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1)

2022虎年吉祥恭贺新禧

玉虎迎春虎年有意思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2)

壬寅(虎)年到,虎啸风生。这个春节,小布连续第三年走进西安的博物馆,推出“虎年有意思”春节策划,邀请你一起寻找千年古都与生肖的故事,全方位搜索这座宝藏城市里的“虎元素”,一起虎虎生威、红红火火贺新年!

继找到博物馆文博之“虎”

和西安非遗之“虎”后

今天,小布邀请大家

沿着唐诗流传千年的脉络

搜寻诗歌中的“虎”

↓↓↓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3)

虎被称作“百兽之王”名列十二生肖之三是古诗中常见的吟咏对象

自古文人也愿意为“虎”填词赋诗胸藏豪情,一展雄心壮志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4)

唐诗中的虎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顶峰也是中华民族最为灿烂的文化瑰宝在现存五万多首唐诗中“长安”一词出现过一千四百余次不少唐诗佳作从古长安流传至今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5)

《猛虎词》唐·储光羲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6)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7)

唐代诗人储光羲的这首《猛虎词》,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较早的咏虎诗篇。此诗虽仅寥寥数语,却使猛虎的形象活灵活现。储光羲在这里是借虎歌颂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屡建大功的大将郭子仪。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8)

为“虎”写诗

借“虎”颂人

这是为什么呢?

↓↓↓

原来,我国自古对虎有两种看法,两种态度。一种认为虎是凶残无比的不仁猛兽,不但残杀其他动物,还吃人。因此是十恶不赦的动物。另一种则认为,虎为百兽之长,是山君,是灵物,甚至可敬可亲。表现在艺文方面,持第一种观点的人,常用以比作暴君等一切凶残暴虐的人。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则常以比作威武勇猛,深明大义的将军或领袖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普遍的观念下,诗人在第一句写出了“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事实上,从古至今,客观的记述都表明,老虎并不主动攻击人类。因此,储光羲这首诗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古代咏虎诗中最为与众不同,而又闪耀着某种思想光辉的作品。”

虎凶猛无比古诗中以“猛”字来修饰“虎”的诗句数不胜数《全唐诗》中便有不少这样的诗句包括“李杜”在内的唐朝大诗人都写下了关于虎的诗句↓↓↓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9)

《猛虎行》唐·李白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10)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茫茫愁杀人。胡雏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紵飞梁尘。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11)

《猛虎行》是李白在避安史之乱途中创作并赠予书法家张旭的一首诗。这首长篇歌行虽然是信笔写来,但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歌行体,结构也颇具匠心,完全不受古乐府的传统束缚,句式彻底发生了变化。“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具有高度艺术技巧,达到了“首尾一贯,脉络分明,浩气神行,浑然无迹”的境界,堪称唐诗精品。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12)

此外,李白的经典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入麻”一句,描绘出“老虎在这里奏瑟,鸾鸟驾着车,仙人成群”的意境。诗作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还有《醉后赠王历阳》一诗中的“笔踪起龙虎,舞袖拂云霄”,则借虎的姿态将书法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也与李白飘逸的潇洒之风相得益彰。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13)

《遣兴五首·猛虎凭其威》唐·杜甫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14)

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雷吼徒咆哮,枝撑已在脚。忽看皮寝处,无复光闪烁。人有甚于斯,足以劝元恶。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15)

杜甫的这首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8卷第13首。本卷共有三组《遣兴五首》,这是第二组中的第四首。此诗是一首警诫诗,借被束缚起来的虎的形象,劝诫人间恶徒好自为之。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存在的社会矛盾。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16)

《猛虎行》唐·张籍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17)

南山北山树冥冥, 猛虎白日绕村行。向晚一身当道食, 山中麋鹿尽无声。年年养子在深谷, 雌雄上下不相逐。谷中近窟有山村, 长向村家取黄犊。五陵年少不敢射, 空来林下看行迹。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18)

这首《猛虎行》是唐代诗人张籍在中唐时代,以乐府体创作的寓言诗,当时正值安史之乱结束不久后的藩镇割据时期。作品表面上是写猛虎危害村民的情景,实际是写社会上某些恶势力的猖獗,启示人们认识现实。全诗处处写猛虎,句句喻人事,比喻贴切,描写生动,寓意深刻。

还有哪些为“虎”写诗的名篇名句值得推荐?评论区等你~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19)

▲扫描上方二维码了解详情

迎虎年小布也面向全网发起“我在西安过大年虎年全城搜‘虎’”海报征集活动期待您的参加!

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唐诗(大年初二在唐诗里寻虎)(20)

下一期我们要去搜寻西安的哪个“虎”元素呢?敬请期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