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黄蜂队吗(除了颜值和造型)

【冷眼看电视(微信号lengyankandianshi),禁止未经授权的转载。】

这是冷眼君的第223篇电视评论

如果现在还继续吐槽《蜜蜂少女队》的颜值与造型,显然有些小家子气了。

的确,一档节目的好坏,尤其是以养成为核心的真人秀,我们其实应该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人物性格和赛制比拼中去,让观众看清养成的过程与细节,相信这才是一季节目所应该传递出来的最佳内容。

当然收视率的提升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前四期节目的收视率也整体在往上走,尤其第四期的收视首次破1,达1.093,创了节目开播以来的新高。无论是对两位教头还是对两个少女组合,网友们也逐渐有了好感,那种命运感逐渐在形成,养成的效果也在慢慢展现。

现在还有黄蜂队吗(除了颜值和造型)(1)

上周六晚,播出了第四期节目,谢霆锋战队的三名少女面临替换挑战,最终阮诗如战胜挑战者徐娇娇,留队成功。而李芸蓁和权笑迎被遗憾替换回蜂巢,来自蜂巢的曾咏熙和孙露鹭成功加入冲锋少女队,第一阶段的保蜜战也就此结束。

从第一阶段的战果来看,吴奇隆战队最终是获得了胜利,但是从大的线索来看,最精彩的还是输掉第一场比拼后的冲锋少女队,如何全力以赴,在第二场比拼中扳回一分的过程。在那一期节目中,由于赛制的压力,逼出了少女们的求胜欲望,这一定是因为规则而逼出来的真实反应。

现在还有黄蜂队吗(除了颜值和造型)(2)

现在还有黄蜂队吗(除了颜值和造型)(3)

从故事的结构上讲,往往“绝地反击”的情节是最能吸引观众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二期冲锋少女队能否赢回来,成为了最大看点的原因。当然,第三场的对决也很关键,但是当双方又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时候,那种欲望还是会相对弱一些。

我们再来说小规则,每一场比拼输掉的那一队,首先由教头选出一位绝对安全的队员,然后由这名绝对安全的队员选出另外一名愿意保护的队员,免于最后的Battle。这个规则设计是开播以来,真人秀部分有关人性层面展现得最好的地方,而且两队截然不同的选择过程也是让观众看到了最真实的一群少女。

第一场比拼冲锋少女队失败,教头谢霆锋选择了队长张悠然为绝对安全的一位。回到宿舍后,按照规则,张悠然应该选择一名保全的队员,但是孔雪儿率先出击,找到张悠然商量。虽然她并未直接透露出自己希望获得这个名额的意愿,但是在话语间还是能感受到她非常在意这个安全名额。

现在还有黄蜂队吗(除了颜值和造型)(4)

现在还有黄蜂队吗(除了颜值和造型)(5)

现在还有黄蜂队吗(除了颜值和造型)(6)

而这一部分的精彩在于剪辑,后期将张悠然和孔雪儿这一条线剪得很清楚。当张悠然最终宣布那个人选就是孔雪儿的时候,连续给了多次孔雪儿的反打,将这一人物关系刻画的非常清楚。同时,马昱矾被张悠然点名批评懒散,而且最终被队长选择的孔雪儿要换房跟队长同屋,要交换房间的人正好是孔雪儿和马昱矾。这一强烈的对比,以及搬着行李擦肩而过时的镜头语言,让整场戏变得非常完整。

在第二场闪耀七隆珠输掉比赛之后,吴奇隆教头选择了和琪为绝对安全的成员,但与冲锋少女队不同的是,队内的氛围格外和谐,而且刘雨昕的举动让队内更加团结。和琪首先选择的是刘雨昕,认为要保全实力最强的。但是刘雨昕表示,自己的实力不错,既然要保全,就应该保全实力相对弱的那位,最终和琪选择保全的对象是张希雅。

这一看似只是和琪和刘雨昕之间的人物关系,瞬间加入了张希雅,而且无意中挑明了张希雅可能是队中最弱的那位,于是张希雅内心的复杂让自己瞬间崩溃,既有感谢又有被戳中痛处的伤心。

