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枭雄小说(腥风血雨之隋唐风云作者逐鹿)

第 一 章 秦爱济南托孤 高颎灭陈杀美,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隋唐枭雄小说?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隋唐枭雄小说(腥风血雨之隋唐风云作者逐鹿)

隋唐枭雄小说

第 一 章

秦爱济南托孤 高颎灭陈杀美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纷争群雄并起,五胡乱中华促进了华夏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尤其是鲜卑族逐鹿中原后,鲜卑族的拓跋部建立了北魏,北魏又在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孝文帝时期的汉化改革深入人心,鲜卑族逐渐与汉族融为一体,拓跋鲜卑改姓元,孝文帝从大同迁都洛阳,并且建立了龙门石窟,北魏信佛佛教在华夏大地遍地开花,可是这样的好政策却无法阻止北魏后来的日益衰败。

到了南北朝后期北魏末年的时候,北魏政权在无数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汉族的不断起义打压下摇摇欲坠,北魏孱弱经受不起起义的不断打击逐渐没落,统治阶级内部自此展开了热烈的权利斗争,从汉朝开始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门阀一直蠢蠢欲动想要颠覆北魏政权,尔朱荣发动河阴政变控制了北魏中央政权。然后权臣高欢所立的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意做傀儡皇帝所以被迫投奔西魏的关陇军阀宇文泰。

所以权臣高欢只好暂时拥立元亶主持朝政,但回京后以辈分错乱为由废除元亶的权力,改拥立元亶的世子,年仅十一岁元善见为帝,即魏孝静帝,东魏作为傀儡政权拓跋家族开始逐渐没落成为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激烈斗争的牺牲品。权臣高欢在这个非常时刻登上了政治舞台开始了他逐步地篡位表演!拓跋家族危亡之际竟然无一人帮助度过难关,所以权臣高欢病死后,他的儿子高洋乘机篡位建立了北齐。

与此同时西魏被权臣宇文泰所控制,西魏的权臣宇文泰只手遮天朝廷里无一人敢抗衡,西魏的皇帝被宇文泰所控制当了傀儡,不过宇文泰只是奠定国基,并没有在他有生之年彻底推翻西魏,而是由他的儿子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北周建立后历经五帝的励精图治逐渐成为了北朝最有实力的朝廷,而同时期的北齐竟然没有一个好皇帝,不是昏君就是暴君,胡太后只手遮天玩弄权术鱼肉百姓,陆令萱虽然是北齐第一女宰相却是助纣为虐。北齐在高氏子弟胡太后和陆令萱的暴政下一代不如一代,北周日益变强逐渐有了吞并北齐之意,北齐的皇帝此时还在昏庸无道乐不思蜀。

581年,北周君主宇文邕觉得北周在五位皇帝兢兢业业的统治下日渐国富民强,北齐在暴君和昏君的统治下日益衰弱,于是决定吞并北齐完成南北统一大业,毕竟乱了那么多年,自从西汉末年一直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一共四五百年的战乱时期百姓们苦不堪言,尤其是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使中原大地生灵涂炭,中原的百姓被胡人的铁骑蹂躏,东晋被迫赶到南方建立政权,北方自此以后就是胡人的地盘。南朝一目了然都是中原汉族政权,东晋建立后不久就被刘裕篡位建立宋朝,萧道成篡位改宋为齐朝,萧衍篡位改齐为梁朝,陈霸先篡位改梁为陈朝。北朝的情况就比南朝复杂多了因为有许多北方少数民族从草原逐鹿中原,所以就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北朝从北魏一统北方开始到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北周君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国家日益富强,北齐君主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国家日益衰落,直到北周宇文邕觉得吞并北齐的时机日益成熟,因此毫不犹豫就让护卫大将军杨忠和行军都总管杨林、郧国公韦孝宽发兵六十万侵征北齐。杨林生得面如傅粉,两道黄眉,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善使两根囚龙棒,每根重一百七十斤,逢州取州,逢府夺府,威力无边,有万夫不当之勇。

如今北周军队兵临城下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北周大军兵临济州安营扎寨。

北齐将士视死如归,一场持久的恶战即将开始。

当时镇守济南的是武卫大将军秦爱,他深受北齐皇帝的信任,地位犹如北周的杨忠和杨林两位兄弟。秦爱之父秦方太是北周皇帝册封的亲军护卫,夫人宁氏,生了一个儿子,名唤太平郎,年方五岁。妹妹胜珠,远嫁勋爵燕公罗忠为妻,育有一子名唤罗成。

