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学会在孤寂里自成一个世界(你要遵从内心的自己)

#冬日生活打卡季#  

  午夜的安静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人生,中年的生活,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至少也还可以悠闲。

  别人的事,用脑不用心,故而有时候开导别人时像个智者;自己的事,用心不用脑,故而折磨自己时像个傻子。有时候遇到事情就会像无脑之人一样躁动!同样的遭遇,不一样的表现,皆因大脑强调理智,而心灵却强调感受的缘故。

  1、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有过这么一段话,一个人活着其实仅仅是一个人的事,生活关照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身上每个痣,不一定了解我的心,精神交流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的心,却又常常拂我的意。快乐来了,最快乐的是自己,苦难来了,最苦难的也是自己。

你要学会在孤寂里自成一个世界(你要遵从内心的自己)(1)

独行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聊天说,我的朋友是一个白领,我的朋友是一个某企业高管,我家的房子又增值了等等。聊的不亦乐乎,不可开交。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有面的人。其实我们想想,这些所谓的朋友,只是一些你自己认为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高低。周国平说:“幸福不是活成别人那样,而是能够听从内心的生活,生活也不是复制别人的模样,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2、疫情期间居家办公有时,我们一边享受着居家的快乐,一边承受着焦虑的折磨。

你要学会在孤寂里自成一个世界(你要遵从内心的自己)(2)

辽阔草原

  每天起床手指上下一滑,及时行乐让你倍感享受,可当你复盘时,一天到晚什么事情几乎都是空白,面对生活的现实,房贷,车贷,却让你开始焦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此,内耗开始,内心深处仅存的一点点自信,会被慢慢的磨灭。

  周岭说,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结果。我们仔细想想,是否是这样的呢?

  确实是这样的,每天感觉有好多事,但是就是看不到结果。最后感觉一事无成。于是乎开始各种各样焦虑,担心。甚至整晚整晚失眠。

  网上最近流行这么一段话经典语录“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有钱万贯也是白天黑夜,高官厚禄,也是每天上班”它道出了一个平凡而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无论何时都要放平心态,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自己去解脱。快乐也好,烦恼也好,其实皆由心生,想的太多。什么也想做,什么也没有做好。人要懂得取舍,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平和对待每一件事物。切不可因为某种执念而将自己逼在万丈深渊中不能自拔。也不能自我焦虑,自我消极,最后导致自己在内耗中渡过。

 3、心静如水,自然有得,心乱如麻,自食其果。

你要学会在孤寂里自成一个世界(你要遵从内心的自己)(3)

早晨

  那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从焦虑与担忧中顺利走出来呢?《吸引力法则》书中说:你是否曾经一开始去想某件不愉快的事情之后,就似乎越想越不偷快?那是因为,当你持续一种想法,吸引力法则会立刻带来更多同类的思想给你。才几分钟,你就引来了这么多同类的不愉快思想。于是整个状况就显得越来越槽糕。越想,你就越烦。如果你可以在心中见到它,你最终也将会拥有它。借由这个最有力量的法则,你的思想变成生活中的实物。所以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如果能在心中想着你所要的,并且让它成为你的主要思想,那你或许曾经在听某首歌时,有过吸引同类思想的经验,你会发现,你无法在脑海中摆脱掉那首歌,它会在你心里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是因为,在听那首歌的时--就算你没有察觉,它已经把你带进你的人生。故此,万物都是平衡的,心境决定心情;心态主宰思想。

 4、人生不可事事顺心,唯有顿悟,才能找到快乐的自己

 

你要学会在孤寂里自成一个世界(你要遵从内心的自己)(4)

烟火人间

佛说:“不顿悟,人生处处苦楚,悟到了,则是一片宁静之湖”我们都很清楚,从出来社会后,思想都是随着时间、经历在慢慢转变,失去了原本真实的自己。这也是每个我们都需要经历的。“从来没有吃过冰激凌的人,你对他再怎么样描述冰激凌的滋味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他亲自尝了一口,那么所有的语言都是多余的了。

  生活就像我们做饭一样,虽然会有酸甜苦辣,但是我们一定要依据个人的口味去调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味的。我们遇事,一定要与自己和解,与痛苦和解,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做一个宠辱不惊的淡定女人,做一个气定神仙的智慧女人。

你要学会在孤寂里自成一个世界(你要遵从内心的自己)(5)

快乐骑行者

  外在现象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小,我们的心就越稳定“

“理想就是尽我的能力,做我可以做的事情”“即使是很清贫的生活,也有很直接的,现实的快乐“

  一天忙碌过后,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坐下来,泡一杯浓浓的茉莉花茶,看看云卷云舒,品尝一下茶香人生。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你要学会在孤寂里自成一个世界(你要遵从内心的自己)(6)

休闲一刻

  不过分计较,才能真正放得人。宽容的伟大之处,在于发自内心,真诚、自然地对奇生活。

得与失就像一架天平的两端,永远都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个人得到多少,相应的也会失去多少,不必过分计较

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与别人计较就是与自己计较,只有宽容地看待人生、体谅他人,你才能收获放松、自在的人生,才能在生活中感受到欢乐与友爱 失败时多一分释怀,停止对自己的批判,心中就会少一分懊悔和沮丧,就能在心底扶起一个坚强的我。不计较寸尺的得失,你才能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

“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去而潭不留影;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作者:奔跑的蜗牛大姐 共勉共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