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载书写新时代华章(新时代铭刻时代)

70载书写新时代华章(新时代铭刻时代)(1)

光阴荏苒,跫音铿锵。

倾听内心的声音,触摸时间的记忆,是什么样的信念激励着我们驰而不息、奋勇争先,是怎样一种力量促使我们攻坚克难、一路向前?

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每当改革发展进入重要节点、关键时期,正是为我们掌舵领航,注入强大动力。

透过时光,笔书历史。我们每每见证重要时刻、重大事件,记录幸福生活拔节生长,向着最美的韶华致敬。“跟着学党史”,我们驻足凝望,“当代愚公”黄大发战天斗地、苦干实干,树立起“政治坚定、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时代精神坐标;“沿着的扶贫足迹”,我们热切眷注,“苦瘠甲于天下”的元古堆村变成富裕村、幸福村,村民谋发展的底气足了、腰杆也硬了;作为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登台发言的代表,中建科工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回忆,“时光飞逝,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催人奋进”,他要继续向着“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的目标不懈奋进。

穿越山海,心怀家国。我们每每把目光投向生活的深处,激荡非凡的发展新乐章,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在东濠涌博物馆门前见到的林志强,如今不仅见证了河涌的复清,还通过新筑碧道,体验到珠水和云山步行对接的畅快,望见了“理想水生活”的美丽图景;翻开“南山战疫日志”,我们见证钟南山院士带领团队星夜兼程、披荆斩棘的抗疫岁月;向着“大湾区 大未来”,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顾问梁振英深情讲到,我们的期盼,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无论是广东人民还是香港人民,都有更美好的生活。

党报的心,与时代同频共振。我们以“赤子之心”谱写时代的心曲——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我们向着世界宣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向着新征程喊出《报告!我们这么干》,用心用情《奋力谱写人民城市出新出彩新篇章》;视线追寻“轨道上的大湾区”,我们交出《改革奋进 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描画《文华郁郁,广州谱写范例》,抒写《居高声自远 花城藉春风》,我们为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凝心聚力、成风化人。

党报的路,因创新而致远大。我们以“奋斗之迹”标注远航的坐标——在中国媒体发展史上留下了诸多创新足迹的广州日报,七十载初心不改、使命不怠,坚持“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落笔《南沙,拥抱世界天地宽》,探求《大城之治,硬核支撑高能级》,解读“排头兵报告”之《马蹄哒哒,畅行穗港》,关注《“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在这里先行示范》,为城市系统性再造解码,为城市整体性革新蓄能。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守党媒姓党的政治灵魂,敲响主流声音“定音鼓”,筑牢舆论场“压舱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心有所向,路必不远”——我们要坚持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用脚步丈量时代,把新闻写在大地,不断增强党报话语体系的感召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着力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切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效转化为服务大局、担当尽责的生动实践。

时光像是一条纽带。向着下一个十年,让那理想的信念串起今天与明天,使得主流声音更加铿锵有力、深入人心。

时光像是一对羽翼。向着下一个十年,让那奋进的足印飞入年轮的记忆,涵养我们的精神、温暖我们的内心。

时光像是一曲壮歌。向着下一个十年,让那流光的岁月奏响时代的交响,激发我们的力量、鼓舞我们不断前行。

记录时代足音

2017年10月推出《牢记嘱托 百人畅谈五年创新路》

2018年5月推出《我们的新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年 奋斗广东再出发》

2019年10月推出《生日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融媒报道

2020年5月推出《沿着的扶贫足迹》

2021年1月推出《跟着学党史》

2022年1月推出《听的话》

70载书写新时代华章(新时代铭刻时代)(2)

图为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天安门广场上的巨型花果篮格外引人注目。新华社发

70载书写新时代华章(新时代铭刻时代)(3)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杨博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