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水培的特征(水仙的特征特性及水培技术)

水仙的特征特性及水培技术

摘 要:中国水仙是一种室内观赏花卉,在苏州地区一般初冬在室内进行水培,开花时室内一阵清香,深受居民喜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苏州市每年要引进种球20多万只,市场前景看好。为促进水仙花水培技术的推广,笔者将其特征特性及水培技术介绍如下。

水仙水培的特征(水仙的特征特性及水培技术)(1)

1 特征特性

1.1 特征 水仙属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别名雅蒜、天葱、凌波仙子、女使花、湘夫人,原产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在日本、朝鲜均有分布。球根为层状鳞茎,肥大、卵圆形,外被为黑褐色皮膜;内部具有主芽与多个腋芽,排成一列。根肉质白色,较纤细,通常不分枝。叶基生,呈二列丛生,4~6片,叶片狭长扁平、线形,先端纯、全缘、绿色,长约30cm,基部有白色叶鞘抱合。花梗自叶丛抽出,高度与叶相近,花开于顶端,呈伞状花序,小花3~10朵,花蕾外包被为膜质佛焰苞。花瓣6枚,基部合生,花筒三棱状,白色,中央有杯状副冠,黄色,不皱折,比花被短得多。雄蕊6枚、雌蕊1枚,3心皮,子房下位。花有芳香味、花期早春。塑果,果内干瘪没有种子。

水仙水培的特征(水仙的特征特性及水培技术)(2)

1.2 特性 水仙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育适温前期为12~20℃,后期为20~24℃、气温过高,会使叶片枯萎早衰,当气温高于25℃时进入休眠。水仙喜阳光,每日光照需10h以上才生长良好。水仙在进行土壤栽培时,前期需水较少,中期生长旺盛,需水量大。水仙喜肥,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力强且排水良好的壤土。

水仙水培的特征(水仙的特征特性及水培技术)(3)

2 繁殖方法和栽培管理

2.1 水仙的繁殖 中国水仙为同源三倍体,高度不育,不能进行有性繁殖,故通常采用分球繁殖、双鳞片繁殖和组织培养法。

水仙水培的特征(水仙的特征特性及水培技术)(4)

2.1.1 分球繁殖。选用3年生鳞茎的上、下侧鳞茎(子球),于11月上旬播种,采用撒播法,株行距约5cm×5cm,覆土3~5cm厚。播种后浇1次透水,盖上稻草,7~10d后即可出苗,追施速效氮肥2次。至立夏后,地上部分枯萎,即可将鳞茎挖出、晾干。将晾干收藏的鳞茎于11月再播种,株行距为10cm×30cm,覆土5~6cm厚,铺盖稻草,待出苗后追肥1次,可施用速效氮肥或腐熟的人粪尿。至翌年2月初再追施氮肥1次,春分过后追施磷钾肥1次,促进鳞茎生长。夏季地上部全部枯萎后挖出球茎,在阴凉处晾干,用大竹篓装好,置于光线暗晴的地方贮藏。这种经过两年培养的鳞茎俗称“种子”。种子渡过休眠期后,于霜降时种植。种植前2~3d先将主鳞茎的侧鳞茎(子球)除去,伤口用40%福尔马林120倍液消毒,然后将主鳞茎中的部分侧芽除去。由于水仙有很强的分生能力,鳞茎内能分化出较多侧芽,这些芽的着生有一定的排列规律,大多数侧芽以主芽为中心,向两侧呈直线排列,一般每隔2~4层鳞片着生一个侧芽。为保证主鳞茎的养分,必须用匙形刀将部分侧芽除去,注意不要伤及主茎和鳞茎盘,经处理后长成的新鳞茎,形状端正,呈现出优美的“山”字形。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背风向阳处,整地作畦,施用人粪尿、过磷酸钙、豆饼、草木灰等作基肥,将种子以20cm×40cm的株行距播下,覆土2~3cm厚,土表盖上稻草,浇1次透水。在春节前追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春节过后再追施1次速效N、P、K肥。立夏前后,水仙叶片开始枯萎,养分逐渐向鳞茎运送,这时浇水量应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待完全干枯后,挖出鳞茎,充分晾干后用田泥涂抹在茎盘凹处护根、护侧球,晾至田泥干燥时即可收藏。此鳞茎是可开花的商品球。

水仙水培的特征(水仙的特征特性及水培技术)(5)

