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成就简介(爱迪生如何从低能儿)

爱迪生成就简介(爱迪生如何从低能儿)(1)

1931年10月18日的凌晨,世界著名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在睡梦中与世长辞,时年84岁。

爱迪生成就简介(爱迪生如何从低能儿)(2)

爱迪生;图源于网络

正所谓饮水思源,人们对爱迪生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10月21日,美国下令全国停电熄灯一分钟以表哀悼。这一分钟实在太漫长了,没有了灯泡的照明,整个国家都显得尤为黑暗。

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他的一生波折连连,从最初老师眼中的"低能儿",到最终成为影响世界的伟人,他的付出远远超过常人。在这泥泞的人生路上,他留下的脚印也比常人更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在摔倒之后,常常在原地徘徊,寻找前进的新方法和新动力。

他的成功并非偶然,那么他的成功我们是否可以"复制"呢?待我细细道来。

好奇娃娃爱迪生

爱迪生成就简介(爱迪生如何从低能儿)(3)

爱迪生年轻时;图源于网络

1847年2月,爱迪生出生在俄亥俄州米兰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母亲是加拿大人,担任过教师职位,而他的父亲务过农,经过商。

1854年,八岁的爱迪生一家离开米兰,来到休伦,开始了新的生活。

爱迪生在没进入学校之前是非常快乐的,没有别人的束缚,他的好奇心被无限放大。不管做什么,他总会问出一些别人难以理解的事情,这让旁人很是烦躁。

比如说他会问:"杯子摔在地上为什么会碎呢?"

如果你不耐烦的回答:"不知道!"

他并不会就此罢休,还会问你:"为什么会不知道呢?"

正是这种无限的好奇心催生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

不过最为人知的还是他孵小鸡的故事,他见母鸡趴在那里不动,问他的母亲:"母鸡在干嘛?"

他的母亲回答道:"母鸡在孵小鸡,给鸡蛋保持一定的温度,鸡蛋里就能钻出小鸡。"

爱迪生抓抓脑袋:"真奇怪!"

从他这句话里我们就能知道,他可能要开始行动了。

结果某日他趴在一个放有鸡蛋的鸡窝里,学母鸡孵小鸡。

爱迪生成就简介(爱迪生如何从低能儿)(4)

爱迪生孵小鸡漫画;源于网络

这个场景被他的父亲看到,父亲就问他在干嘛,他如是回答了父亲。

他的父亲笑着说:"人是孵不出小鸡的。"

这又让爱迪生产生了疑惑,开始了他的一万个为什么。他在想"为什么母鸡就能孵出小鸡,人为什么就不能呢?"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足以见得爱迪生真的是一个刨根问底的好奇娃娃。

被判"低能儿",被迫退学

1855年,爱迪生上学了,但是仅仅三个月后,这所学校便再也容不下他了。

因为他经常问一些"无厘头"的问题,(比如问老师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而不是三或者四呢?)这些问题老师都不知道如何正确回答。每次老师解释一句,他就接一个为什么,这让老师非常头疼。一系列的问题加上他的调皮让老师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不适合在学校学习。

老师把他的母亲叫来,说爱迪生太笨了,是个"低能儿",应该领回家去,免得影响其他的孩子。

爱迪生成就简介(爱迪生如何从低能儿)(5)

爱迪生救妈妈漫画;源于网络

母亲不相信自己儿子笨,于是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让爱迪生退学,自己教。

母亲回到家告诉爱迪生:"你的老师今天把我叫去学校,说你是'低能儿'。"

爱迪生抬起头,一脸疑惑地看着母亲:"我怎么会是低能儿?"

母亲:"我的孩子啊,妈妈并不相信老师说的,你是不是讨厌上学?"

爱迪生点点头:"是的,老师教的知识我都会,但是我不懂的东西老师却不教。"

母亲很认真地说:"那你以后都不用上学了,因为你被学校劝退了,从今以后妈妈教你。但你必须答应妈妈一件事,那就是成为一个世界上伟大的人。"

爱迪生没有犹豫:"我答应你,妈妈!"

