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四十年 特区40年苏虎

特区四十年 特区40年苏虎(1)

4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初启,珠海经济特区应运而生。伴随着特区发展的脚步,珠海高新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不断成长、壮大,将一座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滨海小镇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科教新城。

站在珠海经济特区40周年的新起点上,珠海首次提出要谋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作为珠海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和主平台,珠海高新区将如何与深圳实现更深度的“握手”?2020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珠海高新区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方向是什么?

珠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苏虎表示,珠海高新区将在深珠合作上先走一步、走快一步,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推动基础设施联通、科技创新融通、营商环境畅通。

特区四十年 特区40年苏虎(2)

珠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苏虎

“十四五”力争跻身

全国一流创新高新区

“站在特区40周年新起点上,下一阶段高新区的重点发展方向是什么?”

苏虎:在珠海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珠海高新区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新方位新地位新定位,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也是谋划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关键之年。

立足“十四五”规划,我们将积极推动高新区“一区多园”经济规模突破5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1500家,力争跻身全国一流创新高新区;主园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40亿元投入1000亿元建设资金,人口规模达60万人。要实现这些目标,珠海高新区将重点做好这些工作。

一是全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建优“天琴计划”、省海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加强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支持UIC建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支持澳科大在高新区设立研究生院,引进培育高端人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高端人才栖息地。建设更多科技资源支撑型、高端人才引领型等孵化载体空间,继续办好“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打造湾区优质创新创业创造热土。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支持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和规则开发新兴市场,鼓励企业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二是全力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发挥主导产业引领作用,围绕市委、市政府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总体目标,重点打造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等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和品牌优势,形成“龙头企业 ”特色创新生态。聚焦战略前沿领域,努力打造海洋经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设备和5G、区块链等若干个十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全力建设北部交通枢纽。建设珠海北部交通枢纽,推动建设“两通道、两地铁、两快线”(即深中通道、深珠通道、广州地铁18号延长线、珠海地铁1号线、金琴快线、兴业快线),形成与广州地铁相接、与深圳跨海相连、与港澳紧密联通的交通布局,实现“1小时交通圈”,建成“三纵三横”市政路网,打造“外联内畅”交通体系。

四是全力营建民生幸福湾区。建设承载服务60万人口规模的滨海新城,再建10000套共有产权房和人才公寓,深化与中大、北师大托管合办品牌中小学,继续实施“小病基本免费、大病救助兜底”惠民政策,建设中山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等品牌医院,打造高水平公共医疗服务体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会同片区打造成为全省美丽乡村标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优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兑现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奖补资金,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和干事创业氛围,确保企业和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以金星湾为核心区域,

推进淇澳岛、后环片区开发

“珠海高新区接下来将如何推进与深圳的合作?”

苏虎:1980年,深圳、珠海同时建立经济特区,肩负着相同的历史使命,多年来两地企业合作和人才交流密切,都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和创新基因。在国家“双区驱动”重大战略指引下,珠海和深圳正积极联动,充分发挥澳珠极点和港深极点作用,共同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

去年10月,珠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珠海高新区为重点对接深圳,共同打造国际领先的城市发展新轴带”的战略部署。今年,珠海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谋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深珠合作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珠海高新区在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高新区处于深珠合作区最前沿,唐家湾园区距深中通道落脚点仅20km,规划建设的深珠伶仃洋公铁两用通道,从深圳南山区直通珠海高新区,建成后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将实现跨海相连。

二是创新优势,珠海高新区已经初步形成与深圳相似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2019年“一区多园”高企总数达979家,其中主园区高企数达531家,在全市率先形成从创客空间到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孵化链条。

三是产业优势,唐家湾主园区80%是科技型企业,以高新区为主导的芯片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全国第八、全省第二。在金鼎、后环和北围片区均拥有一定量的产业用地,将为承接链接深圳科技产业提供最优发展空间。

珠海高新区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深珠合作上先走一步、走快一步,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推动基础设施联通、科技创新融通、营商环境畅通,以金星湾为核心区域,稳妥推进淇澳岛整岛开发、后环片区新城市中心,高标准建设高新区“一水两岸”深珠合作示范区,举全区之力加快打造国际领先城市发展新轴带。

来源:南方Plus

封面来源:赵松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