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禅境(何为至乐之境)

何谓禅境(何为至乐之境)(1)

何谓禅境(何为至乐之境)(2)

何谓禅境(何为至乐之境)(3)

何谓禅境(何为至乐之境)(4)

何谓禅境(何为至乐之境)(5)

何谓禅境(何为至乐之境)(6)

快乐也应该是“有利”和“有度”的。

“有利”的快乐,即是健康的快乐、受益的快乐;“有度”的快乐,即是适宜的快乐、节制的快乐。

当然,由于世事的复杂和处世的不易,我们在许多时候为了得到更大和更久的快乐,往往需要承受或忍受那些必须去承受或忍受的“不快乐”,这也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一种“以苦为乐”、“苦中作乐”、“化苦为乐”的心态与能力。

如果你能把追求快乐当成一种过程并把结果只当成快乐的一部分,那么你的快乐将是时时处处的,而这样做尤其有利于你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有创意地去发掘快乐、创造快乐、转化快乐。

当然,获得“快乐”最为“实惠”的办法,应该是在每日里有意识地去寻求和制造一些“微改善”、“微进步”、“微成就”以及由它们所带来的“微兴致”、“微享受”、“微幸福”,从而让自己经常能够保有“自我感觉良好”之状态。

与此相应,那些在生活中不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东西,无论别人怎么羡慕它或追求它,你都应尽量使之减至最少或者抛弃它。

当然,如果一个人经常地“自我感觉良好”,也确实容易滋生自满自是之情、助长自骄自惰之气、促发自疏自纵之误、导致自执自任之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际间的良性交叉互动。

但话又说回来,人生也就那么几十年的光景,如果我们在自我人生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是“自我感觉不好”的话,那我们活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和乐趣呢?

而从比较“实用”的角度来讲,即使我们身外的世界并非那么“美好”,以及因此而给我们的内心世界带来并造成了诸多的不那么“美好”,但为了使我们能够与自己身处的环境以及自己所接触的人和事保持着起码的和谐互动、顺畅交流、平和相处,我们也应该适当地在“精神”上把这个世界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想象得“还算”美好。

何谓禅境(何为至乐之境)(7)

何谓禅境(何为至乐之境)(8)

何谓禅境(何为至乐之境)(9)

发自灵魂深处的快乐与财富的多寡、权位的轻重、体貌的美丑并没有直接性的、必然性的、决定性的关联。

丰富的精神生活和普通的物质条件足以使一个人获得和享有持续不断的、较高层级的、发自内心的愉悦。质言之,“丰富的精神生活”乃是获得和享有“发自灵魂深处的快乐”的真正源泉。

那些为追逐不正当名利而蝇营狗苟者,即使日日笙歌、灯红酒绿、觥筹交错,在曲终人散之后仍会百无聊赖、心无所适而倍增惆怅;那些靠不正当手段而谋得权位者,即使每天颂扬盈耳、颐指气使、生杀予夺,在午夜梦回之际,定会在灵魂深处陡生恐惧、方寸难安而恓恓惶惶。

相反,那些精神富足的人,即使粗茶淡饭亦可甘之如饴而恬然忘忧,即使身居斗室亦可思接千载而精鹜八极。

世间最绝美的风景不在名山大川,而在一个人发自灵魂最为深处的、最为本真的、最为持久的愉悦。

何为“至乐”之境?

曰:澹泊以知分知止、平和以随性随安、从容以不急不迫、达观以顺理顺情。




何谓禅境(何为至乐之境)(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