秦爱字季养,北齐咸阳王(斛律金)录事参军,追赠瀛洲刺史、上柱国、历城县公。秦爱之父秦方太是北齐广宁王府记室。父子二人共事北齐君主忠心耿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秦爱的先祖是东汉山阳太守秦彭,然后就是七世祖秦秀乃西晋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卿。四世祖秦氏乃前燕乐陵太守。曾祖秦孝达乃北魏广年县令。到了秦方太这一辈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秦方太为东魏也就是北齐效力,到了秦爱这一代北齐就日渐衰落,可是父子二人决定了就算北齐日薄西山他们却依然精忠报国。

太平郎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北周和北齐对立,秦方太看着这个可爱的孙子感慨道:“目前我邦南连陈国,西接周国,几百年来自相残杀干戈不断,我们祖孙父子三代只希望能够建立太平天下,百姓少受干戈之苦!希望北齐能够繁荣昌盛世代传承,早日统一南北早日还百姓太平盛世,如此说来这个小儿郎就叫太平郎。”

北齐皇帝差秦爱领兵镇守济南,其父秦方太护驾晋阳。北周军兵临城下,北齐幼主高恒带着胡太后和女宰相陆令萱逃亡檀州,只留下秦方太和副将高延宗把守晋阳。北齐将士与北周军队征战数日,高延宗被杨林所擒获,杨林奋勇攻破晋阳城池,秦方太孤军作战而死。

北周军队攻破晋阳后,接着开始兵临济州,离城二十五里安寨。探子飞报入城,秦爱闻讯后,放声大哭,正要欲报父仇时,北齐丞相高阿古因为惧怕北周军队威风凛凛,急忙阻止说道:“将军且慢,如今晋阳城已经被北周军队所攻破,济州又被杨忠和杨林两个兄弟以及郧国公韦圆成所围困得水泄不通,连一只飞蛾都无法飞出城外,如果我们打开城门向北周军队投降,既可以免去两方之间不必要的战火,百姓又不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秦爱听后,对高阿古不满道:“主公唯恐我势单力薄,故令高丞相相助于我,可是高丞相却要我给敌军开城门投降,我岂可贪生怕死。”

高阿古反驳道:“将军,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北周兵强马壮,非我军能敌,守此孤城,毫无意义。”

秦爱反驳高阿古道:“我父子誓死为国,各尽臣节,方是做臣子之道。”

秦爱说完之后,传令北齐众将士紧守城门,自己回到府衙,见到宁夫人说道:“父亲已经在晋阳城殉国,如今北周军队兵临城下,高丞相执意投降北周,可是我父子二人世事北齐,岂可偷生苟延残喘?如果我战死沙场,我希望你能抚养我的孩子,五岁的太平郎长大成人。妹子远在燕山,渺无音信。这是家传金装锏,你一定要收好,将来让师傅传授太平郎锏法。你们母子过好,我亦死而瞑目了。”

秦爱夫妇正在悲泣之际,忽听外面金鼓振天,沸沸扬扬,原来高阿古已经打开城门投降北周军队了。杨忠、杨林和郧国公韦圆成率领八十万北周大军开始进军济州城。

秦爱连忙跑出庭外,骑上马,手提混铁枪,杀出重围,可是即使部下有数百精锐,奈何北周军队如潮涌一般,杨林和韦圆成骁勇善战,如入无人之境,几个来回之下,秦爱不堪一击,破口大骂高阿古:“非臣不能御敌,实乃奸臣卖主求荣。” 杨林和秦爱打得难解难分不分胜负,秦爱眼看着就要殉国了,韦孝宽有些看不下去了开始为秦爱求情向杨林开口说道:“我说靠山王殿下,眼看着北齐就要灭亡了,我们北周就要取得了胜利,我看殿下还是不要赶尽杀绝的好,放了秦将军一马吧!俗话说穷寇莫追,做人还是要给人留有余地的好!秦将军,你莫要再打了,北齐已经灭亡了,北周国富民强统一南北是注定的趋势,请将军不要逆势而为,俗话说顺者昌逆者亡!还是快快投降北周好封官进爵为国而战。不要叫王爷和我为难。”

