战。

2019年,对于中国新人产业来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如果说2018年被称为“偶像元年”,是使圈外观众形成了新人概念和对审美的多元化重构。那么在竞争更为激烈的2019年,市场更需要的是一档能够带给产业以价值导向,能够在内容模式上提供更多创新思路的全新节目。

《青春有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湖南卫视老牌电视人出身的导演陈刚,从2000年至2019年,从业十九年期间,他参与策划了国内第一批歌友会节目,见证了快男超女“草根年代”的繁华与落寞,又亲历了互联网时代下,新人养成从无到有的快速爆发过程。

青春有你3 陈刚(专访青春有你总导演陈刚)(1)

对此,记者对话了鱼子酱文化副总裁,《青春有你》总导演陈刚,关于如何制造“新人”,新人的定义是什么,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答案。

娱乐记者到选秀导演的进化

陈刚入行的第一个身份,是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的记者,三年的娱记身份,让他对于音乐行业产生了很大兴趣。在2003年,他进入到王平、洪涛老师的《音乐不断》团队,成为了一名内容导演。

千禧年初,正是港台流行音乐在内地最当红的时期,周杰伦,王力宏,蔡依林的名字在青年人之中耳熟能详。而音乐榜单、歌友会等节目,不仅是音乐宣发的重要环节,也是传统唱片公司造星机制下催生的产物。

谈及过去音乐市场与当今最大的不同之处,陈刚导演用“生产方式不一样了”进行了概括。如今是数字音乐时代,流媒体和移动端是音乐的宣传阵地,而在过去,唱片公司培育一个新人出道,是先产生出音乐专辑作品,再由唱片公司铺入自己的宣传力量,走TV或者电台渠道进行曝光,进而推动大众对于音乐的认知。

《音乐不断》就是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音乐榜单节目,其衍生的音乐不断歌友会,也成为了国内领先的歌手可以垂直与歌迷交流的平台。一年主办三、四百场歌友会,让陈刚积累了丰富的临场导演经验,也为他此后执导音乐类真人秀打下了坚实基础。

青春有你3 陈刚(专访青春有你总导演陈刚)(2)

林志颖在《音乐不断歌友会》

2005年,以李宇春为代表的“超级女生”的横空出世,开启了中国的草根选秀元年,陈刚导演也是在这个时期进入到选秀综艺领域。从电视时期的几届快女快男,再到全新网络形态的2017快男,十年的选秀导演,陈刚目送了一批又一批“秀星”的诞生,李宇春、张靓颖、尚雯婕、张杰…如今他们很多人现在已经成为了华语乐坛的中流砥柱。

回顾陈刚导演的从业经历,新人这个名词一直与他密不可分。当问及陈刚导演内心如此理解新人这个名词时,他用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来进行回答。

第一个阶段是我刚进入《音乐不断》,接触到的刘德华、林忆莲、周杰伦那些音乐人,他们靠自己的专业高度和音乐作品,去获得大众和粉丝的喜爱”。

在陈刚眼中,这批歌手对于音乐的超群的理解能力和创作表达能力,是他当时心中所理解的新人。而第二个阶段,是选秀节目催生而出的,大众制造的草根新人,在还不知“养成”为何物的年代,对抗性的赛制,草根艺人对于梦想的坚持成为了他们走红的原因。

青春有你3 陈刚(专访青春有你总导演陈刚)(3)

2005年《超级女生》大合影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当下,自媒体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怀揣才艺的年轻人可以通过网络的多种途径走红,成名的速度变得快捷而迅速。所以在陈刚看来当下新人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是高度,“一种对粉丝的带领感、鼓舞感,能够使内心产生共鸣的影响力,并且还要有一种很正确的价值观。”

经过了几年对真人秀和养成类节目的摸索尝试,陈刚将目光对准了训练生这个群体,2018年,一档节目横空出世迅速席卷了饭圈,那就是《偶像练习生》。

新人养成与打歌文化

此前采访总导演陈刚时,他曾提及养成类综艺节目,与一般综艺在剪辑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后期素材量的庞大与繁杂。如何有效的进行信息筛选,更加立体化的展出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和性格特质,对于养成类节目来说是尤为核心的一点。

