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

1,三句台词

大哥说,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不让你打。

在电影《长津湖》中,吴京扮演的伍千里带着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回家,被通知立刻归队时,易烊千玺饰演的弟弟伍万里想要和他一起上战场。

伍千里说出了这句话,摸了摸伍万里的头。

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1)

《长津湖》剧照

“我这次回家,每次出门上街,都有人对我点头微笑,他们不认识我,但是认识我身上的军装。我女儿问我,为什么我要去打仗。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

歼灭美军北极熊团的战役结束,朱亚文饰演的指导员对吴京扮演的伍千里说了这么一段话。

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2)

《长津湖》剧照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在决策出兵朝鲜的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坚定而又形象地点出了抗美援朝的战略意义。

这句不仅仅是台词,也是史料记载的毛主席所说的原话。

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3)

历史照片:跨过鸭绿江

2,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

看完电影《长津湖》之后,上面这3句台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看来,这三句台词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毛主席的那句话,从战略层面诠释了为什么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会毅然选择抗美援朝。

伍千里的那句话,从一个老兵的单一视角层面,非常朴素地解释了为什么志愿军士兵会去参战。

而指导员的那句话,其实是说给当下某些对“朝鲜战争非打不可”持质疑态度的人听的——之所以现在某些人还会有这样愚蠢的言论,可以在现在的和平年代腹诽或抹黑朝鲜战争,不就是因为先烈和前辈们替我们把仗打完了吗?!

而电影《长津湖》这样的台词设计,在电影《金刚川》里你听不到。

所以,虽然电影同样都是取材于朝鲜战争,但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

观影者对《金刚川》的评价不高,是有原因的。

观影者对《长津湖》表达了不同程度的支持,也是有原因的。

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4)

《长津湖》海报

3,《金刚川》其实是另一款“神剧”

时至今日,人们已经把那种“手撕鬼子”把我方战士神化,那种“打仗再辛苦我的发型也不能乱”把我方战士偶像化,同时又把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刻画得非常低下的电影或连续剧,摁上了“抗日神剧”的标签。

这种神剧不但严重歪曲了历史,还严重贬低了中国人民抗日的艰苦卓绝。

道理很简单:如果鬼子的战斗力如此不堪,我们居然还要抗战八年?我们还要付出那么多的牺牲?我们还能涌现出那么多的英雄与烈士?

好在这种神剧,绝大多数观众已经具备了鉴别力和免疫力。

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5)

神剧截图,其实是个偶像剧

但是,如果我说《金刚川》也是一款神剧,有可能部分观众就会有些不解甚至惊奇。

那咱们就说说电影《金刚川》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什么我会对这部电影予以差评。

历史上真实的“金刚川桥”是一座载重桥,不但强大而且坚固,可以走运兵的大卡车,还可以过坦克。

美军确实不断来轰炸过这座桥,也炸断过这座桥,但大部分炸弹其实都落在了岸边的树林里。

被美军炸断的树木,都是不用砍伐就可以直接拿来修桥的好材料,史实中的工兵连长张振智心情其实不错——那就因地制宜,用这个来修桥吧!

下图是“金刚川桥”的实际历史照片。

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6)

金刚川桥的实际照片

说到这儿,你看出什么来了吗?

其一,这么重要的大桥,并非电影中所表现的那样——志愿军战士一群人站在水里,用人梯搭出来一座桥。

其二,这么重要的大桥,哪里会像电影中所拍的那样——整整一个师上万人挤在岸边,就指望着这么一条随时被炸断的小木桥过河?

所以,电影中不堪一击的人梯浮桥,其实是对志愿军工程技术以及聪明才智的侮辱。

这个做法,完全是为了编剧而编剧,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让英勇显得更英勇而英勇,那不是神剧的套路又是什么?

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7)

《金刚川》中的桥,造型都是很刻意的

你以为志愿军工程兵用美军炸断的树木修桥就完事了?

错!他们根本就不会造一座桥摆在那里给美军炸。

他们会造好桥的基础,白天没有桥板,夜晚铺上去再让军队过河。

他们甚至会建造“水下桥”,桥在水面以下几十公分,还是青石条铺就的那种很结实的桥——美军的侦察机难以发现,轰炸机难以定位,咱们的汽车压着水就过去了,咱们的士兵卷起裤管就过去了。

所以,《金刚川》的编剧纯粹是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表现“大无畏”而大无畏,完全忽视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不会莫名其妙地“牺牲”,不会莫名其妙地“拼命”!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朝鲜战争之后,中国军队不会领走美军评价的“世界第一轻步兵”的称号!这个称号可不是光会“牺牲”和“拼命”就能换来的,那里面需要高效的组织度、高超的战术水平、严格的组织纪律等战争要素!

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8)

朝鲜战争历史照片

另外,电影《金刚川》还有一个所谓“人性角度”的桥段——美军飞行员看到志愿军的牺牲与悲壮,露出了不解和不忍的表情。

我严重质疑这个貌似“电影手法国际化”的场景!

