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愚公移山一起考的文言文(13岁少年写的文言文登泰山记)

本文转载自汲云楼诗文社。

3天,10小时,5易其稿,还在念初一的13岁爱徒王若与,第一次用文言文创作游记作文。

好文章,都是下功夫磨出来的。今年寒假开始,他跟我学习文言,上了27次课、总共81小时。我只教了他十几篇《左传》,以教导他文言写作为主,看到孩子能将文言写到如此程度,足慰我心。孺子可教!

——林庆辉

与愚公移山一起考的文言文(13岁少年写的文言文登泰山记)(1)

与愚公移山一起考的文言文(13岁少年写的文言文登泰山记)(2)

与愚公移山一起考的文言文(13岁少年写的文言文登泰山记)(3)

《登泰山记》

福州市屏东中学初一9班 王若与

己亥五月初旬,与父游齐鲁,及泰安。其邑,因泰山而名。自秦汉来,历朝悉以封禅泰山能昭彰盛世是为,故以五岳之首是尊。其山,岳高路险,万仞巍然,望而生畏。

初登数百步,兴而不疲,忘路之远近。比至泰山之险“十八盘”,险如其名,盘如其名,不同前路。台阶之愈高,攀登之愈疲,缘其阶而扶其栏,拾巾而拭,喘亦愈频。试观路旁风景,亦不同。回首思归,怯之,叹泰山之难登矣。

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过十八盘,于山程五之三处,父曰:“登山如上阵,唯有一志,不可贰心。”小息少时,吾回望而自知,其前之怯,盖非体力之不支,乃心力之不足矣。遂转身负囊,继踏登山之路。久之,山上有小口,有门嵌于此,其意为:于此,乃山之绝顶也。轻叩顶峰之门,复行数步,其地平旷,见一岩立于吾前,浮云流于足下;极目山下,群山亘连,阡陌交通,其景如枰,其如杜甫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感于斯,豁然开朗。

孟子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观之,果然。古之圣贤观沧海之澜难为水,游圣人之门难为言。今吾登绝顶之门感而慨,感一心之志之不移。

与愚公移山一起考的文言文(13岁少年写的文言文登泰山记)(4)

有朋友在公号里和我私信,实在抱歉,最近因为忙于教孩子写作,没经常看公号,按照公号平台的规则,超过48小时的信息若是没回复,就回复不了。大家可以长按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加我的微信,及时沟通。

与愚公移山一起考的文言文(13岁少年写的文言文登泰山记)(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