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未来高新区(无锡高新区A型重构的背后)

我一直说,要读懂一个区域的发展,先要读懂它的规划。

就比如无锡高新区最近刚出台的《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产城融合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

读懂了这个计划,就看清了未来三年高新区要下的一局大棋。

高新区大家都很熟悉,它是无锡改革开放的产物和标志,也是无锡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体现,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如今它对无锡的经济发展正起着“压舱石”的绝对作用。

但另一方面,它最大特点是区别于有些地方产业、城市同步发展,它是先发展产业,通过并入周边镇街不断“长大”,再成立了区级政府来承担城市管理建设职能,可以说是“先立业,后成家”。因此,对于高新区来说,一方面,它的经济发展动能有待进一步转换升级,另一方面,从“产城融合”的角度来说,城市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步入三十而立的无锡高新区,需要进一步建强更具高新气度、国际气派和吴韵气质的城市载体,促进“科产城人”高位均衡、全面发展,这就是它目前最重要的历史使命。

那么,具体怎么做?

当我拿到这份三年行动计划的时候,首先是一点刷新了我的认知:

它提出了一个A型重构的设想——

根据规划,高新区的产城融合脚步将沿“A”字型城市发展轴,构建起“一核、四心、三轴”的空间格局。

无锡未来高新区(无锡高新区A型重构的背后)(1)

三条轴线,构成了一个A字型:

泰伯大道-伯渎河人文轴、长江路-大运河活力轴和新华路-太湖湾科创轴。

四心”是长江路副中心、梅里古镇副中心、硕放临空副中心、鸿山度假区副中心

最终托举起一个举全区之力重磅打造的太湖湾科创城创新核

这个A字型,融合了江南吴文化根、无锡文化源,融合了高新区的人文底蕴和科创底色,构建了一个非常有“高新特色”的发展骨架。

值得关注的是,以“A”字型发展轴为骨架,未来六大街道板块将定位成六个产城融合功能区,实现产城融合功能区区域全覆盖。

具体来说,就是“两城四区”——

新安:太湖湾科创城

旺庄:新加坡科创城

硕放: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溪:商务创新区

梅村:中欧产业合作创新区

鸿山:省级旅游度假区

这六大功能区统筹规划克服了街镇行政小规划各自为战的弊端,每个功能区有具有鲜明的产业运营平台、城市运营平台的总体引领。

我们之前就曾分析过,随着区域竞合日趋升级,苏南地区以乡镇板块为独立单元的发展布局,已经失去原有相对灵活、特色发展的优势,在土地、平台、人才、效益等方面面临制约,陷入“资源散”、“能级低”的困局。

全域功能区建设,就是优化空间布局、重塑经济地理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实现联动发展、构筑区域比较优势的战略支撑,也是破除“乡镇思维”、“单打独斗”思维的一把利剑。

比如规划中就提出,旺庄街道将在原无锡星洲工业园的基础上,打造成为新加坡科创城,形成先进产业集聚、功能复合多元的国际产创实力引擎。

无锡星洲工业园是无锡最早利用外资打造的高科技园区,星洲工业园为什么能在区区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希捷、村田、松下、阿尔卑斯、英飞凌、欧司朗、阿里斯顿等数十家国际著名大公司和数十家行业知名度隐形冠军企业?关键就在于培育特色产业,不“求大求全”,关键就在于土地集约利用,争做“亩产英雄”,更关键的,是坚持了市场化导向,企业服务“到位而不越位”,在开放合作、各方共赢中,构建了一个最大的利益共同体。这样的“星洲经验”,完全可以复制推广,在高新区未来的功能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再比如,规划中硕放所对应的“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虽坐落于高新区,但不仅仅是高新区的机场。未来就是要建成苏南地区的国际枢纽港,所以一定要抓好这一绝对战略性要素,统筹谋划好科技创新、生产制造、综合服务等等职能,梳理好机场周边的集疏运体系,预留未来发展空间。

与这些功能区相对应的,是高新区正在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及高成长性的“6 2 X”产业体系,根据规划,到2035年产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0亿元。未来三年内全区计划科创载体累计开工建设超400万平方米、建成投用超200万平方米,累计开工建设工业载体面积不低于400万平方米,还将新建市级以上科技创业孵化平台18家、新增新型研发机构20家等。

一大批的科创载体,高能级平台,未来3年来,将在无锡高新区大量涌现。

当然,这个大手笔的规划所瞄准的绝不仅仅是产业。

产业强则经济强,这是高新区30年来的硬核实力所在,既是高新区的既有优势,也依然是未来的主攻方向,但站在新的起点上,让220平方公里土地更具综合承载力,它在“产城融合”中更加关注“人”的因素,更加重视走向一个“新型城区”的全面内涵。

我们注意到,规划中提出了六大行动计划:

“科技创新引领行动”、“智能制造升级行动”、“国际城区建设行动”、“人文品质提升行动”、“绿色低碳示范行动”、“城市精细治理行动”。

以及一个个具体分解、可感可见的目标:

新改建各类公园、游园、口袋公园31个;

国际人才公寓、国际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设施20个;

新建教育设施38处;

新建社区生活邻里中心10处;

新增健身步道75公里;

打通断头路16条,新建公共停车场33个;

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达到95%;

每年举办国际文化、体育赛事、会展等交流活动不少于1场;

争创1-2个世界级技能大赛中国集训主基地;

启动建设无锡市交响音乐厅、运河文化体育中心、太湖全民健身中心、海力士医院、无锡瑞金医院(扩建)等17处市级重点项目;

打造伯渎河全民健身中心、伯渎河文化中心、硕放空港文体中心等16处区级项目;

布局7处国际社区、1个特色商圈与4类高等级商业设施……

如果说,过去大家关注的是高新区的“实力”,今后大家可能更多会感受到高新区的“魅力”,一个更加智慧、更加绿色、更加宜居的高新区,会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总结一下:

站在开放建设30周年的新起点上,无锡高新区正努力破圈、跨界、超越,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

产业上毫不放松,瞄准了“全球竞争力”的构建,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临空服务及国际贸易、数字软件及文化创意两大现代服务产业进一步得到加持;

同时推动科、产、城、人良性互促,加速从“区”到“城”的飞跃发展,要么不做,要做今天就要做“全能冠军”,从物理空间的融合走向深度以人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充分融合。

这就是无锡高新区的气度。

这也是而立之年的无锡高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杆、科技创新创业的示范之后,走向全面协调发展典型的一个最生动的注脚。

作者:刘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