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1)

/前言/

家庭故事实在太过于多样了,基于纪实也同样千姿百态,这或许就是社会的多样性吧,即使同一个家庭,站在不同家庭成员的视角又成为不同的故事。

如果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一千个家庭或许有三五千甚至更多故事,说来,《哈姆雷特》也是一个家庭故事呢。

但相较于其他主题,家庭故事的传播范围就会窄一些,因为他们有着非常浓厚的社会背景,共情门槛比较高,受众也会相对狭窄,在保证真实的情况下,艺术加工不能过分,而如此之下,一般的家庭故事很难做到波澜壮阔,也就不够“吸引眼球”,但这并不代表家庭故事不可以汹涌澎湃,只是需要在细节上有优秀的创作技法。

韩寒在微博上就用了:“极度克制隐忍,却汹涌澎湃”这样的语言评价王小帅导演的《地久天长》。

家庭故事中常常有一个重要要素——孩子;虽然现在挺多人都认可多元化在社会中的意义,也理解各种成分的家庭组成都是合理的,但无碍“孩子”这一元素仍然是家庭故事中最为关键的存在,“孩子”仿佛是一种能把家庭故事从爱情、友情故事中“暴力”区分出来的存在,不能说每个家庭故事都有孩子,但每个围绕孩子的故事,都有家庭故事的框架,脱离了家庭的孩童(或者少年少女)的成长故事一定是不完整的。

近些日子有好几个家庭故事让我影响深刻,想要倾诉一下,享誉柏林国际电影节、刚刚在国内上映的《地久天长》,去年引起广大共鸣的《狗十三》,还有来自影院外的,美剧《Shameless》以及游戏《我的孩子:生命之泉》《中国式家长》;这些作品展现的故事、展现故事的形式以及作为副产品的其他内容各不相同,但都在深入挖掘“家庭”这一非常非常特别,对我们非常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的内涵上都至少算独树一帜。

这次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剧透,慎入,还在上映的《地久天长》放在最后。

/狗十三:成长就是一次谋杀?/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2)

“成长就是一次谋杀”是《狗十三》写在海报上的宣传语,赤裸裸地血腥感扑面而来,影片讲诉的故事倒是一点不比这宣传语温馨,它的故事背景落在2000年-2010年之间,一个初中年纪的女主有着自己的爱好(喜欢物理,看课外书的那种喜欢),性格有些内向(挺多90后独生子女的那种内向),家庭里面说不上不爱她,但确实重男轻女,在同父异母的弟弟出生后更甚,她住在爷爷奶奶家,父母离异,都不太管她,但却对她有很多要求,比如对她的爱好不了解,学校报兴趣组的时候她想去物理,父亲强迫她配合老师安排改为英语。

故事的起因是她从父亲那里获得了一只狗,起初一家人都不太喜欢,但小动物嘛,大家懂的,只要不是有生理上的过敏,一般养一养也就亲了,也就喜欢上了,女主很喜欢这只狗,狗的名字叫“爱因斯坦”;有一天,她的爷爷带着狗出去买菜,砍价砍火热了狗就走丢了,等她回到家发现狗不在了,自然就会“质问”在家带狗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就第一次欺骗她,没有详述狗丢的原因,丢锅给了外人,然后她们一家人出去找狗;自然是没有找到的,这个时候她的继母出了个主意,买了只同类的狗回来,告诉她就是“爱因斯坦”,形成了第二次欺骗。

但女孩肯定认得出来自己的狗,就说不是,不接受这只狗,她就和家里面产生了更为激烈的矛盾,家里面的批评方式也就是说她不懂事,全家都陪她找狗,找回来了又这么多事,就是不肯承认,也没有对把狗弄丢了的事情道歉,矛盾激化到女主出去寻狗深夜未回,奶奶担心她就出去找她反而走丢了,最后好不容易都回了家,矛盾的解决是以父亲的一顿打结束。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3)

挨了这巴掌之后,在家人眼中,女主果然成长了,不再闹事了,对新的狗也好了,也不再责怪谁,比以前顺从多了,该去上的不喜欢的兴趣组也去了,英语成绩也有提升,从小到大都喝了就吐的牛奶也能生咽下去了,后来继母生了小孩,她也能好好带着弟弟;不过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角色的表现中看出来,她并不是真的不再有怨气了,更不是真的喜欢了牛奶,只是不再为自己争了而已,只是为了满足别人而表现,我想这就是电影的主题吧。