杨林听了韦孝宽的话有些迟疑,可是秦爱却执着着要为北齐赴汤蹈火,哪怕是为北齐殉国也在所不惜。就在杨林犹豫不决的时候,秦爱用混铁枪刺伤了杨林的左臂,杨林奋起反击搞得秦爱伤痕累累,韦圆成实在是无法停止二人继续厮杀于是趁乱混入城中找到宁夫人和太平郎,把他们一起绑架了来到城外威胁秦爱,秦爱看到夫人和儿子被绑架,于是立马放下混铁枪,杨林立马放下两根囚龙棒,满脸胜利在望的样子对秦爱说道:“秦将军,本帅素来喜爱秦将军之才可惜明珠暗投却帮北齐的那个昏君打我北周,可是在你浴血奋战的时候,你的君主带着太后女宰相早就跑到檀州不见了踪影,你如此幸苦为国效忠,可是你的君主是否会领你的这份情,可能你的君主觉得保住他自己的性命要比你的性命更加重要吧?跟着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君主成天浑浑噩噩的有什么结果?识时务者为俊杰,秦将军还是弃暗投明的好!至于高阿古这样毫无骨气的人我们北周也不会重用他,背叛旧主的人对新主也不会忠心耿耿,将军能为国效忠流血牺牲我很敬佩,如果将军可以为我北周效力那就是我北周社稷之福了。”

杨林的这番话说得秦爱犹豫三分,宁夫人带着太平郎摆出一副绝不投降的模样:“老爷,我们是北齐的忠臣为国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千万不要因为小利而投降敌军,我们不做高阿古这样的软骨头,我们一定要为国牺牲,让我们秦家能够做忠烈的人!老爷,你不要担心我们母子,照顾好太平郎妾身先行一步了。”说着宁夫人想要挣脱众兵的束缚抢过一个士兵的刀就要要拔刀自杀,韦孝宽眼尖手快迅速抢过另一个士兵的刀把那把刀给打出了十里地之远,宁夫人自杀未遂于是想挣脱兵丁束缚,韦孝宽却下令让众士兵看紧宁夫人不许她寻短见。于是众士兵在韦孝宽的命令下把宁夫人和太平郎关入了济州的地牢!并且派重兵把守严防宁夫人上吊自杀,杨林把秦爱俘获把秦爱和宁夫人以及太平郎一起关在地牢里!韦孝宽对于秦爱这个人放心不下又派了不少重兵防守。经此一战杨林和韦圆成早已经疲惫不堪于是进城休息。

此时济州城中人声鼎沸,秦家管家秦安和众多奴婢和家奴收拾细软逃出府衙,北周军队填街塞巷,奴婢和家奴们东跑西跑早就来无影去无踪,管家秦安一边躲着北周军队的追捕,一边寻找一家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

此时夕阳西下,正值黄昏,管家秦安忽然跑到一条僻静小巷,家家门户紧闭,正愁无处安身时,听到一家有小孩儿啼哭,知道有人在内,连忙叩门。开门的是一个妇人和三岁孩童,她见管家秦安气度不凡,知道不是下人,连忙接进家门,问道:“如今世道兵荒马乱,先生却从何处而来?”

管家秦安把自己的身世娓娓道来,以及如何遇难,主人一家如何被俘虏关进地牢生死不明,如何逃离济州城等哭诉一遍。那妇人听后,说道:“原来是位将军的管家啊,失敬了。夫君程娄今天去和朋友们吃酒还没回来,妾身莫氏,只有一个儿子程一郎。管家如果不嫌弃,那你就住在我家,我会尽一切所能保护先生不被北周军队俘虏,我还可以帮助你救出你主人一家,我可以接收你主人一家,我们两家人可以做个伴儿,两个孩子可以一起玩耍。就是不知道你的主人是谁?那个孩子叫什么名字?”

管家秦安缓缓地说道:“我家主人秦爱,夫人宁氏,小主子是太平郎,我们秦家都是北齐的忠烈,北周灭我北齐,我的主人也被杨忠、杨林和韦圆成给俘虏了,关进济州府地牢里生死不明,我不知道如何闯入地牢救出主人一家。”

莫氏一听秦爱的名头心里着实震惊了,因为程家先祖也就是一郎的曾祖父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一郎的祖父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到了一郎的父亲程娄是济州大中正,素来和秦爱将军有交情,如今济州城破想必程娄早就投降北周了此时可能在杨忠、杨林和韦孝宽的庆功宴上喝酒呢一时也回不来,莫氏把程家族谱说了一遍,还说道秦爱将军为国牺牲真乃英雄好汉,程娄临阵投降无法和秦将军这样忠贞之士相比,莫氏安慰秦安说她可以等夫君程娄从宴席归来后明日就求杨忠、杨林和韦孝宽放了秦爱将军一家,然后让秦爱将军一家一起投奔程家和程家作伴。秦安同意了莫氏的请求,于是他留在程家住了下来。等着第二天程娄去向杨忠等人为自家主子求情希望能网开一面留住性命。

