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明节前很多人去世(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定数)

01 二十四节气清明,扫墓祭祖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

到了清明就意味着中国大部分地区都不冷了,进入春耕春种的好时节。

在这一天,除了祭祖扫墓之外,很多人都会出去踏青郊游,故此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清明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远在五湖四海的游子,都会在这天之前纷纷赶回来,给逝去的亲人上香烧纸钱。

为什么清明节前很多人去世(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定数)(1)

据说,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

《汉书》中就有对大臣严延年,每年都要从千里之外回乡扫墓祭祖的记载。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也有对清明节的描述:"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从小到大父母就教育我们,一定要秉承中国的优良传统,牢记先祖的道德精神。

中国人对根有很深的执念,根代表故乡、祖先和亲人,很多人老了都讲究落叶归根,就是一种不忘本的情怀。

为什么清明节前很多人去世(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定数)(2)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

死亡听起来很可怕,又是我们每个人避无可避的最后归途。

但死亡并不代表真正离去,我始终相信世界是很奇妙的,那些逝去的亲人还活在另一个世界,只要我们没有将他们忘记,他们就不会真正离开。

02 去世的亲人,会在天堂等我们

外公去世多少年我记不清了,但他去世前三天的情景,经常会在我脑海里浮现。

虽然是亲外公,但他一直都在武汉的大舅那里,妈妈把他接回老家养老时,我已经上了小学。

爸爸虽然是女婿,但对外公非常好,外公的衣食住行他都安排得妥妥帖帖,对外公也是尊敬有加。

为什么清明节前很多人去世(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定数)(3)

外公在我们家生活得很愉快,我们家三个孩子很快就跟他亲昵起来,但是外公好像对我更疼爱一些。

有一天晚上,外公拉着我的手往我手心里塞了一卷钱,告诉我你要好好的。那时候还小,感觉不到外公的异样,只觉得拿钱很开心。

没想到第二天和第三天晚上,我同样收到外公偷偷塞过来的钱。但是第三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放学的路上有人跟我说:"你外公老了。"

说老人老了,在我们老家就是老人死了的意思。

但那时我从来没听人跟我说过这个词,奇怪的是梦里的我居然一下子就懂了,疯了一般往家里跑……

早上起来我跟往常一样去上学,没想到中午回家就看到外公躺在地上的草席上,原来他昨天夜里去世了。

为什么清明节前很多人去世(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定数)(4)

当我把外公给我钱以及我做梦的事告诉爸妈,爸爸妈妈说他们也梦见外公走了。外公在去世之前是有预感的,他舍不得我们所以一一跟我们告别。

有人说,去世的亲人会在天堂等着我们,等待有一天我们跟他们团聚。

因为无论是父母子女一场,还是情侣夫妻一场,都是莫大的缘分。而这缘分不是一辈子的,只要爱没有尽缘分就不会了,就可以生生世世。

03 死亡不是结束,是另一种开始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恐惧,那就是有一天自己会死去,会离开亲人和朋友,离开这个世界。

死亡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没有经历过的未知,所以大多数人在死亡面前难免惊慌失措,而这也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

为什么清明节前很多人去世(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定数)(5)

日本著名的医生作家日野原重明,在他105岁的著作《活好》中写道:

"死和生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就没有生,领悟其内涵方知生和死本质是一样的。"

他告诉我们,既然每个人都无法摆脱死亡这个定数,就没有必要去逃避,也没有必要一心盯着死亡或自欺欺人。

作为一个医生,日野原重明亲眼见到很多人的死亡,他也最终深刻体会到一个道理:死亡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生命另一种新的开始。

为什么清明节前很多人去世(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定数)(6)

妻子静子在93岁那年去世了,妻子离世以后,又有亲友陆续离开人生。

亲人的离开虽然让日野原重明很悲痛,但他却发现因为常常回忆起亲友的音容笑貌,他们比在世时更为鲜活。

于是日野原重明豁然开朗,人死后不会烟消云散,更不会从生者的生命中彻底消失,而是以一种更为深刻的方式,存在的更加清晰。

为什么清明节前很多人去世(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定数)(7)

我们要做的,是无论如何都不要荒废时间,要拼尽全力完成自己的使命,让现在拥有的人生充满璀璨阳光,好好的体会死和生互为一体的生活。

倍加珍惜现在陪伴在身边的爱人和亲友,因为我们无法将他们永远留在身边,正如他们也不能永远拥有我们一样。

珍爱生命活在当下,无愧于人无愧于己!!!


——END——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