后半程的时候,弟弟打狗被狗伤了,家里人一着急就要把狗送去杀了(真实的只是送去收容所,女主后来也得知了),虽然不是当初那只“爱因斯坦”,但女主还是维护着这条无辜的生命,只不过又是一次徒劳,有了上次的“经验”,这一次女主的反应也小了不少;后来女主还是靠着自己优秀的物理获得了一些奖项,父亲答应她带她去科技馆看一个限时的展览,但就在本该去科技馆的那天,父亲却带她先去了一个饭局,错过了限时展览。

而在饭局上有着许多令人眼熟的画面。

最后,还上了一道狗肉料理,饭局的主客给她夹了一块,当家里人都很担心地看着她时,不知道是担心她还没有从两次失去狗的阴影中走出来呢,还是担心她会砸场子,她很淡定地吃掉了。

而在电影的最后,她在路上遇到了最初丢掉的那只“爱因斯坦”,她选择了不认,因为觉得认了又会惹来许多麻烦,不给家里面添麻烦的她,算是又一次成长了,也又一次“杀”了自己。

电影中还有许多在剧情之外表意的细节,也很值得推敲,就不再用文字描述了,优酷和芒果TV都可以看。第一次为了聊一个电影,先把电影的剧情这么详细地说了一遍,因为我也不知道要怎样简略,也不知道怎样地表达会更好。

有评论说:“看不懂《狗十三》的人是幸福的”,我多多少少能够理解这句话吧,也多多少少能够理解里面的女主。我的朋友不算很多,能聊到家庭这么深入的话题的朋友,大概也就某个以三四个人为核心的群里面的那几位了;说实话,我也不了解我父母更不了解他们那一代人的成长经历了,但就我的感觉而言,我和我的这些朋友们,都有一个和电影中女主一模一样的点:

妥协

这种妥协,不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因为吃不起饭只好喝粥的那种妥协,而是即使饭可以无限量地供应了,但已经知道别人更希望自己喝粥,那即使不喜欢也会选择喝粥的那种妥协,而且很多时候并没有真的被要求喝粥,只是一种基于长时间压力下形成的感觉,觉得自己应该喝粥,它有着精神层面上的压抑感。

而这种妥协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言行举止以及爱好上,最明显地就表现为我们不爱在家里面说话,我们在家里面很少有“观点”,因为不知道别人想听什么,或者感觉自己想说的别人可能不想听就干脆不说了。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4)

我们都像狗十三里面的女主一样,做过挺多不想做的事,默默为很多想做的事情妥协过,即使有时还在被当作要求还挺多的。

老实说,我妈也关注我写的东西,我有些担心她看到这个会有一些我想象不到的感觉,或许会忧虑?这就不太好了。

我真的没有一点责备甚至任何负面的意思,我想我的朋友们也是,虽然也会说自己的父母怎么有时候好“无理取闹”,做一件事情不论成功或者失败都有一套准备好的说辞一样等等,但我也能从大家地其他细节上感觉得到大家都是热爱自己家的。

我想我们都能理解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像我们初到这个世上一样,我们的父母也都是第一次抚养一个孩子,时代的巨大变迁,让他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同时由于计生政策,他们也深知这是唯一的一次机会,即使没有计生政策,也是唯一一次带我们,我们感受到的压力其实是他们的紧张,当一种隐隐的紧张感伴随一个人数年乃至数十年时,谁又有资格苛求他们在时时刻刻都保持“最佳”的状态呢,更何况这个“最佳”状态本身没有定型。

我已经很幸运了,家里面从来没有出现过暴力,没有被提过什么要求,虽然有许多关切的目光,和一些时常被提及的话语以及一些非常常见的“比较”还是会带来压力,但可能基因决定的我对外部事物的需求也比较低,所以不太受到外界的诱惑能够在比较舒适的状态下就投身于最普通的应试学习之中,也算学得还可以。