走出湖南卫视,陈刚在2015年尝试做了第一档网台同步的音乐综艺《歌手是谁》,对于刚刚跳出体制内的陈刚来说,指导这档节目的过程中很明显的感受到,网台受众人群属性的难以统一。

“网络收看人群的心态,是他到底想看什么东西,请你指给我,而不要按照你的节奏给我,这个东西很难形容,因为导演剪辑的话有他自己所谓的一套逻辑, 但实际上这套逻辑是不对的”

青春有你3 陈刚(专访青春有你总导演陈刚)(4)

被业内被称为“后期杀手”的陈刚,对于剪辑的要求非常之高,在《偶像练习生》第一期还未播出之前,陈刚推翻了十个版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内容更加符合互联网属性和粉丝的需求。最后呈现出来的版本,被陈刚形容为——“并不是片段性剪辑,而是一个立体结构的人。”

“需要给每个粉丝一个爱上他们的理由,不是后期挑选后呈现出来的,而是一个完整的表达,不能剪断”。

《偶像练习生》最长的一期播放时常达到3小时40分钟,巨大的信息量才能给每个选手丰富合理的展示空间,所以在训练生们的成长都有很明显清晰的故事线,蔡徐坤的逆风翻盘,陈立农的可爱坚强,林彦俊的黑马逆袭…从场景化的剧情里,每个观众都能找到自我投射和感情寄托。

当问及陈刚导演为何经过这么久的时间,“大厂女孩”的粉丝粘性还如此之强时,陈刚导演形容为《偶像练习生》是一个有剧情的真实发生的故事,让观众何时点进去,都能被内容所吸引,甚至对于部分粉丝来说,每个时间节点都能如数家珍。

青春有你3 陈刚(专访青春有你总导演陈刚)(5)

“这个故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舞台,相当于从他们在公司里面做训练生,然后来到了大厂继续做训练生,去寻求一个出道机会,大家都在像是看是一个剧,无论什么时候再去看,都是很吸引人的”。

当训练生们从“大厂”成团出道后,即使规划不一,也为娱乐圈输送了无数新鲜的血液,但是从个人发展上来看,如何快速完成训练生到艺人的进化,把短期流量变为长期流量。从目前中国的音乐市场上来看,还缺少能够让新人们充分展示音乐作品的舞台。

新人产业链的不完备给了从业者更多尝试的可能性,在这种背景下,陈刚导演在五个月后,也就是2018年底制作了中国第一档打歌节目《中国音乐公告牌》,以“打歌 真人秀”的形式,去揭秘一档音乐作品诞生到表演的整个过程。

陈刚对于打歌所做的本土化尝试,第一点就是加入大量真人秀的部分,他想要呈现的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音乐作品,而是打歌日常等台前幕后的东西。但是在第一期播出之后,陈刚就发现一些观众产生了理解困难,迅速做出调整后,第二点,就是将舞台化偏视觉性的东西放为重点。

在陈刚看来,数字音乐时代对于音乐“有一个对于与画面构想和想象力的缺失”,在过去通过音乐录影带传播时声画是同步的,而如今人们想要去看画面就只能自行搜索,《中国音乐公告牌》想要做的,就是用mv化的方式去呈现每个舞台。

青春有你3 陈刚(专访青春有你总导演陈刚)(6)

比歌手更先拿到Demo(小样),去捕捉歌手创作中的情愫,把歌曲中不可以言传的情感通过画面展现出来,细致到哪怕一个灯光色调,一个舞台走位,都要与艺人进行反复沟通确认。正如胡彦斌所说的,“打歌赋予了一首歌曲新的生命”,而对于刚踏上乐坛的新人们来说,打歌更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

对于从《偶像练习生》毕业的孩子们再次来到打歌舞台上时,陈刚形容看到他们是“老父亲的心态”,肉眼可见的成长速度,对于刚从一档节目中成名不到几个月的新人来说,已经是可圈可点的成绩。