程娄回来已经是深更半夜,程一郎和秦安已经睡下,莫氏一直等着丈夫的归来,程娄回来后看见莫氏着急的样子和她的表情就知道秦爱将军因为死不投降关进地牢生死未卜,莫氏哭哭啼啼地诉说了秦安告诉她的事情,希望丈夫能够在杨忠等人面前替秦爱将军说情放他们一条生路,程娄素来佩服秦爱的为人不忍忠臣受难,于是第二天早上程娄立马来到济州府找到杨忠和杨林兄弟求他们能放过秦爱将军一家,杨忠为程娄的求情所动和杨林商量决定放过秦爱一家时,杨林却坚定地说如果秦爱将军死不投降就一定要秋后问斩。程娄为了能够让秦爱一家活下来于是去找了韦孝宽,韦孝宽提议先将秦爱从牢里放出来带到济州府杨忠和杨林面前,如果秦爱将军一直不愿意投降北周,他可以为秦爱将军求情对他们网开一面,既然不愿意投降就不要树立反帜替北齐攻打北周。最好离开济州逃亡他乡做个平民百姓好好生活。

韦孝宽和程娄把秦爱将军带到杨忠和杨林面前,杨忠和杨林再次询问他是否归降北周,秦爱将军坚持以身殉国,程娄为了保他头上都急出了汗,韦孝宽也上蹿下跳拼命为秦爱将军求情,杨忠为之所动容于是和杨林商量要不要就按着韦孝宽的做法放了他们一家,让他们一家去投奔程娄一家,永世不让秦爱出将入相。

杨林最终同意放了秦爱将军一家,程娄和韦孝宽十分高兴,欢天喜地地去地牢里把宁夫人和太平郎一起放了出来和秦爱将军一起被程娄带回了程家,秦安见到秦爱一家安然无恙,虽然秦家的大部分奴仆都在战乱的时候逃走了,好歹管家秦安并没有贪生怕死丢弃主人一家,他解救主人一家的坚持不懈换来了秦爱将军一家的平安,秦爱将军此时觉得恍若隔世,感觉自己这辈子也不想再出将入相了,于是和宁夫人以及太平郎一家暂时寄住在程娄家中!等到北周军队撤退战乱平息后在程家附近找房子。

此事告一段落。过了几天,杨忠鸣集收兵,和杨林以及郧国公韦孝宽班师回朝,北周皇帝宇文大喜,封杨忠为隋公,自此江北已成一统。

杨忠收拾籍册安民退兵后,秦爱一家将程娄所赠金银珠宝倒腾一番,就在本巷寻觅了一所房子紧挨着程娄一家,程一郎和太平郎非常合得来,他们是这济州街上的两个小混混,成日里打街骂巷,惹是生非,直到太平郎长到十五岁,生得方面大耳、身长八尺、腰大十围、河目海口、燕额虎头,平日里最喜欢读圣人之书如痴如醉,秦爱将军和宁夫人将他送入私塾读书,教书先生看他聪慧异常对他非常喜欢,于是给他取名秦琼字叔宝,程一郎和他一起念书取名程咬金字义贞,后来改名知节。

后来济州发生了旱灾导致粮食颗粒无收,程娄一家告别了秦爱一家逃往历城去了!

杨忠班师回朝后,北周皇帝宇文邕大喜,立马封杨忠为隋国公拜大司空、柱国大将军、之后杨忠不肯依附太师宇文护,出任泾州总管。

没过几年杨忠病逝,杨忠的儿子杨坚继承了隋国公的爵位,杨坚出生的时候,因为他生得目如朗星,手有奇文俨然是个“王”字,杨忠夫妇觉得杨坚将来必定贵不可言,后来来了一个老尼姑对他母亲吕氏说道:“此儿出生的时候紫气充庭以后必定贵不可言,但是必须离开父母方能独自长大,贫尼愿意带他回到尼姑庵将他扶养成人。”吕氏闻言舍不得儿子远离双亲。突然杨坚头上长出了龙角,身体遍布都是龙鳞,吕氏看到孩子的异常害怕得把孩子坠落在地,老尼姑见状连忙把孩子从地上抱起对吕氏说道:“夫人已经让孩子受到惊吓,恐怕你们的儿子可能会在晚年的时候才能得到天下。”老尼姑说着杨坚的额头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老尼姑抱着孩子一别二十余载,直到杨忠封了隋国公,老尼姑才把杨坚完璧归赵。

幼年的杨坚为人深沉少言,刚刚进入太学的时候,即使是十分亲密的人也不敢戏弄。西魏恭帝二年杨坚十四岁时,京兆尹薛善征辟他为功曹。翌年,因为其父杨忠的功劳被授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西魏恭帝四年,封为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北周武成元年,北周明帝即位,授杨坚为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

武成二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杨坚任小宫伯,出任为随州刺史,进位大将军。后来被调任京城。在其母身边侍疾三年,昼夜不离左右,都称他纯孝。当时宇文护执掌朝政,非常忌惮杨坚,多次想要谋害他,幸而有大将军侯伏、侯寿等人的保护才得以幸免。

