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八小教育成果(奋进中的靖边八小)

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塞上明城——靖边县,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腾飞,涌现出了一批好学校,靖边八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高新八小教育成果?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高新八小教育成果(奋进中的靖边八小)

高新八小教育成果

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塞上明城——靖边县,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腾飞,涌现出了一批好学校,靖边八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塞上名城中的靖边八小

靖边县第八小学前身为海则畔村小学,始建于1958年,2009年升格为县直属完全小学,2016年秋季迁入新校区。新校区位于龙升路与北环路之间,紫薇小区以北,长庆路以东。学校总占地22亩,总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学校按40个教学班规模建制,每班54人,可容纳2160名学生。

学校各功能部室一应俱全,教学设施先进。配有一流的多媒体教室、云计算网络室、电子琴室、电子备课室、广播室、心理咨询室、标准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书法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等三十多个专用教室。每间教室装有目前最先进的教学触控一体机,建设了宽带数字化校园网络,教师人手一台高配置微机,教学办公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学校还建有400平方米大会议室和260平方米的教师餐厅,教学软硬件设施位于全县前列,这里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相对静谧,是县城内最理想的读书习文之所。

2013年以来,学校在县委、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人士的关心下,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克服地处城郊偏僻的劣势,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坚持不懈抓管理,精益求精建队伍,各项教学工作改革实现了新跨越,师生综合素质发展取得了新突破,学校形象和社会声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当前城郊学校学生锐减的情况下,靖边八小的学生人数却大大增加,在三年时间里,学生人数由原来的35人增加到现在的730多人。学校被榆林市评为“优秀少先队大队”;连续两年获得教育局年度目标任务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连续两年被评为年度目标考核“优秀学校”;被靖边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年度考核“优秀单位”;还先后获得了推进城区小学均衡发展“先进学校”、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道德风尚奖”、“无烟校园”、“卫生先进单位”、中华传统礼仪大赛“二等奖”、情景诗会诵读“优秀奖”,并被靖边电视台、榆林电视台、靖边新闻信息网、中国廉政网多次报道。

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

学校重视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师资实力雄厚。2013年以来,教育局先后在全县选拔了30多名优秀教师到八小任教,现有省级教学能手1名,市、县教学能手9名,从城区交流来骨干教师3名。全校51名教师均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达标率达到了100%,师资配备完全够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需求,是靖边县内唯一一所不聘用临时教师的学校。目前,师资队伍现已优先于城区学校,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水平等方面均走在全县小学前列,获得了各级领导和各界社会人士的一致好评。

校本培训,成就了教师责任感。学校寻找一切机会,让教师外出取“经”,缩短教师成长历程。让教师走出去学习,把“名师”请进门示范。使教师们充分领略“名师”们的教学艺术与魅力,吸收他们的智慧与营养,促进教师业务的提升,学校还为不同层次的教师设计不同的培训计划。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力求教师都有提高,缩小与其他学校的差距。

青蓝互助,助推高效课堂。为了充分发挥交流优秀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八小成立了“青蓝结对”学科互助组,以每周的学科教研活动为依托组织实施。学校从课堂入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学校将“三步导学九要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大力推进“1 X语文主题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同时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启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局面。通过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研修活动,八小教师切实转变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式,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基本上实现了高效目标。三年来,靖边八小的教师在省、市、县课堂教学大赛中多人获奖,在市、县教学教研的论文评奖中,多人多篇获奖。

技能练兵,促进专业成长。为了全面提升靖边八小教师综合素质,靖边八小结合实际,建立长效练兵机制,将技能训练列为常规工作,使广大教师养成自学自练的良好习惯,在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并通过教师基本功(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比赛,电子白板技能操作大赛,说课、课堂教学及微课制作大奖赛等一系列的竞赛活动,努力使大练兵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学习研究、展示交流、锐意创新的校本研修活动。形成了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

活动育人,办学有特色

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培养创新人才,使学校办出鲜明特色,学校践行“在活动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合作”的能力,形成了“活动育人”的办学特色。

传统文化进课堂

国学经典进课堂。靖边八小自2013年就把“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推出,率先启动了“国学经典”诵读进课堂活动,将每天二十分钟的“国学经典”晨诵课纳入到了学校的课程规划中。根据学校要求,每个孩子每学期至少会背诵20首古诗词,一学年必须会诵读一本国学经典内容,孩子们通过日积月累,见贤思齐,养浩然正气,育清新之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借助《国学晨诵》课程,推进了书香班级、文化校园建设,为学生诗意人生奠基。今年六一儿童节的国学诵读展演活动,就是对各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情况的一次大检阅,孩子们精彩的国学经典诵读展演震撼人心,赢得了与会领导、家长及来宾的真正掌声,现在“国学经典”晨诵已成为靖边八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书法进课堂。2013年秋季,靖边八小根据从校情、师情、学情出发,把写字教学作为学校校本课程推出,并纳入到了学校的课程规划中。通过中午每天20分钟的写字教学和师生“规范写字,写漂亮字”的软、硬笔书法比赛活动,使全校师生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从而培养师生认认真真写字的良好习惯和踏踏实实做人的优良品质,切实提高八小全体师生的写字质量。

艺体怡情操,助推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音乐打击乐技能的训练,要求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上,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会使用一种打击乐器,学习掌握一项具有靖边本土特色的艺术技能(唱陕北民歌)。同时还利用音乐社团活动电子琴、葫芦丝社团、妙音合唱团等社团,挖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真正的实现了“尊重天性,发展个性,培养灵性”这一育人宗旨。

学校秉承“阳光体育快乐成长”的体育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努力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培植体育文化精神。为了确保每一位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我校实行大课间操活动,内容主要以健美操和广播操为主。在体育课教学活动中,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学会两技之能,即:一、二年级:踢毽子、单人跳绳;三、四年级:仰卧起坐、引体向上;五、六年级:足球、篮球、乒乓球。与此同时,开展“做阳光少年,展运动风采”广播体操、健身操比赛和“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小型体育运动会。通过大课间、比赛活动营造了人人参与的校园体育氛围,张扬了学生个性,发展了学生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办学思路指引下,靖边八小立足学校发展,面向学生,倾力打造了折纸、卡通画、水彩、蜡笔画、创意画、国画等美术社团,初步形成了乙一、二、三年级学生为主的美术初级班,以四、五、六年级为主的美术中级班,通过分年段绘画全面张扬学生个性,展示学生风采。

为了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个性发展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健康成长。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学生社团活动,即:国学经典诵读、金话筒、腰鼓、秧歌、动感呼啦圈、花样跳绳、墨香乐园、彩绘乐园、快乐ABC、棋海拾贝、书香漫吧、妙音合唱、足球宝贝等24个社团,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和展示才艺,培养其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并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展学生素养,培养学生的智能,让校园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乐园。

打造新型“精品小学”

展望未来,靖边八小将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锐意进取,创先争优,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与时俱进,继续打造新型教师队伍,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努力创办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学校。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今天的八小人正以自己的聪明才智编织着色彩斑斓的明天,期待着新的跨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下,全体八小人一定能打造出一所品位高、特色明、现代化的新型“精品小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