即使这样的我依然在《狗十三》中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加上网络上的反馈,可能《狗十三》已经相当贴近地表达出了中产阶层独生子女成长历程,虽然有艺术加工将矛盾放大并在短时间内激化,但并没有脱离感受上的真实。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5)

这有时代的原因,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的极大的不确定性冲击着家庭的神经,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父母要在不断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抚养孩子,有着众多兄弟姐妹的父母要将曾经所见的父母的爱全部集中于自己唯独的孩子,时代变迁又让每一代人都特色鲜明,最后,多数家庭得出的答案虽然程度不同,但在方向上都是类似的。

选择将孩子过于特殊的部分限制住,提高孩子在普遍意义上的实力。

而家庭之间抚养方式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对“过于特殊”和“普遍实力”的判断,还有对于暴力的认知。

这是这个背景下最为合理的答案,可能在下一个时代,社会的不确定性下降,家庭的安全感提高,人们对于“特殊”的认知普遍变得开放,从现在的角度来看,那时的孩子会更为自由,可以更少地妥协。

但其实这样一说,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看我们的吧,我们比起他们确实自由得多,妥协也少得多,就又回到了前面喝粥与吃饭的比喻,没得选和不敢选到底哪个更糟糕?我得不出答案。

但成长到现在这个年纪,我也懂了,以前没得选就是没得选,但不敢选真的可以试着交流一下,在一些情境下把不敢选转变为没得选再不选也未尝不可,特别是对于现在仍处于成长阶段的人来说,如果不去交流,一开始就放弃交流,那成长不是一次谋杀,而是一次自杀。

《狗十三》里面,女主的父亲曾经打过女主,这必然是不对的,付诸暴力是一种强权的压迫,没有任何教育意义,但他也有过悔恨,也抱着女主,抚摸着女主然后自己掉下眼泪,如果说不愿意相信父母说的:“打在你身,痛在我心”,但也应该看到父母的眼泪,大多数父母不可能也没必要伪装到这一步,眼泪会是真实的,影片中女主从未选择过交流,在沉默与争吵两个极端之间反复,她的浪漫她的父亲不懂,她也不跟父亲说,对她的“谋杀”,她自己也是犯人之一。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6)

在真实之中,应该给这些积累的沉默与压力,一点点又一点点地释放的机会。

不过,话是这么说,说起来比较简单,然而我们也都体会过:“听过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可能片中的女主以及真实的我们不是不愿意交流,而是早就发现了交流无用,交流无用应该是《狗十三》的一个潜在设定,我想这也是一部分观众完全无法理解《狗十三》的原因,也是这部分观众的“幸运”之处,对于他们而言,交流有用是生活的默认设定,有些人可以和家里面一通电话打40分钟一个小时,有些人同家里面电话一分钟都是说话比较多的了,需要作出改变的,肯定不止一方,但又谈何容易呢?

那相比已经经历了成长的人通过《狗十三》抒发情绪,或许正带着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更应该看看这部电影。

/体验带孩子/

说到带孩子,就让我在电影之外想起两个游戏,一个是《我的孩子:生命之泉》一个是《中国式家长》,虽然都是以带孩子、安排孩子的行为为主作为游戏方式,但由于背景实在相差过大,完全是两种体验。

《我的孩子》背景非常沉重,由Sarepta Studio开发,讲述二战后时期的故事;二战结束之后,我(玩家)在挪威收养了一名因“生命之泉”计划诞生的孩子,在这个充满仇恨与敌意的社会中,抚养孩子成长的故事(IOS和和大型安卓应用商店应该都能搜到)。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7)

生命之泉是纳粹德国的一个党卫队和政府背景的注册机构,成立于1935年,其目标是按照纳粹种族优生理论进行试验,以提高“雅利安人“子女的出生率;生命之泉安排未婚妇女匿名生育,并将这些孩子由“种族纯洁健康”的父母领养。 1940年,纳粹德国攻占挪威之后,在占领区开设了9个实验场所,通过招募或强迫挪威妇女参与生命之泉,陆续”制造“了约一万名婴儿,45年德国战败后,这些孩子一部分随父母被挪威驱逐,一部分无家可归成为孤儿。

