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专栏音乐分享(B站发布首个音乐生态报告)

6月27日,B站发布了首个站内音乐生态报告,这一报告的诞生基于343亿站内站内音乐视频的播放和1.3亿观看B站音乐类视频的观众而形成。虽然B站是一个视频网站,但音乐分区在近些年来呈现的势头倒是颇为强劲,从B站的音乐生态报告中,亦能窥见华语乐坛另一个奇妙的发展方向。

b站专栏音乐分享(B站发布首个音乐生态报告)(1)

音乐要“听”更要“玩

纵观整个B站的《2022音乐生态报告》,很容易就能看出B站的音乐生态和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为首的主流音乐播放平台的不同,在B站,音乐不仅是用来听的,更是用来玩的,音乐创作不仅仅为了传情达意,更多的是以好玩为目的,堪称是“万物皆可音乐”。值得注意的是,在绝大部分音乐平台都属于小众范畴的音乐、乐器门类,在B站发生倒转,成为“当红炸子鸡”,比如阿卡贝拉这种音乐形式,阿卡贝拉源于中世纪意大利的教会音乐,是一种无伴奏合唱的音乐形式,即纯人声乐团,国内乐坛中不属于主流的音乐形式,在B站,阿卡贝拉成为2022年增速最快的音乐形式,增速达192%,同时也进入了女性用户最喜爱的音乐形式前三名。B站的创作者以阿卡贝拉为形式,重新演绎诸多经典曲目,将这一音乐形式快速推广开来,拥有一大批拥趸。

b站专栏音乐分享(B站发布首个音乐生态报告)(2)

除小众音乐形式外,小众乐器在B站也相当火,比如当下正在流行的一种名为“电音蝌蚪”的乐器,这种乐器是日本明和电机发布的一款乐器类玩具,声音嘈杂尖锐,长得像蝌蚪,近年来传进国内后被命名为电音蝌蚪,原属于极小众人群才了解的乐器玩具,因有UP主用电音蝌蚪还原网络流行语名场面而走红,进而出现了不少电音蝌蚪还原经典音乐的创作。音乐的“玩耍”性质在B站流行乐器使用上也得到充分展现,在《生态报告》中整理出了B站热门的非常规乐器,其中包括有计算器、笔、拨号键甚至是西瓜、胡萝卜。

b站专栏音乐分享(B站发布首个音乐生态报告)(3)

主流音乐平台的音乐生态组成部分基本由歌曲、歌手、评论、MV、社群几个要素构成,用户对于平台音乐生态构成影响主要发在评论区和社群中体现,音乐平台的最主要构成部分还是具有版权的音乐和部分平台签约的独立音乐人,平台本身具有强势话语权。而B站这个非主流音乐平台基于其视频 弹幕的社群文化呈现方式,其音乐生态构成中,用户有绝对优势,从音乐产品的出现到社群氛围的形成,官方介入的部分并不大,也因此音乐的玩耍属性得到极大放大,歌曲动不动听倒是其次,好不好玩才是决定其传播力的关键。

b站专栏音乐分享(B站发布首个音乐生态报告)(4)

也正是基于“玩耍”的属性,B站音乐生态中跨界融合的趋势亦非常明显,音乐与任何其他元素的融合在这里都不是奇观,比如法律科普名人罗翔,可以被改编成歌曲《童话镇》演唱,经典电视剧《红楼梦》与欧美音乐《ring ring ring》混合后成为一支鬼畜单曲,猫的呕吐声也能通过调音软件变成一首节奏韵律强劲的歌曲,这种演绎方式在国内也算是独具一格了。

华语乐坛,B站可有一席之地?

从《2022音乐生态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B站对于打造一个全新音乐生态平台的野心,除了由用户自主的创作的音乐外,B站对于音乐版块的投入也是不小,电影《扬名立万》《四海》的推广音乐首发站点选择了B站,同时B站也成为部分品牌方打造个性音乐的首选,比如钉钉,在疫情期间发布的音乐《钉钉本钉子,在线求饶》成为B站最为热门的音乐单曲。

b站专栏音乐分享(B站发布首个音乐生态报告)(5)

另一方面,B站也在生态报告中透露了音乐领域的未来布局展望,开启原创音乐扩音计划,从2022年起,启动全球原创音乐人扶持计划,发布音乐数字藏品,举办线上音乐演出等等,从B站音乐类老牌活动拜年祭到这几年开始成为保留节目的夏日毕业歌会,B站的音乐版块发展确实迅速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正如在生态报告中所说的,“上B站,看音乐”,B站音乐的发展和绝大部分主流音乐平台的发展方向完全不同,抛开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具有调笑性质的音乐玩耍作品,鬼畜音乐、ACG音乐等是B站音乐独有的优势,这些音乐的版权歌曲也时常在其他主流音乐平台可见,比如《念诗之王》《九九八十一》等。

这份生态报告显示出音乐在B站的内容权重不断上升,未来或许也将有更多音乐人从这里走出,华语乐坛中B站出品或能有一席之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