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识别一个小知识:每天面对海量信息

文/浔潆

2019年◆书评◆第04篇


在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段记载:魏国太子被送到赵国邯郸做人质,随行人员有魏国有名的忠臣庞恭。在临行前,庞恭晋见魏王,问道:“如果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大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信吗?“当然不信!”魏王答道。

庞恭又问:“如果又有一个人跑来说大街上出现了一只大老虎,您信吗?”魏王答道:“半信半疑吧" 庞恭接着问:"那如果第三个人也说在街上看到了老虎。”魏王想了想说:“三个人这么说,那么我会相信的。”

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街上不会出现老虎,是显而易见的事。可是只要有三个人这么说,人们往往就会相信,这就是以讹传讹,最后明明是假的消息,听者却都相信真的有老虎。赵国都城离魏国这么远,我离开后您不知道我的真实情况,如果有人毁谤我,而且不只三个人的话,希望大王您能明察秋毫,千万不要因为很多人都说我的坏话,您就毫无根据地相信是真的。”

结果却是如庞恭所料,在他走后,说他坏话的人很多,魏王逐渐忘记了庞恭的劝诫,相信了他们,等到庞恭回朝之后,就再也得不到重用了。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这本书以训练”独立思考能力“为主题,介绍了一种如何彻底思考一件事的实践过程的方法。作者从彻底思考的理论基础、如何进行思考训练,以及如何形成自己意见等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彻底思考一件事的过程,让你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掌握这种方法。

这本书的作者是狩野未希,庆应义塾大学法律系毕业、庆应义塾大学研究所博士课程(英国文学),曾在TED以英文发表演讲“It's thinking time”,在大学教授思考力与英语长达20年。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这种方法吧:

一、彻底思考的基础

什么是彻底思考?简单来说就是当你面对一个问题、一个事件或选择的时候,你经过自己的思考最终能够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意见,这个意见是你有理有据的思考结果,是具有说服力的。

在生活中小到今天选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达到选择什么专业、什么伴侣;在工作上,如何处理工作关系,如何给出工作方案等等都是需要我们具有独立的思考力,才不会哑口无言,人云亦云。

要学会这种能力,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下彻底思考的基础:自我意见建立法和批判性思考。

1、自我意见建立法,顾名思义就是建立自我意见的过程,它的实现过程有以下三个步骤:

每天识别一个小知识:每天面对海量信息(1)

2、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中的critical,并不是“批评”(责难),而是“谨慎判断事物是非”(即思辨)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遇到事情的时候,你对所有的信息、意见以及想法,自己认真进行分辨、思考,从中得出有“根据”的自我意见,而不是盲目从于他人的想法。

批判性思考最大的特点在于,我们需要分辨的不仅是信息本身以及他人的意见,甚至连我们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都需要经过自己的分辨和慎重思考之后才能最终确认。

在批判性思考中,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根据以及观点。

A、根据:即你所提出的意见和想法的前提,也是你这个意见能够说服别人的依据或者说证据。对作为根据的内容需要思考两个问题:①作为根据的内容“正确”吗?②根据足以成为根据吗?

如何理解这两个问题呢?在这里就需要提到如何区分“事实”和“意见”。“事实”是指可以通过证据证明的事物,比如你说“地球是圆的”,他可以用照片来证明;“意见”是指每个人思考后,所得到的不同的想法,比如“我觉得地球比其他星球都要美丽”。

我们用书中的例子来讲解这俩个问题,假如你想要去某所学校留学,然后你找到了曾经在那所学校留学归来且已经顺利升职的一个朋友咨询,他说:“这所大学非常好,课程也非常充实。”然后你做出了去留学的决定。

在这里“去留学”就是你做出的意见,你的依据是“曾经留学的同事说这所大学很棒”,好了我们回过来看这两个问题①作为根据的内容“正确”吗?②根据足以成为根据吗?

第一个问题,你去翻查资料发现这所大学的确很不错,且同事留学归来也的确升了职,那么这就说明依据“曾经留学的同事说这所大学很棒”是正确的;第二个问题,“曾经留学的同事说这所大学很棒”是同事的个人意见而不是事实,也就是这个依据并不能构成根据。

因为每个人的经历、能力和想法的区别,导致对于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同事感觉学校好并不代表一定适合你,另外同事留完学和升职之间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也需要再思考。因此,这个依据“曾经留学的同事说这所大学很棒”不能成为你做出留学意见的根据。

不得不说这方面的思考,的确是我们的弱项,因为从小的学习都没有教过我们做类似的思考。在书中,作者给出了“思考根据”的练习方法,如下图:

每天识别一个小知识:每天面对海量信息(2)