从此之后,母亲成为了他的老师。母亲的教育其实更偏向于实践,经常教育他看完书后要懂得思考,并且让他去动手做实验,这让爱迪生可以无忧无虑地做他想做的事情,这为他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在后面的两年里,他读过书的数量比普通孩子多几倍,不仅如此,这些书还特别晦涩难懂。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能够把《自然与实验哲学》、《罗马帝国衰亡史》、《世界史》、《英国史》、《教学与哲学》等著作读完。这些书对一些高年级学生和成年人来说都难以坚持读完,但爱迪生做到了。他不但做到了,还产生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实验生涯的开始

爱迪生成就简介(爱迪生如何从低能儿)(6)

做实验的爱迪生漫画;源于网络

十岁那年,他在自家的地下室里建起了第一个私人实验室。只要有时间他就往实验室里跑,一进去就是大半天。当他拿到父母给的零花钱时,他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拿去买玩具,买零食,而是用来购置实验药品和器材,这也为他日后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为防止别人动他的东西,他在试剂瓶上都贴上了"有毒"的标签。一日母亲走进他的实验室,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各种实验器材和"有毒"的药品推在一起。

当母亲责问他时,他说了一句话:"我要成为世界上的伟人"。这句话让母亲感到非常欣慰,同时爱迪生也得到了母亲更大的支持。

12岁时,他成为了一名列车上的报童,赚到了自己的应有的报酬,这也报酬也被他用来购买实验用品了。因为在火车上有空闲时间,于是他向列车长申请了一个休息室当作自己的移动实验室。

爱迪生成就简介(爱迪生如何从低能儿)(7)

图源于网络

可惜好景不长,因为实验过程中的一次失误,地板被烧着了。 一位工作人员冲进来,把火扑灭后,在爱迪生的脸上留下了一个清晰的五指山印,然后拎着他的耳朵:"你这危险的家伙,永远不要到火车上来,滚下去!"爱迪生以及他的实验资料、器材和药品就这样被扔下了火车。

最让人遗憾的是,他的右边耳朵再也听不到这世间美妙的声音。因为列车工作人员的一个耳光,他的右耳鼓膜破了。

但是爱迪生并不在乎自己的右耳聋了,反而很乐观,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他后来说过:"我要改良留声机和电话机,让我自己能听见,那样就成功了。最重要的是,不管在多么吵的大街上,我都能安静下来做自己的事情,就像是在一个宁静的小山村一样。"

其实也正是这样乐观的心态成就了他。

硕果累累,举世闻名

在这之后,母亲又在楼顶给他提供了一个场所作为实验室。他的实验逐渐获得成果,一件件产品被发明出来。

不过人们耳熟能详的发明就是他发明的灯泡。在灯丝过程中,他一共用了1600多种材料进行反复试验。最终在1879年发现,用碳化棉线做灯丝,可以使灯泡持续工作45个小时。到1880年,找到碳化竹丝做灯丝,灯泡可以持续工作1200个小时。

其实人们把发明灯泡的功劳全部归结在爱迪生身上是不太正确的,因为爱迪生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改进了灯泡。

爱迪生成就简介(爱迪生如何从低能儿)(8)

早在爱迪生研究灯丝的前20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约瑟夫·威尔森·斯旺就已经发明出了灯泡,只是灯泡的工作时间并不是很长。

他的发明足足有2000多项,不过我们这里不做太多介绍。小编总结了他主要的几项发明,如下图:

爱迪生成就简介(爱迪生如何从低能儿)(9)

爱迪生的主要发明

这些发明被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通、建筑、武器、矿业、化工等领域,给世界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回到主题,纵观爱迪生的一生,我发现他成功的几个重要因素,这些是否能够"复制"呢?

一、自身好学,敢于实践

从他喜欢刨根问底追着别人问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的那股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求知欲又促使着他去探索未知。

其实很多孩子都有不明白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人给他们讲解,他们也就不了了之。爱迪生却恰恰相反,他搞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实在不行就自己动手实践。

陆游曾在《书巢记》中写下: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也就是说,天下所有事情,听到的不如看到的了解详细,见到的又不如身处其中的了解详细。换句话说,只有实践才能更清楚的了解一件事情。而大多数人缺乏的正是这种敢于实践的精神,但是爱迪生例外。

在他成功路上,好学、实践这一点我们可以"复制",因为这对任何一个人都适用。

二、拥有一位"伯乐"母亲

他的母亲拥有的魄力也不是所有父母拥有的。他的母亲能够直接拍板决定让只读了三个月书的爱迪生退学,并且给他树立了一个常人不敢想象的目标:成为世界伟人。而换作其他父母,被老师叫去批评以后,肯定对着孩子就是一顿数落,然后逼着孩子留在学校,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等大道理。

爱迪生成就简介(爱迪生如何从低能儿)(10)

爱迪生和他的发明;图源于网络

爱迪生不仅在精神上受到母亲的支持,在物质上也受到非常大的支持。有几个母亲可以做到让出家里的地下室给十岁的孩子做实验室?因为有一位"伯乐"支持,爱迪生的创造力发挥到了极致,这与他的成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爱迪生后来也回忆道:"我妈妈造就了我,他对我充满了希望,我要为她活着,不能让她失望。"