天和三年父亲杨忠死后,杨坚承袭随国公的爵位。周武帝聘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皇太子妃,对杨坚更加礼重。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我每次见到他,都不觉自失,我怕他不会久居人下,要早早地除掉他。”武帝说:“杨坚此人只可以作为一个上柱国。”内史王轨突然对武帝说:“皇太子赟将来并非社稷之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武帝十分不悦,说:“帝王自有天命在,旁人又能奈何!”杨坚知道后十分畏惧,行事小心谨慎,以韬光养晦。

宣政元年六月,周武帝宇文邕死后,太子宇文赟即位。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因为是皇后之父又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大象初年,杨坚官任大后丞、右司武,很快转任大前疑。周宣帝每次外出巡幸,都让杨坚在朝内留守。当时周宣帝制定《刑经圣制》,法令极其严苛。杨坚因为法令严酷,不是教化约束臣民的好办法,向周宣帝强烈进谏,周宣帝不听。杨坚的地位和威望日益做大,周宣帝十分忌惮。周宣帝有四位宠幸的姬妾,与杨丽华一起为皇后,诸家争宠,相互诋毁对方。周宣帝发怒之时,对皇后杨丽华说:“一定要将你家灭族!”于是召杨坚入宫,对左右侍卫说:“杨坚的脸色稍有变化,就杀了他。”不料杨坚到了宫内,神情和脸色自若,于是周宣帝没能杀了他。

最后,杨坚想出了两全之策,通过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宇文赟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这正合宇文赟的心意,当即任命他为亳州总管。这样宇文赟放心了,杨坚也安心了。杨坚将任亳州总管时,庞晃劝他就此起兵,建立帝王之业,杨坚握着庞晃的手说:“时机还不成熟啊。”至此,杨坚取周自代的愿望溢于言表。

周宣帝宇文赟自幼生长于宫内,不问朝政,沉溺酒色,满朝文臣武将敢怒而不敢言。宇文赟不但不听忠臣劝告,反而觉得这皇帝当得太不称心如意。大成元年二月十九日,宇文赟下诏传位于长子宇文阐,并改年号为大象,自称天元皇帝住在后宫,终日与嫔妃宫女们吃喝玩乐。

大象二年五月,以杨坚为扬州总管,以筹备伐陈事宜。将要出发的时候,突发足疾,没有立即出发。同年五月,周宣帝病危。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随国公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

杨坚当上大丞相以后就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周皇室诸王有很多有实力的藩王,杨坚怕他们时刻会生变,以赵王宇文招将要嫁女于突厥为名将他们召来京师长安,防止他们反抗。二十四日,宇文赟在天德殿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谥号宣皇帝。之后周静帝拜杨坚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皆听命于他。以正阳宫为丞相府,以郑译为长史,刘昉为司马,设置丞相府官僚。周宣帝时,刑政苛酷,人心崩溃而不归附,朝野没有坚定的志向。杨坚任大丞相后,施政宽和,精简严苛的法令,躬行节俭,天下之人心无不归附于他。

大象二年六月,北周宗室中有实力的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都到了长安。相州总管尉迟迥自以为是北周的重臣宿将,看到杨坚擅政心中不平,于是举兵东夏。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相继起兵响应。赵、魏之士,跟从的人非常多,旬日之间,就聚集了十万兵马。又宇文胄以荥州、石愻以建州、席毗以沛郡、毗弟叉罗以兖州为根据地,都响应尉迟迥。杨坚命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司马消难南逃于陈朝,王谦也被杀死。杨坚的这一胜利,稳定了内部的统治秩序。雍州牧毕王宇文贤及赵、陈等五王,看到杨坚平定了尉迟迥之乱,威望大增,图谋作乱。杨坚捉拿宇文贤将其斩首,宣布赵王等人的罪行,下诏五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来安定五王之心。

接着便以谋反的罪名,先后杀掉了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清除了鲜卑族中的反对力量。同时又拉拢元谐、元胄、宇文忻等部分鲜卑贵族。这样就使杨坚集团改朝换代的计划,不再受到任何阻碍。

北周大定元年二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同月,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设坛于南郊,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称为隋文帝,宣布大赦天下。立王后独孤伽罗为皇后,立嫡长子杨勇为太子,嫡次子杨广为晋王,三子杨俊为秦王,四子杨秀为越王,五子杨谅为汉王,封杨林为靠山王,嫡长女杨丽华变北周天元太后为隋朝乐平公主。柱国、相国司马、渤海郡公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相国司录、沁源县公 虞庆则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相国内郎、咸安县男李德林为内史令,上开府、汉安 县公韦世康为礼部尚书,上开府、义宁县公元晖为都官尚书,开府、民部尚书、昌 国县公元岩为兵部尚书,上仪同、司宗长孙毗为工部尚书,上仪同、司会杨尚希为 度支尚书,上柱国、雍州牧、邗国公杨惠为左卫大将军。