游戏的模式十分简单,每天的时间被分为了四个时段,每个时段有两个行动点,要使用这些行动点,比如为他做饭、缝衣服、洗澡或者陪他玩、画画、踏青与他人书信交流,以此了解孩子的过去,并帮助他寻找亲人,当然,玩家还必须要去工作挣钱,有时可能还要选择加班;游戏一共被分为6个章节,每个章节平均游戏时间大概在半个小时左右,大约三个小时就可以”通关“,结局相对比较单一,但相信没有任何一个玩家会忘掉这段与孩子相处的记忆。

游戏过程中,玩家与孩子将面临许多困难,比如每天都会发生的各样的霸凌事件,不仅来自于孩子的同学,还来自于老师、街坊,因为他是拥有”纳粹血统“的”坏孩子“,而他面对霸凌也有各样选择,可能选择逃避,可能选择讨好,也可能选择反击,这就与玩家对孩子的教育(在游戏中面对孩子的困惑做出回答)相关,玩家的选择会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

而玩家的选择也会列入统计,在每一章结束的时候告诉玩家,多少人与自己做出了相同的选择,无关对错,因为那些选择无法归类到对错中去。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8)

要对孩子解释纳粹吗?

要告诉孩子他的父亲可能曾经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恶魔,他的母亲是被迫怀上他的,他的出生本身是一个非人道的实验吗?

面对无法改变的社会歧视,应该选择对抗还是逃避,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对抗可能只会导致遍体鳞伤。

要带孩子去他想参加的集体活动吗,即使那个活动上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投来尖锐的言语,甚至真实的暴力。

……

玩家会在整个过程中不断面对这些两难甚至多难的选择,刻意地保护反而让他变得特殊了,但又怎么可能不刻意去保护他呢?

这样真实的无力感时不时会在玩家心中出现,有好几次,我按下手机的home键跳出游戏,抬起头深吸一口气,思考刚才的选择对吗,我无法看着游戏画面、看着孩子单纯的面容思考这个问题,虽然我思考不出答案。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9)

除了玩家与孩子,故事中还有许多别的角色,对这些角色的刻画是游戏真实的基础,虽然他们都不露面,有些是在书信之中,有些是在孩子的言语之中,但其实这也是真实。

我(玩家)不是上帝,要去打工,为孩子准备餐食,为他准备一些节日的惊喜,我本来就无法时时刻刻看着他,从时间的角度上,我只占据他生活的1/3,剩下时间发生的事,我永远是滞后的,这也是我无力的来源。

我记得有一次孩子第二天要考试,我在很多天前答应过他要陪他复习,但那天刚好有加班的选项,而前些日子孩子因为霸凌不愿意去学校,我也就无法工作而留在家中照顾,他也是好不容易才重新去上学,由于好几天没工作,家里面存款很少了,离圣诞节很近,想给他准备个礼物,我没有仔细思考选择了加班(平时我都很认真地管理家里的财务,几乎没有选择过加班,偏偏正好这一次选了),等到回家时,才发现我违背了对他的承诺,在等待考试结果的几分钟里我无比紧张,很害怕因为自己错误的决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看着他还不错得考试结果,我算是松了一口气,但是这也无法改变我曾经食言得事实,当面对孩子的抱怨时,我切身地感受到一种痛苦,我很清晰地认识到了是我的不对,但我却不愿意接受“我不爱他”“我忽视他”等等批评,我想我能够解释,但解释得再多都无法弥补已经造成的伤害。

这或许是在每个家长身上都发生过的事情,并且情况更为复杂,更难以解释。

最后,我选择带着孩子离开这个不断对他造成伤害的地方,希望新的家园能够让他更好的成长。

这个游戏的题材特别特殊,孩子的特殊性使得相比一般带孩子的游戏而言,更多了一份社会意义,回顾了那场大灾难带给世界的伤痛,这也的孩子不止是在波兰,在中国在其他被侵略的国家同样非常多,我国的纪录片《三十二》《二十二》(多数视频网站都可以看)中就有对她们的探访,这些是一个个支离破碎、饱经风霜的家庭与个人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印记,永远不该被遗忘。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10)

聊过沉重的一节,也有相对比较轻松的,《中国式家长》是由墨鱼玩开发的一款养成类游戏,模拟从孩子出生到高考整个过程。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11)

