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琵琶行卷(四尺中堂草书吕岩牧童)

草书琵琶行卷(四尺中堂草书吕岩牧童)(1)

草书 吕岩《牧童》 丁谦

《牧童》一诗的作者为吕岩,即吕洞宾,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乃道教一代宗师。《牧童》全诗展示了一幅生动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恬淡优美,自由自在。为了展示诗中的意境及我创作时的心情,我一改往日追求工稳严谨、优美典雅之风,以草书形式创作完成了这幅作品。

孙过庭《书谱》云:“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阴舒阳惨,本乎天地之心。”个体生命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对天地宇宙的观察理解认识,无不可以寄情于书法。此作正文二十八字,三行半,就技法而言,是小草与大草的杂糅,单字精心与整体率意的结合。或收或放、或大或小、或浓或淡、或干或湿、或正或斜,均随性而定。如“草”“归”“昏”等字重笔浓墨,“晚”“黄”“脱”等字轻灵通脱;“晚风”、“归来”、“黄昏”等字较大,“三”、“饭”、“衣”等字较小等等。尤其是“聲”字的末笔一泻而下,飞白自然呈现,如柳枝摇曳,如晚风拂动,如笛韵悠长。

草书琵琶行卷(四尺中堂草书吕岩牧童)(2)

可以说,整幅作品看上去笔墨酣畅淋漓而散淡自如,节奏抑扬顿挫而流畅自然,通篇风神潇洒而不失法度。细细品味,若见夕阳西下牧童晚归,若闻笛声阵阵婉转悠扬,上下呼应,了无牵挂,将诗歌的意境、诗意的人生及我在创作时内心的通脱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余音绕梁、仙气袅袅的感觉。

遗憾的是:黄昏的“黄”字横画过长、过平,显得有些突兀,犯了“草书不见长横”的忌讳,每每自我欣赏之余,总觉如鲠在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