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人(没有小人物就没有大人物)

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人(没有小人物就没有大人物)(1)

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人(没有小人物就没有大人物)(2)

正常来说,历史总是记住大人物,小人物通常是大人物的附庸,等同于片场的路人甲、小兵乙。

规模宏大的文学作品描写主要人物的时候,必然会带出不少小人物,有的小人物随便被冠以张千李万,因为他们起的作用不大,有的小人物却决定着大人物的命运。

史进手下有个庄客叫王四,看名字就知道是个小人物,连个正经名都没有,不过此人居然有个绰号叫“赛伯当”,隋朝末年有位王伯当,走的正是瓦岗寨农民起义的路线,作者用一个小人物的绰号是在暗示史进未来的人生走向。

当时史进与少华山三位土匪处于交往蜜月期,负责来回沟通的就是王四。王四在八月中秋前夕上山送礼,酒后,与一个小喽啰多喝了十几碗,躺在山地里睡大觉。

要说宋朝人生活富裕还真不假,捕捉兔子的猎户李吉按理说该是个文盲,他从王四随身携带的书信获悉史进与土匪的勾当,由此推测,李猎户起码在私塾混过两年扫盲识字班。

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人(没有小人物就没有大人物)(3)

王四回去之后敷衍了事,自作聪明的“赛伯当”在中秋之夜等来了华阴县的官兵,史进杀了误事的王四,原告李吉被史进砍成两段,到手的三千贯朝廷赏金就这么飞了。小人物李吉的出场,小人物王四的失误,拉开了《水浒传》这幕大戏。

卖唱的金翠莲父女是出现在鲁达生活里的小人物,老金与王四一样没有正经的名,以家中排行老二,被称为金老二。小人物金家父女的出现是为了引出鲁达的见义勇为,鲁达出逃到代州雁门县,小人物金老二抱住不识字的鲁达,将鲁达从通缉自己的榜单前带走。

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人(没有小人物就没有大人物)(4)

金家父女再次登场是为了表现鲁达“好人有好报”,同时也写了小人物走了好运,由这样的因果关系,引出鲁智深后面精彩的五台山生活,小人物连贯的串场,让小说的逻辑严谨,故事节奏紧凑而好看。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设计金家父女这种小人物,鲁智深的故事就不会那么精彩。

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人(没有小人物就没有大人物)(5)

林冲在倒霉的日子里还是遇到了好人,第一位好人叫孙定,如果不是开封府里断案子的孔目孙定为人耿直,将原告高俅的“故入节堂”改成“误入节堂”,林冲直接就领盒饭了。

第二位好人跟前面的多数小人物名字如出一辙,估计是家里排行老二,叫李小二。

李小二手脚不干净,本来要吃官司,是林冲说情救下,且送了路费,李小二刚巧在沧州监狱附近开茶酒店。李小二向林冲报警,京城来人提到了高太尉的名字,林冲当即买了一把短刀防身。

坏人们比较有耐心,没有当即下手,即便如此,写李小二是为了写林冲做好人便有好报,命不该死。

参与智劫生辰纲行动的一共是八人,白胜是一群好汉里的小人物,以后白胜被抓,供认了晁盖,成了出卖领导的小人。

其实,要是白胜真的不招供反而坏事了,晁盖当时已经被何涛的弟弟何清指认,朝廷完全可以派兵围住晁盖家,来一个真正的人赃俱获,白胜的背叛只是背了一个小小的锅而已。

武松成了县衙的都头后本来可以定神吃公家饭,当时的县官对武松颇为欣赏,县官请武松押运送到东京的重金如果发挥了作用,知县高升后估计会带着武松一起高就。

作者为武松铺垫了一个反差感极大的哥哥,设计了嫂子偷人的故事。按照常理发展,武松嫂子偷人,那是一件民事诉讼,奸夫淫妇按照当时的法律最多吃两年官司,并不能解决武松要上梁山的故事叙述需要。

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人(没有小人物就没有大人物)(6)