在游戏中需要通过“挖脑洞”以及安排课业活动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尽管课业与休闲活动都可以提高这些数值,但是高考成绩则是与课业类活动的进程作为参考的,另外还有包括体育、IT、美术、音乐、文学、商业等等兴趣爱好类的活动,这些活动的进程将影响孩子未来的职业,进而影响在下一代孩子的零花钱,消费零花钱可以提高父母的满意度或者降低孩子的压力,这样就可以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让孩子做更多降低父母满意度或者增加压力的事情。

还可以安排到孩子的交友(其实是谈恋爱)进程,在今年春节前,《中国式家长》上线了女儿版本,过去在游戏中不断鼓励儿子去追女孩的家长们(也包括我),纷纷对来追自己女儿的男孩NPC表示滚远点!(也包括我)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12)

其实这款游戏虽然轻松,画面也很可爱活泼,但也从玩家的有了过程中其实也反映了相当明显的现象。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于高考的观念,游戏其实并未对高考的成败有任何奖励或者惩罚机智,前面所有与成绩相关培养都只会获得一份简单的录取通知书而已,但是,在社区在朋友之间在最开始形成的交流之一就是:“第几代上了清华”,最开始火起来的攻略也是:“一代直通北大”这样的内容,考虑到游戏最初上线的平台steam在国内仍然是一个亚文化圈,使用者的年龄层其实相当狭窄,并且就是那些刚刚或者也每隔多久以前被高考折磨得要死要活得那批人,在游戏中他们依然追求自己的“孩子”要有一个好的成绩,依然会在最后给孩子的活动安排里面排满“黄冈密卷”,进行最后的冲刺。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13)

而在这一波高考热潮过去之后,才开始对孩子职业的探索,这一点游戏做得还挺丰富的,有相当多的职业结局,如果不看攻略,自己探索的话其实不确定性相当大,即使以明确知道的单一职业(比如我曾经试过“注册会计师”)为目标去追求,也可能需要两三代孩子的尝试。

在这里又陷入了一个开发者“设计”的陷阱,明明“让孩子自由成长”的话我们都会说,明明每天抱怨不自由的也是我们,怎么到了这里,我们也把这些“孩子”当成了自己,要让他们去实现我们未能实现的目标呢?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14)

或许,因为这仅仅是一个游戏,没有真实的压力,让我们的选择变得更为随意,也成为了更“肆意妄为”的家长,但若真的是抚养自己的孩子,我们又能比打游戏的时候表现得更从容,更明理吗?

网友这样评价这款游戏:“自己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让孩子放弃娱乐,选择刻苦学习,由这款游戏理解了当年家长的选择”;“小学以前完全带入了自己的角色,我几乎把所有娱乐都让他玩了一遍,但当游戏提醒我考虑让孩子上重点小学时,我感觉很焦虑,就觉得一定要让他上重点才行。”

┑( ̄Д  ̄)┍

所以又回到最开始《狗十三》的主题,如果游戏里面的每个孩子都是真实的,那我可能真的“谋杀”了他们挺多次的,然而我从来没有想要去伤害他们,或许没有真实的爱得那么深,但我以及很多玩家都是真的把自己代入了父母这个角色在进行游戏。

让我们做出选择的,更多是环境,游戏中的设计环境加上我们自己潜意识的带入,就是我们成长的环境,所以我们会做出类似的选择,真正能让普遍选择做出改变的,只有环境的改变,而这一定是相关一代人的故事了。

/Shameless:应该不是典型的美国家庭吧/

那说到环境与家庭的关系,就简单地聊一聊《Shameless》这部美剧,但目前9季共96集,播了8年的内容,我可没办法在这里交待清楚,大概就是一个非常非常超脱于我们认知的家庭,母亲远走他乡,父亲只会酗酒过后倒在客厅,稍微年长的姐姐抚养了5个性格迥异的孩子,这些孩子里面后来又接二连三的出现了酗酒、精神疾病、早孕、犯罪等等大问题,姐姐自己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而像家庭矛盾、失恋、没钱了等等小问题又翻来覆去地在这个家庭之中上演,但他们拥有有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也都相当刺激。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15)