追尊皇考杨忠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皇妣吕氏为元明皇后。以大将军、金城郡公赵煚为尚书右仆射,上开 府、济阳侯伊娄彦恭为左武候大将军。以周帝为介国公,邑五千户,为隋室宾。以皇弟同安郡公爽为雍州牧。封皇弟邵国公慧为滕王,同安公爽为卫王。

上柱国、并州总管、申国公李穆为太师,上柱国、邓国公窦炽为太傅,上柱国、幽州总管、任国公于翼为太尉,观国公田仁恭为太子太师,武德郡公柳敏为太子太保,济南郡公孙恕为太 子少傅,开府苏威为太子少保。陈留郡公杨智积为 蔡王,兴城郡公杨静为道王。

上柱国元景山为安州总管。开府、当亭县公贺若弼为楚州总 管,和州刺史、新义县公韩擒虎为庐州总管。上柱国、神武郡公窦毅为定州总管。太子少保苏威兼纳言、吏部 尚书。

由于郧国公韦孝宽和其儿子韦总都在隋文帝杨坚登基前去世,隋文帝感念韦孝宽拥戴之功出兵打败了尉迟迥,遂让韦孝宽之孙韦圆成继承郧国公爵位,并且官拜骠骑大将军、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纳言、京兆尹。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突厥阿史那氏总是侵犯中原扰乱中原百姓的生活,隋文帝杨坚封韦圆成为朔方郡太守等到和靠山王杨林平定燕国公罗忠以后立马赴任。

开皇盛世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国泰民安,每日勤修国政有文武百官左右扶持,文有李德邻、苏威、长孙晟、虞庆则、韦世康、元晖、元岩、长孙毗、杨尚希、高颎等,武有杨素、杨惠、刘方、李国贤、贺若弼、史万岁、张须陀、韩擒虎等,还有众多大臣如杨义臣、周法尚、宇文述、于仲文、薛世雄、贺娄子干、段文振、麦铁杖、沈光等人,可谓是人才济济英雄主义辈出,隋文帝杨坚在这一班朝臣的励精图治下隋朝日益强盛遂有开疆辟土统一南北的壮志凌云。

而此时的南陈是陈后主陈叔宝统治,陈叔宝虽然聪明颖异可是却不务正业每日锦帐风流、管弦沸耳,并且贪图享乐,乐不思蜀,忘乎所以,陈后主每日不理朝政每天和两个美人张丽华和孔贵嫔风花雪月吟诗作画,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陈后主有两个宠臣孔范,江总总是百般迎顺,每日里寻欢作乐,不思朝政,不顾百姓疾苦,久而久之南陈日渐衰落,给大隋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

有一天陈后主的宫中响起了《玉树后庭花》,陈后主爱妃张丽华伴随着歌声翩翩起舞。歌词内容是这样的:“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消息传到大隋,杨坚与杨素商议起兵灭陈,正在议论间,次子晋王杨广进言献策:“陈后主荒淫无度,自取灭亡。儿臣愿意请一旅之师,誓灭南陈,一统天下。” 杨坚默许,任命晋王杨广领兵为都元帅,杨素为副元帅,高颎为长史,李渊为司马。杨林和韦圆成因为燕山罗忠兵犯河北冀州而奉命去平定燕国公罗忠去了!

晋王发兵三十万,命贺若弼、韩擒虎为先锋,这两个人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君,自六合县出兵,由永安县而下,统领骑兵二十万,皆听晋王管制。一路进发,东连沧海,西接川巴,舟辑连接千里,一路金鼓喧天,干戈耀日,大军赫赫攻打南陈。隋朝大军所到之处望风而降。陈国边疆雪片告急,俱被江总、孔范按耐不奏。仆射袁宪连朝侯驾面君,不想隋军已到广陵与陈军开始兵临城下了。

却说左先锋韩擒虎将军兵临广陵,悄悄渡江,贺若弼又横江直犯采石。守将徐子健正欲整兵迎敌,不料韩擒虎轻兵直上已至采石。徐子健只能放弃采石,赶至石头城,又值陈后主酒醉,从早到晚都一直见不到,就是见到了陈后主也这么说道:“爱卿且退兵,明日再会议出兵也不迟啊!”

