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谷子竹子编撮箕(我觉得叫它磨扇草)

打谷子竹子编撮箕(我觉得叫它磨扇草)(1)

没有玩具的童年,就满山遍野地跑着奔着,揪草掐花,倒也玩得自在,玩得尽兴。

最爱玩的一种草草,果实像厚重的磨扇,人们叫它磨盘草。好像哪里有野老麻(即曼陀罗),那里就有它,它们是亲姐妹好兄弟,长得到处都是,路旁边,地畔上。

我常常是一边走一边摸,赏花看叶子,掐籽摇铃子,手不失闲(乡音土语读han)。

打谷子竹子编撮箕(我觉得叫它磨扇草)(2)

全株

磨盘草正式的名字叫苘[qǐng]麻,春天生,冬天死。它们喜欢凑堆,好几棵挤在一起,谁也长不高,但绿茵茵的一片,遮挡得连地皮也看不见。

偶尔有一两棵零星地端杵远处,枝繁叶茂,圆润可爱。绿得有些发黄的枝杆,浑身茸毛,揣上去绵格楚楚,手感很好。只是绿得有余,水得不足,多少有些土里土气。

渐长渐老,低根子上就像木头一样坚韧,支撑起浑身的叶花或果实,不管东西南北风,自在着,潇洒着,摇晃着它风铃一样的脑袋,“窸窸窣窣”,浅吟低唱。

打谷子竹子编撮箕(我觉得叫它磨扇草)(3)

苘麻叶子就像牛皮纸厚厚的,像毛毯茸茸的,像蒲扇扇把很短,像圆圆的心形心头尖尖,边缘布满细碎的齿痕。整片叶子中间凹下去,两边突起来,似是方便承接雨露;叶子背面灰楚楚的,遮住了绿意,脉络倒清晰,中脉隆起,像极了人的手背。

中部叶子肥大,底部叶子小而老,渐渐老去,顶部叶子小而嫩,生机盎然。那时候,我们用凤仙花染指甲,最爱用它的不老不嫩的叶子,尽管大人们说蓖麻叶子好使,但还是选择了你,一来是随手可摘,二来是绵绵的涩涩的不滑手。真的,你真好!

秋天开花,花朵生于顶端或长在叶腋,花骨朵宛如一个个小馒头,压迫得细长而芊弱的花柄低下了头或倾斜了身体。

花萼像杯子,紧紧包裹住花瓣,碧绿如洗。被花瓣撑裂了,花萼铺垫在花瓣下面,上端裂成五个三角形,渐长渐尖。

打谷子竹子编撮箕(我觉得叫它磨扇草)(4)

半开的花

粉黄色的小花瓣,渐长如酒盅,倒贴在花萼上,犹如长筒,完全展开,耳朵一样的基部紧紧抓住花萼,合生一起,蜕变成了花碗。

打谷子竹子编撮箕(我觉得叫它磨扇草)(5)

盛开的花

五个花瓣,绕轴而生,拱卫着中心的花蕊,蕊如炒熟的鸡蛋黄,瓣如大大的板牙,稳稳当当地聚在一起,托住花蕊。

打谷子竹子编撮箕(我觉得叫它磨扇草)(6)

花与果

很快,黄花陨落,花萼收起,花盘开始长肉,形成蜂房样的间隔,开始孕育种子,渐长而成磨扇形状。下面圆润些,上面低凹些,有棱有角,角上长刺。

打谷子竹子编撮箕(我觉得叫它磨扇草)(7)

初为绿色,后变褐色。叶黄杆枯,果瓤收缩,种子随风摆动,便窸窣作响。

小时候,摘吃苘麻白白的嫩果,籽粒挺像芝麻,味道清新。种子成熟,变得黑溜溜灰楚楚,就不敢再吃了,连果带枝折下来,摇着听响声。难怪人家叫它耳响草。

茎皮撕下来,又长又坚韧,样子跟麻一样,能搓绳织麻袋,是好东西,只不过我们那里麻多,并不用它,只是屈紧打忙,手头没有绳子,才用它扎一下口袋。

好像它也是药材,老百姓也不敢随便乱用,也就把它当荒草对待,任它自生自灭,也不考究它的名字来历。

叫它苘麻、白麻,是因为它的皮有麻的作用,叫它挨砻地堵,就不明白是什么道理了,大概是南方人起的名字吧。

打谷子竹子编撮箕(我觉得叫它磨扇草)(8)

叫它磨盘草,其实不对,叫它石磨子,因为它确实像石磨扇,所以,我觉得叫它磨扇草,更形象些,贴切些。

(网图,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