老实说,最开始看这部剧,是出于这部剧对性、对暴力的各种露骨表现,就是为了寻求眼球刺激而开始看这部剧,但这么多年过去,这部剧中带给我的认知,让我思考的内容,远远超过最开始这些刺激的元素。

它是一个相当非典型的家庭,它是如此的混乱,家庭里面融合了滥情、失学、打架斗殴等等元素充斥在成员的生活之中,这还是省掉了相当多直接涉及犯罪的敏感词内容的部分。

但就在这个各自为阵,自力更生,乱七八糟的家庭里面,却又着非常强大的凝聚力,他们之间享互关心的方式非常复杂,但又很理所当然,这其中最为显眼的就是姐姐Fiona的存在,在某一季中(一下子记不清了),家中的老三Ian被同性恋集体奉为“同性恋基督”,帮助他们追求平等的权利,但又由于他的躁郁症使他做出了许多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他最终被逮捕送上法庭,在与律师沟通的过程之中,Fiona一直告诉Ian应该做什么甚至代替Ian决定律师给出的建议,以至于Ian与Fiona的矛盾爆发。

Fiona求助于家庭里面的其他成员,这时以一种重复式的搞笑方式反复提到了“Fiona式的管教”这样的名词,这其实是一种很类似于中国式家长的管教,也在剧中存在了几十集,由Fiona告诉家庭成员他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甚至已经帮忙做出了选择,大家都深累于此,不断抱怨,Fiona却很不理解,因为她做的这一切本不该她做,是她代替父母养大了这些弟弟妹妹,而她不过仅仅年长几岁罢了,在很长的时期里面,她也是一个孩子,是她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事业来抚养这些孩子,他们却好像很不领情。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16)

但这样的矛盾,在这个家庭之中只是表象,表象之下他们是能够互相理解的,只是出于一种对自我、自尊的追求,和独立的强调,不可能直接表达接受这样Fiona式的安排,最后在法庭上Ian依然选择不伤害这个家庭的方式。

而在最新一季中,Fiona成为问题的来源,面对事业与爱情的崩塌,她成为了家庭中第三个有酗酒问题的人,而这个家庭的各种小问题却从未中断,仿佛没有人关心她,更没有人向她施以援手,老二Lip(曾经有过酗酒史,成功戒断)甚至阻止Fiona最好的朋友向她提供住所,因为那样只会让Fiona更加放纵自己,而不是振作。

在一次次激烈的争吵之中我们其实能够看到那些碎片化的关心与建议,这与Fiona式正好相反,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消化,最后Fiona亦如过往一次次面对挫折时一样坚强的振作了起来,而这一次她选择离开这个家庭。

没有人阻止她,不是因为不在意她,而是相信她离开了这个“糟糕”的家庭,才能真正的展翅高飞,她对家的爱是过去所有的付出,而家对她的爱最后化为给她自由,支持她离开成为独立的个人。

老实说,纵然故事基于许多荒诞的喜剧段子,但也比挺多国产剧更加深刻地表达了家人之间的感情,更不需要进行突兀的洗白,正因为有缺陷的存在,当美好浮出水面时才显得格外珍贵。

Fiona的部分仅仅只这个家庭故事的1/7(可能更多一些),初看的时候我是有一种惊奇的,难道美国的家庭都是这样的吗?那也太可怕了,后来看的作品更多一些之后才认识到,这在美国也是相当特殊的组成了,但即使是这么特殊的组成,在家庭关系的内核上,却与我们都差异不大,难道家人之间的这种复杂的爱的关系是可以提升到整个人类环境上的吗?

这很引人深思,因为这样的话就超越了许多社会环境与时代环境的背景了。

/地久天长:相依为家/

说了这么多,终于聊到最近的这部电影《地久天长》,会有很多剧透。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17)

该电影由王小帅导演,王景春、咏梅主演,2019年2月14日在柏林国际电影节首映,入围金熊奖主竞赛单元,包揽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银熊奖,比当年的《白日焰火》揽奖势头更甚;上周在国内上映。