次日又是鬼混一日。一连数日,方议得二员将官出兵迎战,一个是武愤中郎将萧摩柯,一个是武英将军任忠。二人整兵待发,领兵到钟山,与贺若弼交战。两下排成队伍,萧摩柯首先出马,轮手中大刀溺战,贺若弼挺抢迎敌。两个人大概战有十五回合,三十个照面,贺若弼大喊一声,把萧摩柯挑于马下。那陈兵大败,任忠只管逃之夭夭,回见陈后主。陈后主并不责怪于他,说道:“王气在此,昔日北齐来犯,又有北周来犯,都被我陈军大败而归,隋军又能奈我何?”陈后主不仅不怪罪任忠,反而还赏任忠黄金百两,叫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之意。任忠得了赏赐只能再度整顿兵马出城迎敌去了。到了石子岗附近,却撞着韩擒虎将军的人马来袭。

陈慧儿说道:“皇兄,隋朝大军已经把建康城围得水泄不通。”

张丽华说道:“皇上,臣妾愿意与皇妹同赴国难。皇上,在这九死一生之际,臣妾愿意为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无怨无悔。”

陈慧儿说道:“皇兄,皇妹告退。”

张丽华说道:“皇上,臣妾告辞。”

陈后主知道隋军进攻,十分恐惧,可是贵妃张丽华自幼习武,个性刚烈,亲自带领南陈将士领兵指挥作战,陈后主之妹陈慧儿为副将,跟随张丽华一起与隋军作战。可无奈南陈军队不敌隋军,隋军士气高昂,陈朝军队很快被隋军打成一盘散沙。在晋王杨广的带领下,南陈军队溃败而逃,隋军士气大振高涨,如狼似虎。隋军一将士准备强暴被俘虏的陈朝宁远公主陈慧儿,陈慧儿被晋王杨广救下。

张丽华率领南陈众将士攻打隋军,可是遇见晋王杨广这样的劲敌终究无法敌过和陈慧儿一起被晋王杨广俘虏。那任忠一见张丽华和陈慧儿被晋王杨广俘虏,害怕得不敢和隋军交兵,倒戈投降。反而引隋兵入城,以此作为初见首功。这时城中老百姓乱窜逃生,陈后主却依然呆呆地坐在殿上,等诸位将领报捷。乃至隋军进城,连忙跳下御座便走,仆射袁宪一把上前扯住陈后主的衣襟说道:“陛下衣冠御殿,料隋军也不敢加害于您。”陈后主连忙说道:“兵马杀来可了不得,我要快点儿逃走,性命攸关。”

陈后主飞走入后宫,见着孔贵嫔说道:“爱妃,隋军将至,我们一处去躲避,我们再叫上丽华一起躲避。”陈后主手挽了孔贵嫔慌慌忙忙走到景阳井边儿,只听得隋军呐喊助威,陈后主说道:“罢罢罢,我们就跳井死吧!”

于是两个人一起跳下井去,幸好井水不是那么深,陈后主和孔贵嫔没有被淹死。陈后主顿时松了一口气说:“我们纵然躲得过去,也不知道外面的厮杀声如何了,如果没有人来救我们,我们绝难出去了。”

两人躲了半日,只听见人声喧哗是隋军搜索珠宝和宫女。见太子端坐宫中不见陈后主,士兵们四下寻找,抓住了一个宫女,吓唬她说出了实情。那宫女慌慌张张地说道:“我刚下跑到那景阳井边儿看到陛下投井死了。”

众人听说都到井边儿探望,见黑洞洞的,士兵们用撩钩来搭,陈后主和孔贵嫔躲过没有钩着。众人无计策遂把大石头扔下去,陈后主见到大石头横空飞来,着急大喊一声:“不要扔,你们快把绳筐放下来拉我便是了。”

众士兵们急取绳筐放到井里,等了将近半天,遂听得陈后主说道:“尔等须要牢牢抓住我,不可跌坏了人,你们若救我上来后,我会将金银珠宝重重地赏赐于你们。”初时两个人扯扯不动,又加两个人也扯不动,众兵说道:“毕竟是个皇帝所以骨头重。要不就是蠢物。”

众士兵们团结一致努力扯陈后主上来却不成想扯上了两个人,所以才会那么沉重。士兵们簇拥了他们去见韩擒虎将军,陈后主对韩、贺两位将军一一行礼,贺若弼笑道:“后主不必恐惧,如今皇上仁慈,我去皇上那里封你侯爷一定保你身家性命获得善终的。”

于是陈后主、张丽华、孔贵嫔和陈慧儿被隋军俘获,孔范、江总贪生怕死逃之夭夭。被关进俘虏营的陈慧儿和张丽华与陈后主见了最后一面,陈后主被杨广赐死。陈后主死后陈朝就灭亡了。在陈慧儿即将被处死之际,晋王杨广派出宇文成都救下了她。隋军大获全胜。