2.1.2 双鳞片繁殖。选用2年生或3年生的种鳞茎,消毒后纵切成8~16块,再将切块每隔两个鳞片纵切一刀,成为两个鳞片下带鳞茎盘的双鳞片。将其放入塑料袋中,加入已吸水饱和的蛭石混合,然后将塑料袋密封,放在阴凉处,温度控制在20~28℃,2~4个月后即可长出小鳞茎。霜降前将塑料袋打开,取出双鳞片切块,将已萎缩的鳞片去掉,摘下小鳞茎,移入盛有蛭石、沙子或疏松泥土的盆中或大田中栽培。

水仙水培的特征(水仙的特征特性及水培技术)(6)

2.2 水仙的水培技术

2.2.1 鳞茎的选择。选择3年生健壮、饱满、主球傍生着2~4个小鳞茎的水仙球。水仙球的外壳色泽要鲜明,外层膜呈深褐色,鳞茎皮纵纹距离要宽。

2.2.2 水养日期。一般根据预期开花的时期而定。在天气正常情况下,如希望元旦开花,北方地区宜于11月上中旬开始水养,南方地区于11月中旬开始水养。如希望在春节开花,北方地区于春节前35~40d开始水养,南方地区则于春节前30~35d开始水养。

2.2.3 上盆水养。将剥去褐色鳞茎皮及残留枯根的鳞茎放入浅盆中,如鳞茎经过雕刻,则在刻伤面盖上脱脂棉。在水仙球的四周放上彩色玻璃或小石子固定球根,防止侧伏。盆内注入约4cm深的清水,注意水面不可超过刻伤面。

水仙水培的特征(水仙的特征特性及水培技术)(7)

2.2.4 光照与温度。水仙喜阳光,适宜生长温度10~18℃。因此,白天应置于向阳处,但温度不宜太高,白天以12~18℃为宜,夜间以8~10℃为宜,不得低于5℃。如光照不足或温度过高,易出现叶片徒长而花箭很短的“叶里藏花”现象。

2.2.5 矮化处理。水仙球生根后,白天放在阳光充足处、晚上用60W灯泡照明2~3h,然后将盆内的水倒出,次晨再添水。如此处理1个月后,叶片明显缩短三分之一而宽度增加;花茎生长早、短而粗状,花期提早且更长。

水仙水培的特征(水仙的特征特性及水培技术)(8)

2.3 水仙的病虫害防治

2.3.1 青腐病。病源为青霉菌,此病多发生在水仙鳞茎贮藏期间,在鳞茎受伤、螨害及潮湿的条件下,易引发此病。鳞茎感染此病后,根盘部腐烂、有味,后期变得坚硬而干腐。防治方法:(1)采掘鳞茎时严防损伤。(2)鳞茎贮藏场地要确保通风、干燥。(3)贮藏鳞茎前用0.5%福尔马林浸泡0.5h后再用清水洗净,阴干后贮藏。

2.3.2 干腐病。病源为水仙核盘菌,存活在土壤、病残体上,病源侵染鳞茎后引起干腐。防治方法:(1)鳞茎用热甲醛水溶液处理,干燥后再种植在较干燥的土壤中。(2)防治线虫以减轻危害。(3)消毒土壤或实施软作。

水仙水培的特征(水仙的特征特性及水培技术)(9)

2.3.3 水仙叶大褐病。病源为一种真菌,在鳞茎内越冬,于4~5月雨水过多季节发病严重。叶片和花梗受侵染后,形成褐色斑点,病斑周围黄化,叶片扭曲,后期病部密生褐色小点。防治方法:(1)避免连作、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排除积水,不偏施N肥。(2)种植前剥去膜质鳞片,用0.5%福尔马林浸泡0.5h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4h。发病初期用1%波尔多液或50%克菌丹500倍液喷施。

水仙水培的特征(水仙的特征特性及水培技术)(10)

2.3.4 叶花病。病源为水仙花叶病毒,可通过带毒子球、介体昆虫及汁液传染。发病初期不表现出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花叶,叶子扭曲、黄化,植株矮小。防治方法:(1)使用无病毒鳞茎进行繁殖。(2)生长期防治传毒介体昆虫,用25%西维因8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

2.3.5 刺足根螨。主要危害水仙的地下鳞茎,被害部位变黑腐烂。防治方法:(1)鳞茎贮藏室要通风干燥。(2)受害鳞茎收获后应立即用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浸泡2min。

水仙水培的特征(水仙的特征特性及水培技术)(11)

结语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