恰如新人市场在2018的破土萌芽,过热的市场大量涌入的新人如何消化,对于各方来说都是一个逐步摸索的难题。有些公司去做巡回演唱会,有些艺人选择音乐节,但是都没有更为成熟的工业化体系。

虽然第一季《中国音乐公告牌》更多起到的是科普打歌文化的作用,但是毋庸置疑的一点是,陈刚导演所做的,不仅是在可视化层面给音乐市场一剂填补,也是对于完善新人产业链的一次尝试。

《青春有你》的价值观引导

经历了“偶像元年”的快速发展巨变,时间来到2019年,市场已经不像去年一般不饱和,而是处于一个赛道拥挤的状态。在《青春有你》的海选阶段,就有273家公司、上万名训练生进行报名,其中不乏本身在自身领域就小有名气的一些人。

当问及陈刚导演为何最初会聚焦训练生这个群体时,他的回答是更侧重于展示训练生背后的精神力量。“他们可以有更多选择来获得更好的生活,但是他们却选择去做训练生”。

承载着更大的各方压力下,如何选拔出一些综合实力更为优秀,价值观更为正向的训练生,需要的不仅是更加多元化的赛制,更是需要一些正确的三观“领路人”。

就像《青春有你》定位为“青年励志综艺”,不仅邀请了蒋大为,黄豆豆、王洁实等优秀艺术家担任艺术指导团,有场外复活的投票的机会,在今年也更加侧重于和公益的结合。

青春有你3 陈刚(专访青春有你总导演陈刚)(7)

“我们希望让这帮孩子成为业内新人的时候,除了他的音乐文体以外,还有什么价值观和精神能够去影响更多的年轻人。珍惜当下,珍惜舞台,该怎么付出200%的努力去做这件事。”

《青春有你》对训练生的日常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对唱跳实力的培养,礼貌和感恩——也是大厂里必须经历的一课。比如对其他工作人员的尊重和礼貌,包括打招呼、鞠躬感谢,让这群孩子哪怕离开了这个舞台,也要心怀感恩之心,记住自己每一个舞台的来之不易。

当问及陈刚导演与过去的选秀综艺相比,养成类综艺的差别究竟在哪里时,他回答说选秀会更侧重于内容上的话题性,而养成,是要用内容所要塑造的这个人,包括他所具备的艺人的价值观、艺能和品行,节目组要做的,是在这个过程去训练他、引导他。

为了给观众呈现出更立体结构的训练生,《青春有你》在今年又做了新的尝试,比如《青春艺能学院》等衍生综艺,开辟了正片之外的第二空间,全方位展现训练生还待挖掘的闪光点。对于团魂的培养也是今年的重点,练习室淘汰赛制,每一次舞台都需要团队齐心协力的配合才能登顶。

青春有你3 陈刚(专访青春有你总导演陈刚)(8)

4月6日总决赛结果的出炉,不仅粉丝们翘首以盼了四个月的谜底揭晓,对于市场来说也是一波蓄势待发的新人冲击。对于陈刚和他所带领的团队来说,从新人元年的综艺开年,到次新人元年的进阶升级,他一直潜心培养优秀的新人,而他身后的鱼子酱文化公司,也是近几年新人生态的行业领先者

面对今年新人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陈刚回答说并不惧竞争,而是希望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它需要多方的能量,大家都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才能打开整个行业的规范化流程,造就的这一领域的人才们,才会不管是在精神价值观上,还是对艺能的创造力上,会有更多层出不穷的表达,这是我是觉得值得高兴和欣喜的一件事”。

无论是十几年前《音乐不断》的领先意识,还是经历了选秀十年的洗涤震荡,直到如今新人养成节目的开山与进化,陈刚导演在内容形态上的不断尝试和探索,在无意间描绘了一幅不同年代的“新人生态画卷”。关于新人产业,下个十年的发展无人预知,但是其精神内核是不变的,就是对于大众正向的价值观引导。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