这时陈后主被俘获建康城已破,晋王杨广马上派遣李渊和高颎进城安抚百姓禁止焚掠。自己则在营中和众将士分享战利果实。提到张丽华等女眷如何处置时,高颎上前提议把红颜祸水张丽华斩首示众,李渊反对高颎,提议说先把张丽华等女眷上交给皇上再定夺。

不知道过了多少天,晋王杨广派遣长史李渊之弟李道宗来取美人张丽华到他的大营享用,李渊害怕如果杀了张丽华,晋王杨广会因为张丽华而为难自己遂对李道宗说道:“晋王身为大元帅,伐暴救民,如今却被这红颜祸水张丽华所迷惑心智。如果我们不送张丽华,那么晋王就会与我们结怨,将来只怕他会赶尽杀绝,我们陇西李氏家族就绝后了,所以啊我觉得此事应该和高颎大人商量后一起去送美人给晋王。”

李道宗说道:“哥哥所言甚是,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先去见见高颎高大人,因为高颎大人执意要杀这妖妇,如果我们不去劝阻得罪了晋王,只怕我们都会有牢狱之灾,所以事不宜迟我们赶快去找高大人叫他不要擅自作主杀了妖妇。”

于是李渊和李道宗去拜访了高颎,李渊和李道宗说明来意后就开始劝阻高颎不要意气用事杀妖妇张丽华,毕竟得罪了晋王会有牢狱之灾,做臣子的就要效忠皇上,不能做不忠不孝的事情,可是高颎执意要杀妖妇对李渊和李道宗二人说道:“张贵妃狐媚迷君,窃权乱政,惑乱朝纲,就是因为她和孔贵嫔导致陈国灭亡,岂可留此祸害,再灭了我们幸苦打下来的大隋?”

李渊点李道宗苦苦相劝可是高颎执意不听,晋王杨广因为张丽华的美色不忍心杀害,但是拗不过高颎及众将士的反对,于是就让高颎下令把张丽华、孔贵嫔双双斩首示众于清溪之畔,留下陈慧儿听候发落。

高颎斩却二妃,陈国军民无不欢悦,倒弄得李渊和李道宗有兴而来没兴而去。回到行宫,双方参见晋王,晋王笑容可掬地说道:“李爱卿辛苦了。张美人给本王带来了吗?本王还想封张美人为侧妃呢!你们有没有杀害美人啊?”

李道宗害怕晋王杨广怪罪李渊,遂把所有事情都推在高颎身上说道:“小臣和哥哥奉了晋王殿下之命把张贵妃奉献给您,哥哥和我不敢怠慢马上就叫人着备香车细撵,还备选美貌嫔御数十人正准备送给殿下。可是高颎却说张丽华是红颜祸水的亡国妖妇,连孔贵嫔都没有手下留情最后被他斩首示众,我和哥哥多次劝说可是他执意不听依然我行我素,导致两位美人香消玉殒,晋王殿下乃怜香惜玉之人,断断不会舍得美貌如画的丽人被所谓忠臣所杀害!望晋王殿下节哀顺变不要因为两个美人黯然神伤。”

晋王杨广听到张丽华和孔贵嫔被高颎杀害后勃然大怒疯了一样想把高颎碎尸万段,李渊和李道宗为高颎求情,晋王杨广责备他们说道:“你们咋就不做主拦着那个老匹夫杀了我的爱妃?”

李道宗听后索性栽赃高颎说道:“我想可能是我们反复劝说无效,三番五次阻挡不成,他不依我们却说我们兄弟做美人局意图迷惑晋王,或者他原本就是个酒色之徒,肯定是看上了这两个国色天香的美人,害怕晋王殿下抢走他最心爱的两个侍妾,所以拈酸吃醋把她们杀了。”

晋王杨广听完李道宗的挑拨离间后觉得虽然他没有杀了张丽华和孔贵嫔可是这两位美人却因为他而死了,他想为这两位美人报仇也为自己得不到的美人报仇,所以从此以后高颎和晋王杨广就结下了深深的仇恨,高颎和李渊从那以后就是死对头!所以日后晋王杨广总是找借口害高颎直到高颎再无能力对抗他时。所以当晋王知道高颎将张丽华和孔贵嫔杀害后,所有得到美人的喜悦付诸东流心中恨着高颎,而李渊和李道宗没有和高颎同流合污并且在献美人有功所以成了以后晋王杨广夺嫡之战的拉拢对象。

因此伐陈之事告一段落,隋军大获全胜过了几日全军班师回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