这个练习是有顺序的,先从生活日常开始,第一步思考为什么选择A的依据?熟练之后,再进行第二步比较思考“为什么选A而不是B”的依据,然后再代入商务场合即工作场所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思考。

B、观点:要进行批判性思考,观点越多,越能够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所以要多增加观点,比如提出“完全相反的意见”进行反面思考等。

批判性思考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事实和意见的混淆往往会导致谣言的产生,比如现在很多网络信息经常引起站队或者煽动民众情绪,就是因为混淆了意见和事实。

二、彻底思考并拥有明确意见的重要训练:深入理解

要进行彻底的思考,首要的就是能够正确并深入地了解所有的信息,包括信息、意见和想法,因此学会“深入理解”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获得自己意见的重要训练。

在书中,作者对“深入理解”给出了4个步骤的实践方法:

1.检查自己对获得的信息是否真正理解;

2.切实举出不理解的部分是什么;

3.为消除“不理解的部分”,思考有效问题;

4.养成实际提问的习惯。

其实这4个步骤就是前面提过的自我意见建立法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也是得出自我意见的前提。

第一步,检查是否真正理解获得的信息,作者给出了7个方法,如下图:

每天识别一个小知识:每天面对海量信息(3)

Tip 1 和Tip 2 简单说就是能够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让5岁的孩子都能够理解,就说明已经能够理解。

Tip 3 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因为语言类别的不同,往往一个词语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就会无法转换翻译,所以翻译成另外一种的语言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Tip 4 当信息很多的时候,可以使用“理解程度检查表”,将理解的和不能理解的列成左右两项,然后进行对照和互相反驳,重点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列出所有信息。

Tip 5 用5W1H进行提问,即利用(谁)、 What(做什么)、 When(何时)、 Where(哪里)、 Why(为什么)、How(怎么做)等问题,逐一对信息进行发问检查。

Tip 6 用“信号灯色的记号笔”画线法,适用已经用书面整理出的信息,方法是用不同颜色的笔,对着信息画出已经理解的、还不理解,有疑问的等等。

Tip 7 提出“好问题”,在会议上临时被人要求给出意见的时候,可以用提出问题的形式对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不是每次都必须用到全部7种方法。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已经可以列出来不理解的内容,为了理解这一部分的内容, 我们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思考。

提出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化理解、掌握事物本质,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对方的意见和信息。关于如何提出好的问题,作者也给出了提出“好问题”的12项原则,如下图:

每天识别一个小知识:每天面对海量信息(4)

在平时的生活中用这12个原则多进行提问练习,就能够增强提出好问题的能力。

三、如何形成自己的意见

通过前面的了解,我们知道深入理解信息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准备形成自己的意见,我把形成自己意见的过程总结为三步:

1、前奏

思考和这个事件相关的人员他们的意见会是什么?思考和这件事情无关的人员会有什么意见?假设一个和自己的观点完全相反的人出来,思考他会有什么意见?将这三个思考得出的信息,和自己的意见进行比照和补充完善。

2、回归现实

我们所有的方案和意见,最终都是要回归到现实中来执行,所以预测未来的思考很重要,作者在书中给出了“预测未来”的4个步骤:

① 该“方案”如果成为现实,会发生什么事?同时设想发展顺利与发展不顺利时的情况。

② 成功时的情节和失败的情节,思考有没有面对这两种情况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③思考该行动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④思考该行动有没有现在执行的必要。

3、获取反馈,完善意见

当我们作出了具有说服力的意见的时候,如果能够得到真实的反馈,并加以改进,就能使自己的意见进一步深化,甚至能够变成具有创新性的想法。

如何得到反馈并加以来利用,书中给出了“交换意见”的14项规则:

每天识别一个小知识:每天面对海量信息(5)

规则3 揭示接下来说话内容的“地图”,是指在表达意见的时候要具有逻辑性,想要说明的观点要提前告知一个整体的概况,比如赞成的依据有几点,反对的有几点,然后再详细阐述。

规则4 重要的地方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再三重复,当意见比较长的时候,要将重要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穿插在表达的过程中,确保对方能接收到信息。

规则11 不要跟随对方的脚步,当对方提出一些脱离主题的问题时,不要被对方带偏了,要转回主题上去。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精英们都在学的自我意见建立法》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从自我意见的建立法 批判性思考出发,通过深入理解,思考从而建立自己独特的意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各个步骤所需要的规则和方法,帮助我们系统地打造属于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说过:“所有的邪恶中,谣言散播最快。”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每天的信息量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一个人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一不留神,他可能就会成为谣言的传播者,甚至是受害者,可见独立思考力的重要性。所以,这个精英们都在学的自我意见建立法,你真的不来学一学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