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

点击下图三角图标可以观看千山·普安观的航拍视频。更多内容可以在我的头条号视频专区中的千山合集中观看。更多文章可以在我的文章专区阅读。

鞍山市千山的普安观向来以千山海拔最高的庙宇著称,其殿宇依靠的五佛顶为千山第二高峰,海拔高度554.12米。旅人以探访普安观,行进在绝壁危崖、步步惊心的路径,终能登临,一展豪情引以为傲。

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1)

空中俯瞰普安观。

古人云,“尝阅千山之胜,而高莫高于五佛顶,奇莫奇于普安观者。”。而令众多信徒顶礼膜拜的却是普安观释道同修、融融与共的传奇,这就需要从普安观的创建说起了。

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2)

普安观全景图。

千山的很多寺院、宫观,向以可追溯的历史久远而自诩,至远及唐代,想必有追寻大唐盛世、千秋遗风的情结吧。有据可考的资料却难以其证。近现代辽阳著名学者刘伟华先生撰集的《千华山志》中,对普安观源流加以详细考证,以碑志、实地采访观中道士的方法,得出切实的结论,普安观创立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3)

普安观山门。

普安观的前身是由龙泉寺僧普庵和尚(后文以普安叙述)创建的西明庵。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西明庵普安禅师塔记中记载,普安和尚在明·隆庆元年(1567)隐居于五佛顶下石室,潜心修行、化缘集资,在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一年(1593)间建成西明庵。普安和尚圆寂后,寺院颓圮。

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4)

目前,普安观中介绍的创立时间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

若干年后的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无量观道士钱吉来来到五佛顶下,创修道观,为纪念高僧普安和尚,以普安观名之。沿袭后世至今的普安观,历经多次重修、扩建,时至今日,也就是在我最近探访的2021年10月下旬,紧靠五佛顶下壁立的岩石之下,新的殿宇正接近建设的尾声。清·嘉庆十九年(1814),清·同治四年(1865)的两次重要重修,都有碑志留存。

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5)

普安观后的五佛顶。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了普安观背依的险峰五佛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现在五佛顶的五尊佛由普安观供奉。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及普安神力的传说。

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6)

五佛顶下普安观。

五佛顶地处奇绝险峰,即使现代乘坐缆车后,也要攀登一段凌空踏步、几可垂直的石径方能登临,人徒手尚气喘吁吁、步步惊心,遥想古时,古人是如何将巨大的佛像运至绝顶的呢?

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7)

五佛顶上当值的道士。

传说当中,是普安和尚以神力自行背负巨大的石佛攀登至峰顶,逐一稳当放妥的。

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8)

普安祖师像。(据《千华山志》)

传说也罢,果真如此也罢,信徒们自是顶礼膜拜,五佛顶由此增加了些许神秘色彩。

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9)

树影婆娑中的普安观。

现在,探访普安观、登临五佛顶,是众多旅人千山之行的必去之地。有诗云普安观“高檐风撼铁鸣马”(民国·沈阳·杨文朴),可见普安观的风采一斑。

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10)

普安观三官殿檐角。

由于山势险峻,普安观的殿宇排布较为紧凑。建筑依山就势的次第上升。

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11)

普安观遥望灵芝亭。

这是从观后的空敞处遥望远处的灵芝亭。从普安观到达灵芝亭,需要先登五佛顶,然后下至山谷,再上山,在山脊线上行走,方可到达。

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12)

五佛顶下普安观。

这是由五佛顶上俯视普安观。险峻奇绝之状,叹为观止。

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13)

观中的第二进院落台阶,由此进入第二进院落,攀登五佛顶也由此上行。

第二进院落在五佛顶滴水重楼崖之下,壁立殿后,登临者无不惊叹。山崖下有一古石洞,是最初苦修者的栖身之所。

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14)

普安观周围尽是俊秀的古松。

古时,由普安观登临五佛顶,生辟石径,沙滑难行。行至滴水重楼檐半途,愈发凶险,此时虚空踏步,颇有岌岌可危之感,攀登者无不盼望有手抓之物,以为倚仗。侧畔间,一棵高大古松的枝干不偏不倚的伸展过来,恰好给此时无助的人一支救命松枝,缘是如此,此松名曰“梯松”,又谓“救命松”。如今,不知所踪 。

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金台寺(普安观的前世今生)(15)

这是由古道关通往五佛顶的古道。

现在,千山去往五佛顶的主要道路有这样五条。给大家参考。一是主流线路,就是由正门至龙泉寺(大约1.5公里),从后山而上,一路在山脊线行走,到达五佛顶后,从普安观下山;二是由正门至云潭(大约2.5公里),由此到达索道乘降站,乘坐索道至普安观;三是由正门至桃花溪谷(大约3公里),步行至普安观山门,由此上山;四是驾车直接到达古道关,由古道关下密林中的古道至桃花溪谷(大约1公里),再至普安观山门上山。五是由大孤山铁矿驾车进入,到达青云观,由此步行上山到达五佛顶,此线路较为难行,不过可饱览天柱峰的美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