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不做逼你做的成语(一不做二不休)

【释义】指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就索性做到底表示下了最后的决心,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别人不做逼你做的成语?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别人不做逼你做的成语(一不做二不休)

别人不做逼你做的成语

【释义】指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就索性做到底。表示下了最后的决心。

【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成语故事

公元755年,唐朝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朝廷发兵平叛,在一次交战中,大将王思礼坐骑被箭射中倒毙,正在危急时,骑兵张光晟把马让给王思礼,使他脱险。

叛乱平定后,王思礼升了高官,不忘张光晟的救命之恩,和张结为兄弟,并一再向朝廷保举,从而使张的官越做越大。

后来,一支军队在京师长安哗变。唐德宗帝仓皇出逃奉天(今陕西省乾县),叛军推立太尉朱为帝。张光晟依附了朱泚,做了他手下的节度使。

朱泚自称大秦皇帝,领兵进逼奉天,张光晟当了他的副将。不料出师不利,围城一个多月未能攻克,而各处来援救德宗皇帝的军队纷纷赶来。在这种情况下,朱泚、张光晟只能退回长安。

次年,朱泚又改国号为汉,自称汉元天皇,封张光晟为宰相。这时,唐军将领李晟等已迫近长安。张光晟见朱泚大势已去,便暗中派人与唐军将领李晟取得联系,希望归降朝廷,李晟表示欢迎。

张光晟作为内应,劝朱赶快离开长安,并亲自护送他出城。待朱逃远后,张光晟再返回长安,率领残部向李晟投降,李晟答应奏告朝廷,减免他叛变投敌的罪行。

但是,后来德宗皇帝却颁下诏书,处死叛逆张光晟。李晟无法再为张光晟说情,只好执行。

临死时,张光晟悲哀地说:“把我的话传给后世的人:‘第一不要做,第二做了就不要罢休!’”既然起兵造反,就不要回头。像我这样立功投降,终于也难逃—死啊。”


此成语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做”,二是“不休”。如果不打算做,不想开头,那就干脆不理不睬,置之不理,免得牵扯麻烦。但如果打算做,那就一定要坚持,在开头之前想清楚,一旦开始,就应该“不休”,不能半途而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