这一点我们虽然"复制"不了,但是我们也能找到欣赏自己的"伯乐",虽然没有爱迪生那么大的自由,但是能给我们适当的支持也可以了。

三、充足的耐心与努力

试问大家,你们能够重复一个实验1600多次吗?我估计能做到的人应该不多,而那些能做到的人定是一些很厉害的人物。

爱迪生成就简介(爱迪生如何从低能儿)(11)

爱迪生和灯泡;图源于网络

爱因斯坦有言:"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我们把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慢慢体会做一件事情的各种感觉,其实我们会发现培养自己的耐心并不能难。

一个人的耐心可以体现出此人发展的高度。就拿我身边人成功人士来说,他们无一不是极具耐心的人。当然,大家要清楚,所谓的耐心与急性子并不冲突。真正的急性子是赶着完成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而耐心是指做一件事情能够不骄不躁的坚持下来。

蒙恬也曾说过:"我有两个忠实的助手,一个是我的耐心,另一个就是我的双手。"

农民靠双手努力创造了粮食的丰收,匠人靠双手努力建立起亭台楼阁,科学家用双手努力研制出各种利器。切记,你付出的努力或许不会有很大收获,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有收获。

用爱迪生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天才只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所以说我们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复制"他的耐心与努力。

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当爱迪生的耳朵聋了以后,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而是乐观对待,把这种常人眼中的灾难当成自己进步的垫脚石,从而改良了电话机和留声机

爱迪生成就简介(爱迪生如何从低能儿)(12)

爱迪生的门洛帕克实验室

1914年12月的一天,他的影片实验室在火海中跳跃,最终化为灰烬。在大家救火的同时,他一个人默默的坐在边上,手上拿着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在画着什么。几个小时后,火被扑灭,大家才看清楚他在旁边做什么。原来他在设计新的影片实验室,利用这几个小时,草图也已经画完了。第二天,新的实验室就已经开始建造了。

这一场大火带走了他大量的实验器材,损失足足三百多万美元,但是他没有一声抱怨,反而在旁边嘟嚷着:"这么大的烟火,千载难逢,以后就没机会见到了。"这时的他已经67岁了,有多少人有这样乐观的心态?估计很多人碰上这种事心里都会滴血,而他并没有。

这也是我们需要"复制"的地方,将心态摆好,不要总去纠结过去的失败,因为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我们能做的只有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失败,接下来要怎么面对,这才是正道。

五、目标与机遇

从他离开学校的那一刻起,他的目标就已经定下来了——做一个世界上的伟人。尽管这个目标太大,但是他从还没有觉得这个目标很遥远。因为这个给母亲的承若,他从来都不敢忘记。当他想要做到的事情,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就这样,他的目标也离他越来越近,最终兑现了给母亲的诺言。

他的成功之路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机遇。机遇我们简单理解为运气,但是并不完全等同于运气。机遇来临时,还需要看我们能不能抓住。

爱迪生曾救了一个名叫吉米的小孩,吉米的父亲为了感谢爱迪生对吉米的再造之恩,决定教他电信技术。这为他后来发明同步发报机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条件。

爱迪生成就简介(爱迪生如何从低能儿)(13)

电报机;图源于网络

大家的目标不尽相同,机遇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这个我们"复制"不了,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目标。成功其实很简单,因为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这算也得上是一种成功。

六、当时的社会背景将他进一步推向了世界

19世纪后期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属于以电力为动力的电气时代。正因为人们迫切需求各种电器产品,所以为了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电器产品源源不断地被发明出来。可以说市场的需求促进了发明的进程。

到了20世纪前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促使爱迪生研究并生产各种战时物资,再后来又把重心放在海军科学建设上。

爱迪生成就简介(爱迪生如何从低能儿)(14)

图源于网络

结语:爱迪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被老师认为"低能儿"开始,他的人生之路就已经发生了转变。如果让一直待在学校,经过长时间的束缚,定会磨掉他那突出的一角,很有可能踏入众人之列。不过一位有胆魄的母亲扭转了这个局面,这也是爱迪生人生当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向世界伟人看齐后,他用勤奋的汗水淹没了种种荆棘,用锲而不舍的精神给枯燥无味的实验增添了调味剂,用自己刨根问底的品质攻克了无数难题。汗水加上机遇等各种因素,成就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发明大王。

如果我们细看他的成功之路,我们会发现,他身上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复制"。当然,并不是说完全照搬,我们单单"复制"他的精神就足以让我们离成功更进一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创作不易,望各位支持。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上均属本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还望众位指正。

参考资料:

《爱迪生》

《巨人传》

《爱迪生传》

《世界名人传记丛书·爱迪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