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1)

内坑,原名梨坑,也称桔里。

历史悠久而又光荣,民风淳朴而又平和。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2)

车来车往的“井啊咖”(榕树下),是内坑的一张名片,大概也是贯穿内坑人一生的主题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3)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4)

少时上学、大时上班从这里经过,老了也会带着孙孩在这谈天说地。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5)

这里可以拜拜保庇,甚至也可以修车、修鞋、补衣服。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6)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7)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8)

午后的阳光特别好,漫步在古山村里,发现每家每户,好像总爱种点花花草草,村里古早的民房,也因此透露出一丝温柔,一丝安逸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9)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10)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11)

这是一个静静坐落在晋江西部的小镇,

低调却又闪闪发光,很少被想起,却也不曾忘记。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12)

它是革命老区,曾是晋南县委主要活动基地;

它坐拥动车站,展现晋江风采迎接八方宾客;

它利用陆地港,完善产业体系承担新的责任;

它走在改革前沿,农业综合开发力全市第1;

……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13)

人们常觉得内坑没什么吃的,

但是作为晋江西大门的它,

说起本土美食来也是如数家珍,非尝不可

绝对足够分量,迎接你来吃~

01

内坑镇柑市村十字路口西北边

聚友骡脚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14)

内坑的骡肉是出名在外的,而聚友,恰恰是内坑第一家做骡脚的。店面就在家里,也由家人一起经营,这样的店吃起来往往格外有味道。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15)

店里最招牌也最抢眼的,就是这一大锅的骡脚,听说还有食客提前预定好,一下动车就过来自提的。其他菜色都是现点现炒,够火候。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16)

骡脚已经被用电锯分成方便实用的小段,有一股香浓的药膳味,闻起来就有一种很补的感觉。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17)

皮肉炖得Q弹软糯很好入口,吃起来也没有肉腥味,浇上一勺汁,整碗米饭都变得滋味无穷。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18)

02

内坑镇吉安中路往古莲路东北方向50米

古莲路青啊菜粿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19)

“我们卖到香港澳门新加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20)

古莲路上青啊的菜粿摊,也是内坑街道的标志了,已经经营了50年,最早是在旧街。那时候华侨归乡,一定要去站在摊边吃上一番,过瘾一下,也会带上生的菜粿远洋。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21)

早上是青啊和江啊卖油条和花生浆,早市结束后,弟妹笼啊开始卖菜粿和蚵嗲。可能是用柴火的原因,香味能从古莲路飘到榕树下。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22)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23)

他们的菜粿跟安海菜粿不一样,带点地瓜的甘甜和五香粉的香味,很有特点。可能就是这样特别的口味,即使古莲路拥堵,开车的食客也要特地把车停得远远的,再走路来买。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24)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25)

蚵嗲也是一绝,很多食客专门找过来,一些小伙子能一次性吃上8个。蚵嗲个头不小,青葱汁液饱满,一口下去满嘴喷香,蚵仔不多,但是肉片很大很嫩。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26)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27)

他们最近也开始卖碗糕了。是青啊自己的配方,用柴火掐着点蒸的,每个都白白胖胖,“开花”开得非常漂亮。听说还没学会吃饭的小孩,已经哭着说要吃青啊的碗糕了。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28)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29)

03

内坑镇国才幼儿园附近

豆花诶阿伯豆花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30)

卖豆花的阿伯,当地人称“豆花诶”。

早上5点多开始在菜市场口摆摊,下午因为孙子福气还在读幼儿园,阿伯一般在国才幼儿园附近转悠。一停车,便会围上很多食客,仿佛都在等着阿伯的到来。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31)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32)

阿伯的古早味豆花,是那种小时候的味道,在晋江市区已经很少能吃到了。天然的黄豆味,微微的焦香,浇上古早味的糖水,每吃一口都是童年。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33)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34)

04

内坑镇双龙路与景阳东路交叉口东北60米

阿娇地瓜粉团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35)

老板就叫阿娇,招牌的地瓜粉团是老板亲自做的。也是现点现做的,厨房就在店外的小屋里。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36)

本地的地瓜粉包裹着瘦肉和花生,汤头用花蛤和葱头油提味,佐以蔬菜,虽然是热腾腾的一碗,但是大热天吃起来居然格外清新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37)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38)

湖头米粉也很惊喜,感觉是这份粉团的点睛之笔。吸收了鲜美的汤头,吃起来非常爽口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39)

05

内坑镇古山村古山宫附近横街95号

古山花生糖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40)

始创于1980年的花生糖,深深扎根在内坑人心里

作坊在阿公阿婆的家里,不是很好找,我们去的时候正好已经熬完了。听说熬糖的时候,走到古山宫就能闻到香味,能循着味道找来。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41)

这个家庭作坊很古老,也只是阿公阿婆两个人自己手工制作,但是就是这样的坚持和手艺,做出了足以称为“内坑土特产”的花生糖呀~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42)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43)

当地人婚嫁喜事和各种小孩时日,这袋花生糖都是一定会出现的伴手礼。一些华侨和侨属,把这当成家乡的味道,也是一麻袋一麻袋的往外带。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44)

06

内坑镇吉安中路164号

手抓饼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45)

虽然店面算是在街尾的位置,但是这家手抓饼也开了十几年了,一说到手抓饼,当地人最先想到的基本就是它。可以说有了美福广场,就有了它

店里的装潢很有年代感,一进店就能秒回学生时代。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46)

上桌很快,尽管烫手,但一定要趁热吃!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47)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48)

内陷和平时吃到的差不多,但是饼皮很酥很酥,真的很少见到这么酥的手抓饼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49)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50)

07

内坑镇吉安中路100号

美味煲仔粥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51)

这家煲仔粥默默开在美福广场的另一头。

跟家里的粥不一样,是用事先煮好的米加上高汤现滚的,米粒颗颗分明。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52)

配料的种类很多,也处理得很干净,一时间不知道该加什么。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53)

料给得很足,但是粥的味道好像没有以前好了,不过炸排骨还是值得推荐,是家里的味道~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54)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55)

08

内坑镇吉安中路新天地百货旁巷内

姚记食點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56)

七八年前,姚记只是一家小摊,只有醋肉这些炸物,后来搬到巷内,有了堂食的地方,也卖起了夜间的小炒。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57)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58)

听说这里的炸醋肉最有名,也有食客来买生的回去自己加工。堂食的话是现点现炸的,吃个热乎劲。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59)

卖相很好,闻起来也很香,是蒜味比较浓的那种醋肉。但是吃起来味道却又有点淡,对重口星人来说有点不够咸呢。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60)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61)

一下午吃下来,不得不感慨这真是一个低调的宝藏小镇,居然藏着这么些美味。每一位淡定却又热心的老板身后,都带着那样的历史或者那样的故事。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62)

在这里觅食,给人的感觉,就像午后这个微风和煦的小镇一样,舒服又放松。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63)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64)

内坑是一半现代,一半古老的。第一次到访的话,很容易在每一个转角,都收获这样那样的惊喜。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65)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66)

黑坑投料(内坑我们来吃了)(67)

可能翻遍《新华字典》,

也找不到特别贴切的形容词去形容它。

我们也不拿它去做什么比较,

因为内坑值得拥有自己的颜色。

编辑丨卤肉

摄影丨卤肉 麻生 鲈鳗

- 寻味晋江 · 原创出品 -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