现在还有黄蜂队吗(除了颜值和造型)(7)

现在还有黄蜂队吗(除了颜值和造型)(8)

其实两队的这次队内选择,就是一次人物性格的充分展现,也就是真人秀的魅力所在。将所有的矛盾冲突集中在队员内部,当压力来临时,内部自己解决的这个过程往往是非常有看点的。

再说另外一个小规则,在第三场比拼结束后,因为冲锋少女队失败,将有三名队员面临替换Battle的挑战。先前安全的张悠然和孔雪儿当然直接晋级,在剩下的5名队员中,首先由谢霆锋教头挑出一位本场最优,结果马昱矾被选中。注意,接下来并非谢霆锋继续选择,而是将选择权再次交给队员自己,由马昱矾再挑选一位安全,剩下的三位则进行Battle。

有趣的是,在第一次队长张悠然选择安全人选的时候,马昱矾被点名批评,现在,马昱矾不仅安全了,而且还有一个队员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的反转,确实有意思。最终马昱矾选择了常钰,李芸蓁、阮诗如和权笑迎需要面临Battle。

三处遗憾

应该说节目播到第四期,养成的效果已经逐渐显现,人物性格也逐渐在形成,在规则的压迫之下,每一个人都释放出了真实的自己。但是也有几处遗憾,必须要提出来。

1、蜂巢的使用和展现不够,导致了第四期的替换有些意义上的缺失。

替换,是《蜜蜂少女队》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则,就是需要一步步的队内优化,让每一个组合变得越来越强。但是替换一般是需要两个阵营主体的,我们看到的第一阶段比拼是其中一个阵营主体,因为输队要有队员面临Battle。那另一个阵营主体呢?冷眼君认为,那就是蜂巢。

其实蜂巢的概念不错,但是要让替换变得更加合理,其实是需要对蜂巢进行适当的呈现的,至少得证明能进行Battle的这三位新人是如何获取这个资格的。这个很重要,如果没有蜂巢的概念,这三位其实就是补位选手,来源可以被忽略。但是既然有蜂巢的概念,就应该有对这三位选手的一个简单交代。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观看冲锋少女队和闪耀七隆珠的比拼时,其实在蜂巢也在进行着对决,这样,两个阵营主体就有了时空上的连接。

2、新成员的融入问题

在第四期的Battle结束之后,冲锋少女队迎来了两位新成员曾咏熙和孙露鹭,应该说,这又是一个真人秀的绝佳故事。

但是在这一部分的真人秀剪辑上,或者是故事的情绪铺垫上,显得有些着急了。在这里,故事的主角一定是两位新成员,但是节目的篇幅更多的是放在了老队员之间的情绪爆发上,尤其是常钰的突然爆发,有些突兀。而这一系列的举动,让两位新成员显得十分尴尬。她们两位的心理变化其实才是有关新人融入的一条故事线,不多的采访,似乎有些难以串起整个故事线。其实孙璐鹭的一句“这个队太急了”是一个很好的线索,但很快又被老队员们之间的矛盾所掩盖了。

现在还有黄蜂队吗(除了颜值和造型)(9)

3、女团内部还可以加入女团专业角色的冲突

所谓的女团专业角色,其实说的就是在一个女团内部,其实是有很多角色上的分工的,比如谁是主唱、谁是副主唱、谁要站在中心位置、谁又是RAP担当、谁又是舞蹈担当。

其实在节目中,有关角色分工的内容还是有一定体现的,但是还不够。一个女团的养成,除了唱跳等基本功之外,内部还是需要有分工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部分。举个例子,“谁站中心位置”其实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看点,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中心位置是最显眼最受关注的位置,所以每一个人都是想站到那个位置上去的,在《Produce101》中,大家对角色的分工非常看重,也很容易由此产生一些看点。所以,如果有可能,希望未来的《蜜蜂少女队》也能在这方面加大篇幅,让女团的养成过程变得更专业更丰富。

但不管怎样,《蜜蜂少女队》的养成效果已经初显,赛制规则之下的人物性格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据说后续还要联手去韩国与当地的练习生进行对决,冷眼君将拭目以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