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思维导图简单(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思维导图简单(如何阅读一本书)(1)

一.阅读的层次

一 导言

1 阅读的目标

1.1 为获取资讯而读

1.2 为求得理解而读(提高阅读能力)

2 指导性学习(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

2.1 学习方式:阅读、倾听老师给予的指导(文字、语言)

3 自我发现型学习(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

3.1 学习方式:阅读自我或世界的学习

二 阅读的层次

1 基础阅读

1.2 摆脱文盲状态,开始识字

2 检视阅读

2.1 有系统的略读、粗读

2.2 粗浅地阅读

3 分析阅读

4 主题阅读

三 自我要求的读者

1 一本书,一定要提出4个主要问题

1.1 这本书讲的什么?

1.1.1 主题

1.2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1.2.1 找出作者的观点、声明和论点

1.3 作者说得是否有理,全部有理还是部分有理?

1.3.1 真实性

1.4 作者讲的和我有什么关系

1.4.1 关联性

2 做笔记的方法

2.1 最后一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

2.2 第一页:列出大纲和前后篇章的秩序

3 笔记的类型

3.1 结构笔记、概念笔记、辩证笔记

分析阅读

一 一本书的分类

1 虚构类书籍

小说(故事)、戏剧、史诗、抒情诗

2 论说类书籍(主要目的:传达知识)

2.1 理论性

这是什么

理论性作品的分类

历史、科学、哲学

2.2 实用性

如何去做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

1 依照书本的种类和主题为书分类

2 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者最多几句话去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3 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是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全书纲要 各部分纲要)

4 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想要解决的问题

5 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架构性)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

1 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和作者达成共识

2 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3 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前因后果,明白作者的主张;

4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是未解决的,确定作者认为哪些是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5 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诠释性)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

1 不要争强好胜,非要明辨到底不可;

2 在评论书本之前,要能够明白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做任何评断之前,要找出理论基础

3 评论一本书的规则(评论性)

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2 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3 证明作者的不合逻辑

4 不同意作者观点的准则

5 证明作者的分析和你有是不完整的

6 在评论作者的观点之前,读者要能够说已经完整地了解了本书;

7 暂缓评论准则

辅助阅读

相关经验、其他的书、导论与摘要、工具书(字典、百科全书)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论说类

1 实用型

1.1 两类

说明规则

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

1.2 2个问题

作者的目的是什么?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2 理论型

2.1 历史书

1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2阅读历史时,不知要关心事件本身,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如此行动的原因

2.2 科学和数学

归纳法、演绎法

2.3 哲学书

发现问题或是找到作者想要为我们回答的问题

2.4 社会科学

本书定义: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设计会的学科都是社会科学的核心,大部分有关于法律、教育、公共政治的作品,一部分商业、社会服务的作品加上大量的心理学作品

容易处:作品的内容取自于读者熟悉的经验

困难处:需要对作者观点投入看法;熟悉的术语和观点的滥用导致较难和作者达到共识;

虚构类(想象文学)

1 一般规则

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

3个不要

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判小说

1 小说/故事、戏剧、诗

3个问题

主题:说出一个故事、戏剧、诗的情节大意,并包含其中的动作和变化

共识、论述:辨识其中不同的人物角色,用自己的话叙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关键事件

真实性:这像是一个故事吗?能满足自己的心灵和理智吗?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

1 准备阶段

1.1 设计一份试验性书目

1.1.1 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建议、书中的书目索引

1.2 检视主题阅读书单上所有的书

1.2.1 帮助清晰想要研究主题的概念

1.2.2 简化书单到一个合理程度

2 主题阅读阶段(五个步骤)

2.1 找到相关章节

2.2 带引作者与自己达到共识

2.2.1 因为分析阅读涉及到不同的书,不同作者不可能都使用同一字眼或相同的共识,读者本人需要将不同作者们对于同一共识的关键字达成共识

2.3 厘清问题

2.3.1 用自己的语言建立起不偏不倚的主旨,找出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

2.4 界定议题

2.4.1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可能存在多个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确定议题的范围

2.5 分析讨论

3 其他

3.1 检视阅读是分析阅读的主要工具或手段

3.2 客观的必要性

3.2.1 手段:不断回头参阅诸多作者的原文

阅读与心智成长

如果阅读目的是提高阅读技巧,需要有选择性地读书

主动阅读可以帮助心智的活力与成长

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架构性)

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诠释性)

评论一本书的规则(评论性)

不同意作者观点的准则

暂缓评论准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