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为什么死在了浣碧的前面)

流朱那么好,为什么死在了浣碧的前面?

分析这个话题前,先提一个问题:流朱和浣碧,你更喜欢谁?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选择流朱。

她心思单纯,性情阳光,做事果敢,义薄云天。

综合了这么多的优点,编剧硬是把她写死了。每次看到流朱义无反顾、撞剑身亡的那段,都好心塞啊,呜呜呜……

可是这种对流朱的评价只是作为旁观者的片面结论,因为她和你没有任何交集,相应地你是不需要评估她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就是社会价值。

浣碧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为什么死在了浣碧的前面)(1)

所以,你自然喜欢纯粹的人。

可若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看,浣碧的得分就会比流朱高。

之前听过一次老罗的咨询课,有人问他:公司选拔人才,人品重要吗?

老罗的回答是:人品是很重要。但若是两个人品都过关的,就得选择综合能力值高的那个人。

如果套用在甄嬛的团队里,流朱虽然更赤子之心,但浣碧的综合能力明显强于她,有很多细节可以佐证这一点。

看问题的高度不同

甄嬛失宠,从前无比殷勤的安陵容消失不见了。仅是派手底下,上不得台面的菊青给甄嬛送点补品,走走过场而已。

流朱心思单纯,见到菊青便气不打一处来,立刻想朝菊青破口大骂。

而这个时候,浣碧迅即阻止了她,说道:“罢了吧,菊青她懂什么,何苦和她置气。”

浣碧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为什么死在了浣碧的前面)(2)

浣碧阻止流朱发作,既体现了她看问题的高度,又表明了她的缜密。

如果流朱和菊青拌嘴,难保不会被屋里养病的甄嬛听见。

甄嬛本就郁闷伤怀,再看见惺惺作态的安陵容派来的菊青,肯定更是气上加气。

这一点,槿汐也注意过。

甄嬛被禁足,内务府的人封锁了碎玉轩的大门。碎玉轩的人不明就里,于是一大波人敲门以示不满。

槿汐及时制止了众人的鲁莽行为,担心吵到甄嬛,火上浇油。

要桌子漆那次,小允子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浣碧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为什么死在了浣碧的前面)(3)

这就是碎玉轩里四个核心人员的差别,槿汐、小允子、浣碧都更周全,细节处理的更好。流朱虽然品格高尚,但在职场上是偏科的。

再说回浣碧。

浣碧阻止了流朱的莽撞,第二天便做出了替甄嬛出气的行动。

甄嬛生病了,皇上也不来。

于是浣碧去养心殿,让苏培盛给皇上递话,以求皇上别再装聋作哑、对甄嬛不闻不问。

回来的路上,巧了,碰见了去给皇上捶腿的安陵容。

浣碧一点也不客气,寒暄完便对安陵容说:“浣碧斗胆,若是贵人再见到皇上的话,能否提醒皇上:碎玉轩还有贵人所谓的姐姐,卧病在床。那么我想,我家小主的病就会好得更加快一些。”

浣碧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为什么死在了浣碧的前面)(4)

明显,浣碧的做法更有效用。

而流朱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够成熟,只会发泄自己的不满。

如果安陵容不是那么阴险狠毒的话,那么,浣碧这一番话势必会起到作用,甄嬛也就不会一直受冷落下去了。

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经过太后的一番劝诫,甄嬛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悲痛里,无法自拔。

对月伤怀、挑灯自叹。触景伤情、睹物思孩。这样苦闷的情绪,一直笼罩在甄嬛的心头。

甄嬛自苦不要紧,要命的是这宫里的日子没法混。那么多张嘴,总得吃饭、穿衣啊。

皇上不来,碎玉轩的地位一落千丈。

从前门庭若市,如今门可罗雀。

碎玉轩里最沉不住气的是流朱和浣碧,毕竟是妙龄少女,谁不盼着过好日子呢。看到如此冷清、凄凉的碎玉轩,流朱和浣碧讨论起了解决之道。

流朱首先提出了建议:“咱们还是得找一个,既能说得上话,又是咱们能见的人,来好好劝劝小主。”

浣碧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为什么死在了浣碧的前面)(5)

浣碧听后,灵机一动,眼睛飞速转了几下,问道:“我听说十七爷,现在住在宫里?”