不知道《金刚川》的编剧是否翻阅了一些美军朝鲜战争的战史,或者哪怕翻翻美国人自己所写的《最寒冷的冬天》、《我们第一次战败》这些纪实类的文学。

在美军的回忆录中,美军既不害怕志愿军的牺牲与悲壮,也不会因为志愿军的奋不顾身而手软;他们害怕的不是这些,他们害怕的以及被打服的,都是因为志愿军的强大!

这个强大可不仅仅是“不怕死”——美军害怕在黑夜里被志愿军潜伏到自己的身边,害怕被夜战和近战所击溃,害怕志愿军的迂回穿插,更害怕明明都把山头全火力覆盖了好几轮,怎么冲上阵地之后,反斜面又射出密集的火舌,打得他们鬼哭狼嚎……

所以,你不能只拍我们的悲壮惨烈,而不去拍我们的强大、智慧以及技战术上面的先进!

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9)

朝鲜战争历史照片

敌人从来都不是看我们悲壮,看我们惨烈才会“感动”的。

我们的胜利,也不是因为悲壮和惨烈才获得的。

我们的胜利,是因为敌人拼尽全力也打不赢我们!

既然你要拍朝鲜战争,那照着史实拍就好了,因为史实中有你想要的一切元素!你可以有艺术层面的加工与升华,但不能凭着自己的想象去编历史,更不能为了收割一拨不明真相的眼泪而去歪曲历史。

打着还原历史的旗号去歪曲历史,不是神剧是什么?

它不但是神剧,局部甚至是有害的。

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10)

朝鲜战争历史照片

4,如果你非要说说两部剧的共同点

在老非看来,电影《金刚川》和《长津湖》大概只有3个共同点。

都是战争片。

都是取材于朝鲜战争。

都是吴京主演。

没了。

顺便说一句——我差评《金刚川》,与里面的演员无关。单说演技的话,《金刚川》里面的主演,吴京也好,张译也罢,都是很不错的。

但我对于看该导演的片子,总会带着“不得不防”的心态。

他还有一部《八百》,讲述的是“八百壮士”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感兴趣而又想较真的观众,可以去查查这段历史,搞不好你会跟我有同样的感觉:除了历史的大背景之外,剩下的有不少都是他自己编的历史。

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11)

《金刚川》剧照,两个主演

5,《长津湖》为什么有好评?

剧透可不是什么好习惯,甚至会招人厌。

所以,我尽量简洁地说几个观后感。

其一,战争场面的还原,能代表国产战争题材电影的最高水平了。

比如说最开始切入美军视角的时候,是很吸引人。

并且战争场面的还原度,在国产电影中是最真实、很贴近历史的了。

当然,其中的一些特效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12)

《长津湖》剧照

其二,牢牢地而又准确地抓住了一条主线。

这个主线就是“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不展开了,文章开头的三句台词都属于这条主线。

包括兵团司令宋时轮发布动员令时的那句粗口,也属于这条主线。

其三,承认朝鲜战争是一锅很难打的夹生饭。

事实上,整个抗美援朝的几次战役,包括长津湖、上甘岭等等的战役,都很不好打,但又不得不打。

不好打是因为当时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跟美军有绝对的代差。

不得不打是因为不打不足以立国,不打就不会有和平。

正因为我们最终吃下了这锅“夹生饭”,才更彰显出志愿军的伟大!

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13)

《长津湖》剧照

其四,文戏比较到位。

电影从文戏开始——吴京扮演的伍千里,抱着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回家……

这段戏的分数是不低的。

其五,有让你落泪的地方,也有让你哄堂大笑的地方。

志愿军战士不是钢铁,他们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他们既是义无反顾服从命令的军人,也是性格各异有牵挂有内心世界的兄长或爸爸。

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14)

两位主演剧后的合影

结语:

《长津湖》电影的结尾,美国将军看到了志愿军的“冰雕连”。

他摘下手套,冲着这些依然保持着作战姿势的军人,敬了一个军礼。

他说:一个拥有这样精神的国家,是无论如何都没法战胜的。

这个瞬间,让我想起了朝鲜战争中的炒面。

金刚川今昔对比图(千万不要拿金刚川来对比长津湖)(15)

“冰雕连”的荧幕形象

当年志愿军的补给线成为美军重点打击的目标,为了让志愿军战士在前线能吃上饭,全国掀起了炒炒面的热潮。

炒炒面?

发达国家的人听了会觉得好笑——你们真是穷啊!

但有点头脑的政治家们不会觉得好笑:中国这盘散沙,现在捏成一坨了。

后面还有全民捐飞机。

你别以为捐飞机一定比炒炒面更厉害,其实宏观角度是一样的。

关于朝鲜战争的战略意义与诸多红利,很多文章都说过;在此我想单说其中的一个——它重塑了中国人关于“国家”的概念,包括中国人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国家的归宿感、国家的荣誉感,国家的自豪感。


#长津湖有多好看##电影#

关注@老非2020。

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经本人允许拒绝任何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