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奶奶(俺奶奶那些埋藏的苦)

奶奶应该是最后一批裹脚的女人,如果她活到今天,应该是105岁的老寿星了。

奶奶属兔,生于1915年,1990年去世,享年76虚岁。奶奶在的时候,全家五口人有四人属兔,还有父母和我,只有弟弟是属猴的。

奶奶走得很安详,早上还好好的,弟弟中午上学回来,发现奶奶仰面躺在炕上,一条腿平伸着,一条腿屈着,好像睡着了,但是叫不醒了,弟弟大哭。

从此我们失去了奶奶,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眼见至亲的人去世,真正知道了什么叫死亡。

那一年,我们刚搬入新房不久,如今一转眼30年过去了,新房子也成了老房子,关于奶奶的记忆也渐行渐远,毕竟过去了这么长的时光。

从我记事起,我就跟着奶奶睡一铺炕。小时候住在村中央的老房子里,我和奶奶住在北屋的西间,窗子是木格子的,贴着封窗纸,外面就是猪圈。西间与正间一墙之隔,墙上有个拱形形的孔叫灯搁子,用来放油灯,油灯把墙熏得黑黑的。

灯搁子上方的墙上可以放东西,通常生产队发的苹果,爸妈舍不得吃,留给奶奶,就放在上面。奶奶也舍不得吃,常常等到苹果脱水干巴了才吃。但奶奶舍得给我吃,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那干巴巴的苹果对我来说是无上的美味。

父母结婚早,但头几年一直没有生育。奶奶抱孙子心切,经常吃饭的时候想起这事发愁,筷子掉了都不知道。这是去年春节回家,邻居绍然家的伯母给我说的。

那时候父母年轻力壮,是家里干活的主力,早出晚归,也顾不上我,奶奶在家做饭,我就跟着奶奶。

每天晚上,夜幕降临,点上煤油灯,奶奶也会给我讲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印象深的是流传胶东的貔子精的故事,有点像大灰狼的翻版。貔子精可以化作人形,吃了小孩子的妈妈,然后变成他妈妈的样子去家里,结果被聪明的孩子发觉,设计把貔子精弄死,给妈妈报了仇。我佩服故事中小朋友的机智,但也总担心天黑了会不会有个貔子精冒出来。

我是长孙,自然是奶奶的掌中宝。每天上学回来,如果跟小伙伴们去玩回来晚了,奶奶就踱着她的小脚,到小伙伴家去找,或者在大街上一声一声喊我的小名。

很小的时候,有次家里大锅里烀玉米饼子,我哭着要奶奶给我做个小的,那时候锅都冒汽饼子快熟了,奶奶又真给我弄了个小的烀上。后来饼子熟了,我好像也没吃,现在想想自己也是过分。

还有一次,应该是冬天还是初春,天还挺冷,家里收拾房子有帮工的,中午包饺子。但中午放学回来,饺子还没包好,我就随便吃了口东西上学去了。后来奶奶弄了碗刚出锅饺子,从家里给我端到村口几百米远的学校,送到教室里让我吃。等我吃完,又拿着空碗,在寒风中踱着小脚回家了。

奶奶爱干净,自己和家里都收拾得利利索索。但她是非常传统的农村女性,重男轻女,父亲是独苗,也最得奶奶疼爱。胶东农村讲,姑舅亲才是亲,有一年姑姑家和姨妈家的表哥表弟们来我家,奶奶分压岁钱,给姑姑家的孩子们一人一块,而给我姨妈家的孩子们一人五毛。后来这个事情妈妈还提起过。

奶奶一生,其实什么苦都吃过,战乱、饥荒、别离……据说12岁的时候,奶奶家里穷,养不起,就跟爷爷定了亲,送到我们温家来,成了童养媳,直到18岁成了亲。她的父母迫于生计,闯关东去了东北,这一别就是40多年。记得小时候村里大队办公室的墙上,好像有个连环画,说的就是奶奶的这段故事,奶奶后来还参加过忆苦思甜的会,讲自己的故事。

村里的温焕然大爷年事已高,以前每年去他家拜年的时候,他都要说起奶奶当年对他的救命之恩。说是当年他很小,鬼子来了,村民都出去躲避,奶奶路过焕然大爷家,发现大人都跑了,焕然大爷被扔在家里,奶奶就抱起他一起去藏了起来,躲过一劫。焕然大爷对此念念不忘。

爷爷奶奶育有七个孩子,父亲排行老五,另外六个是我的姑姑们。在父亲结婚之前,爷爷就病逝了,奶奶从此独身至终老,一个人带着一大家大小,个中艰辛,恐怕非外人能够体会。

印象里,奶奶好像也给我说起过饥荒年代生活的艰难,但其他的也很少提及。那些无法探及的故事,那些埋藏的苦,都化成了慈祥的皱纹,刻在了她的脸上。

家里有张老照片,是奶奶跟二姑、三姑和父亲的合影,那时候姑姑和父亲都很年轻,奶奶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姑姑们都嫁到了邻村,跟父亲一样,都是本分的农民。奶奶当年估计也不会想到,昔日照片内外的年轻子女们,后来却是命运殊途:大姑和大姑父去世多年,二姑父、三姑父、五姑父还有父亲,也都已离世,四姑半身不遂卧床十多年,年龄最小的小姑,如今也当了奶奶,孙女都已经上小学了。

回想起来,奶奶最后寿终正寝,没有遭受什么痛苦,这也是福分。

如今奶奶的坟和父亲的坟相隔不远,他们在那边应该又相聚了吧。

奶奶姓陈,叫陈德花,去世后族谱上写的是“陈氏”。

关于奶奶的记忆,真的是模糊了。不过还是会经常想起夜晚那盏煤油灯,想起她给我烀了也没吃的玉米饼子,还有她踱着小脚送来的那碗饺子,想起她在街上急切地喊我的名字……

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奶奶(俺奶奶那些埋藏的苦)(1)

从左到右依次为:三姑、奶奶、二姑、父亲。

(壹点号 老温随笔)

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奶奶(俺奶奶那些埋藏的苦)(2)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