流朱听完泄气地说:“那有什么用,十七爷怎么是咱们能见的呀……”

这一点上,流朱实在太大条。

浣碧不止一次地在她面前提起果郡王,而且甄嬛被华妃折磨流产那次,也是浣碧去找的救兵,果子狸才能英雄救美。

这么明显的来往,流朱愣是丝毫没注意。

浣碧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为什么死在了浣碧的前面)(6)

而浣碧就比流朱有手段多了,根本不受世人所认为的框架的限制。

同是甄嬛的陪嫁丫鬟,流朱也曾见过果郡王。那次湖边戏水,流朱不明果郡王的身份,还曾劈头盖脸地骂过他。

这样的交集,流朱根本没有善用,而浣碧却知道借力而行。

浣碧的目标很明确,即便身在后宫,也要不停地搞事业,正如她所说:“在这宫里,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活下去。好好做一个可利用的人,安于被利用,才能利用别人。”

浣碧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为什么死在了浣碧的前面)(7)

所以浣碧根本没受流朱消极态度的影响,又去找了果郡王,求他劝慰抑郁忧烦的甄嬛。

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流朱很有想法,但她不敢突破壁垒。有种“天地不限人,人自限于天地”的感觉。

赴死虽然高尚,但不够明智

人死灯灭,人不在了就什么情分都没有了。

流朱为甄嬛而死,以命相付,这是多大的情谊。可是在甄嬛余生的岁月里,却没有提起流朱的只言片语。

自己的心尚且千疮百孔,谁还有精力去追忆一个死了的人呢……

浣碧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为什么死在了浣碧的前面)(8)

见面三分情,阴阳永隔,更谈不上情分了。

况且,从甄嬛的角度看,流朱只是她的丫鬟,一个下人。虽然甄嬛口口声声说当她亲如姐妹,但这只不过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一种拉拢和安抚。

这样说虽然难听,但更是事实。

亲如姐妹?

流朱仍是下人,仍需要给甄嬛端茶倒水、捏腿捶背。谁不愿意端坐上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啊。

写到这,我突然想起了《延禧攻略》里的尔晴。

皇后对尔晴也算亲如姐妹吧,不打不骂、温柔相待。

可是尔晴飞上枝头变凤凰后,完全不是这样看待她同皇后的关系的。

她形容,主子稍有不顺,她们就得跪地接受惩罚。

尤其是冬天的地,是那样的冷,那样的寒气透骨。即便大雪覆盖,仍然不得不跪地伺候。

亲如姐妹,那是安慰小人物的神话,一个温柔的骗局。

浣碧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为什么死在了浣碧的前面)(9)

流朱是个理想主义者,她的赤子之心,我们可以欣赏,但她的处事风格却不值得效仿。

人生一世,还能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呢?……

而陪伴甄嬛经历风风雨雨的浣碧,自然会有个好的结局。(电视为了升华浣碧,让她自杀殉情,事实上基本不会。有钱、有地位、有养子,爱情还重要吗?)

通透豁达的甄嬛尚且如此健忘,那么谁又能珍惜你离开后的情谊呢……

所以,流朱的人格虽然远超浣碧,可她的整体得分是不及浣碧的。倘若只有牺牲生命才能证明你的价值,那又有什么用呢?……

因此,你去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只局限在人品上。毕竟像皇后、安陵容、华妃这样极端的人是少数,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人。

优秀的人,也会犯错。善良的人,也难免自私。只要综合能力值达标,那就是可用之人、可交之人。

公众号:易七读书,关注有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