于是,一个叫郓哥的小伙子出场,小伙子提着篮子卖雪梨,听到了街坊都懂的消息,自认为掌握了正义的力量,郓哥与武大凑在一起商议捉奸大事。

两人可惜都是流动摊贩水平,忘记了等武松回家才是正经办法,又或者多纠集一些好事的邻居也行,毕竟捉奸是一件比捉贼更容易让人兴奋的事。

与武松反差感极大的武大本身也是小人物,两个小人物冲动的捉奸行动直接害死了武大本人,间接叫潘金莲、王婆、西门庆三人送命。

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人(没有小人物就没有大人物)(7)

武松为哥哥报仇的故事里,还有一个小人物叫何九叔,何九叔是专业的殓葬师,何九叔有一个明智的妻子,二人达成一致意见,留两块武大的遗骸,西门庆给的十两银子原封不动。

如果不是何九叔留存武大的遗骸,以及及时讲了事情的经过,武松连第一手资料都拿不到。靠着小人物何九叔与郓哥儿的证词证据,武松才能去官府告状。

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人(没有小人物就没有大人物)(8)

宋江在郓城县做了不少好人好事,阎婆惜母女只是众多被救济对象之一,唯一有区别的是阎婆惜相当漂亮,漂亮的小人物改变了宋江的命运。

没有阎婆惜这个小人物贪恋钱财,就没有宋江铤而走险走上了杀人的不归路。

朱仝私放雷横,描写了朱仝的仗义。朱仝吃了官司后,作者为朱仝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小人物,沧州知府的小公子遇到朱仝像遇到老朋友,朱仝因这个孩子的关系备受知府关照。沧州知府的小公子如果没有遇到朱仝,会有一个怎样的未来呢?一定是知书达礼,步入仕途,走一条高大上的发展路径。

结果,沧州知府小公子死在李逵手里,小人物的死成了逼朱仝上梁山的必然工具。

为柴进上梁山铺垫的小人物叫柴皇城,虽然柴家有免死铁卷丹书一说,殷天赐的出现就是用来碾压这个传说的。

殷天赐本身也是小人物,作者通过殷天赐这个小人物整死了另一个小人物柴皇城,再由李逵当街打死了殷天赐。

如此,柴进才能合情合理的进监狱,合情合理的上梁山,柴皇城与殷天赐两个小人物是柴进上山故事里的重要线索人物。

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人(没有小人物就没有大人物)(9)

对梁山军来说,让卢俊义上山是个大工程,大工程里也有个关键的小人物。

李固似乎像个孩子,完全听信了吴用的摆布,李固是个精明的管家,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等等,再等等,或者派亲信到梁山打探一番,主人到底有没有投靠梁山。

李固这个关键人举报主人有点过于草率,算是《水浒传》写作上的疑点。

历史的进程看上去是被几个少数大人物掌控,而大人物的背影里往往站着举重轻重的小人物,有时候,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小人物燃起的导火索。

像《水浒传》中的刘唐,除了打架斗狠,再无拿手之事,可是他送的生辰纲情报,成了好汉们上梁山的重要导火索。

真实的历史上,一位叫加夫里若.普林西普的塞尔维亚青年向斐迪南大公开枪,这位小人物的一声枪响引发了导致一千多万人死亡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九十二年前,1930年11月14日,右翼团体爱国社的成员佐乡屋留雄拿起手枪,在东京站里对着滨口雄幸开枪射击,导致首相重伤入院,最终在1931年8月去世。对蒋介石国民政府友好的滨口雄幸去世,成了一根重要的导火索,日军关东军的几个军官蓄谋已久悍然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一再倒逼日本内阁扩大军事行动,最终发生了“九一八”大规模侵华事件,日本的政治格局被改写。

2022年7月8日,日本的小人物山上彻也轰出的两枪震惊了全世界,日本的政治格局再次被改写。

读到书中能左右大人物命运的小人物,只限在纸上令人感慨,现实生活里发生的小人物引发的大事件,得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人(没有小人物就没有大人物)(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