剧情从上世纪80年代直到2010年左右,期间计划生育、98年下岗潮、入世下海等关键时点均有表现,开始时年轻的刘耀军(王景春饰)和王丽云(咏梅饰)夫妇与沈英明、李海燕夫妇是挚友,两家孩子刘星与沈浩也是同日出生一块长大,但事故也接踵而至,王丽云再次怀孕,被负责计生工作的李海燕强迫打掉,由于已经怀孕过久,引产破坏了王丽云的子宫,她不再具备怀孕能力,祸不单行的是,其独子刘星在与沈浩玩耍时不幸溺水身亡,这些事情彻底改变了两家人的命运,刘耀军与王丽云选择离开伤心之地,去到福建的一个渔村,过着清贫的生活,领养的孩子又相当叛逆,无法融入家庭,最后只剩两人相依为命,但夫妻在压抑与悲痛中还是心生隔阂。

多年之后,两家人再次相聚,沈英明、李海燕和沈浩一家虽然仕途通达,但一直生活在愧疚之中,借最后的机会两家人把当年的事情坦白,释怀。

虽然已经把整部影片的主线贯通了,但我还是省去了相当多值得一看的细节,影片长达175分钟,有着丰富的内容。

影片的叙事方式也挺复杂,连续不断的倒叙、插叙没有任何字幕性的提示,完全依靠场景物件、演员妆发、神态等细节展现每个片段的时间,在一些岁月相近之处还挺容易看混的,王小帅是1966年生的我国第六代导演,这个故事中主角的时间线就是他真实经历过的,所以看得出他对细节元素的把握相当历害,多数片段都又相当鲜明的时代特征,纵然我比影片中的两个孩子还要晚出生六到八年的样子,也能比较精准地把握到时间点地所在,不过到底是不是贴近实情,我就把握不准了,只能说和我听说的差不多。

而两位主演能够包揽银熊奖,其表演不必多夸,跨越三十年的故事能够区分清楚年纪就已经是不错的表现了,因为亚洲人过了一定年纪之后容颜变化比欧美人要慢很多,所以除了对病人外不能刻意化过老的妆,对神态的考量就更为严苛了,他们做得很好,有一个片段王景春演出刘耀军从“既期待又害怕”到“既可惜又庆幸”真的太神了,当然,这份感情的表达也来自于所有场景细节、剧情铺垫的设计与安排,但王景春通过演技将这个情绪传达出来真的很优秀了。

倒是配角方面,不仅是王源,次要角色的部分感觉拍得都有些随意,感觉导演只和四位主要角色有很深的交流,其他人戏份少也就拉过来聊了聊台词就上了,差强人意,不过确实戏份不多,瑕不掩瑜。

观影报告婚姻家庭(观影记家与孩子)(18)

与上面每一个故事不同的事,这个家在很长的时间里面不拥有一个真正的孩子,但是孩子在整个故事中一直是最为关键的存在,他影响了两家人的友谊,改变了两家人的命运,更影响了男女主角的家庭关系,他让两个角色都变得更为脆弱,但却让他们之间变得更为紧密,让这个家最终变得非常坚强。

影片在宣传时摘取了一段台词:“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面对的呢?”,是养子想要离开家时,刘耀军对王丽云说的话,其实我觉得有一些突兀,一般不会在对方情绪级度压抑的时候,说这样一句端得有点高的话。

但在后来,他们坐在飞机上,飞机遇到气流有些颠簸,两人紧紧地把手握在一起,颠簸停止后,王丽云微微笑着说道:“我们居然还会怕死。”,刘耀军也以微笑回应。

在这之前,他们还经历了相当严重的夫妻隔阂的爆发。

如果一个人不怕死,我想原因其实不会很复杂,一种是死亡本身能够实现他当前对生命最大的期待,这种期待超过所有可以想象到的疼痛与遗憾,另一种是他当前对生命已经毫无期待了。

既然他们还会害怕,也就是说在经历了种种波折之后,他们依然对未来保有期待,而这份期待是来自于对方,来自于与对方一起组成的这个家,所以他们仍然热爱生命,期待这个家,期待对方能够幸福;而在之后与旧友的重逢与释怀,又将家庭的外沿扩大,让他们再次融入环境之中;同样是在时代汹涌的浪潮之中,他们一开始像两条不知所措的小雨,相依为命是他们仅有的选择,但到了最后,他们不再为了外事而烦扰,相依为家的两人在浪潮之中展现出一种自在与怡然。

这样的转变在近三个小时的影片中缓缓发展,让人沉浸其中,会感叹两人坚强,更为这个不完美但能够放下过去的家感到开心。

一些媒体这样评价这部电影,我觉得他们的表达比我厉害多了,所以干脆摘过来:

“王景春和咏梅强有力的表演展现了中国人充满痛苦的经历,但他们最终却展现出了近乎于圣洁的宽恕与和解的能力。”——《路透社》“《地久天长》令人难以忘怀、异常美丽,很多时候拥有史诗性的视野和广度,无疑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该片将中国社会已经停止使用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伤害,通过赤裸直白的个人经历呈现出来。尽管影片长达三小时,却并没有让观众感到漫长,相反观众完全沉浸在故事当中。中国人有句话是说“忘记过去,面向未来”,而王小帅这部力量强大的电影告诉我们,人们未必做到忘记过去。”——时光网”《地久天长》是一个中国工人家庭的变迁史,也是一部中国近三十年的变迁史。影片人物、场景众多,支线庞杂,在这样巨大的内容量下,王小帅的表现手法又极其克制,做了很多留白,这也是本片最高级的地方,与克制的手法相配,王景春咏梅这对夫妇的形象也十分内敛。“ ——新浪娱乐“《地久天长》没有任何社会学研究的痕迹,却反映了独生子女政策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影响,也显示出中国人在社会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韧性。曾经,他们因为收听“靡靡之音”而获刑,遭遇过强制堕胎,但在灾难过后,他们依旧能够恢复对生活的信心。除了提出时间能治愈一切创伤之外,影片的最后几场戏还向人类精神深深鞠了一躬。” ——《好莱坞报道者》

《地久天长》这个失独家庭的故事,一方面从失去的角度去阐述了孩子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向我们展示了比孩子更为先构成家庭一个家庭的关键是夫妻之间的爱,到底什么能够地久天长?

这种爱,应该和最初的燃情岁月里的爱情是有一些差别的,梁文道曾经这样述到:

”爱情是一种迎向他人的冒险,是对未知领域的挺进。你要面对婚姻,虽然婚姻不能保证什么,但是为什么还要结婚呢?你为什么肯赌?因为你在冒险。

信任就是一种冒险,你相信一个人会爱你,不会伤害你。

人生无常,一对人不走到最后都不知道会怎样,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如果没有自己过好日子的能力,那他也没有和别人过好日子的能力。“

《地久天长》就有这样一种体现,从两人的爱,到对孩子的爱,对家庭的责任,当失去孩子过后,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失去了独子过好日子的能力,于是这个家也出现了问题,但最后经历过种种的两人重拾了自己,重拾了坚强,反而使得家更为紧密,两人的日子也终于舒坦了。

/结语/

我记得在网上看到过一段话,我不知道来源,大概是这样说的:”那些爱得死去活来的,都没能一起走到最后,倒是搭伙过日子的,都长久地在一起了。“

家庭其实就是一种组织形式,只不过比较小而已,它的存在是因为个体的力量不能够抵抗环境,所以需要组织起来,在很久很久以前,两个人也不够,所以需要很多人来组成家庭,成为一种氏族,大到可以内部通婚的那种;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越来越高,多人构建的”家庭“形成的负担开始比环境造成的伤害更大了,于是家庭的结构变化,规模也开始缩小,一点点地发展到现在两人成家的状态,最终目的都是过日子,爱其实是副产物,或者是挑选家庭的因素之一,它是一个对于责任、信任、激情、矛盾处理等等因素的笼统表达。

这样的逻辑还可以推断出来,随着生产力继续提高,社会安全的提升,可能不再需要特定的”家庭“了,那将是地球生物前所未有的一个阶段。

但在现在,家庭仍然是一个给人力量的地方,或许每个人的家庭多少都会有一些缺陷,有一些遗憾,甚至有一些严重的问题,但不论是出于悲观表达无奈,还是乐观选择直面,我们都无法离开家庭而成长,存在。

家庭有时就像空气一样,因为我们太长时间身在其中,反而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把分给世界的爱,转移一些回家,给予家庭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爱,再望向世界,一定会有不同的所见。

如果说真有什么世间冷暖值得娓娓道来,那么家庭故事是比社会剧更亲切的叙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