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心理变强大(怎样让自己不要想太多)

『过度思考』是当今时代非常普遍且传播迅速的精神障碍。就像“疑病症”,这是一种健康焦虑症,这类患者总会觉得自己的身体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严重毛病,于是经常反复就医,尽管经多次的医学检查显示阴性以及医生给予没有相应疾病的医学解释也不能打消他们的顾虑,而过度思考是就是这类患者精神障碍的最大原因之一。在这里,我们将讨论一些简单但非常重要的技巧,以让你学会如何停止对生活的过度思考,即我们常说的“想太多”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心理变强大(怎样让自己不要想太多)(1)

Remove All Negative Assumptions

1、删除所有负面假设

假设是人类大脑对某事做出的凭空猜测,你可以借助示例来理解这一点:就像你刚完成了一项任务或测试,但尚未公布结果,于是你的大脑最终开始考虑结果。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你将取得预期的成绩和结果;一个是出乎你意料的失败。这种情形有点类似“薛定谔的猫”这种理论状态,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一个很有意思的物理学理论。

想到第一种可能性,你的大脑就会感到高兴。但是当你想到第二种可能性时,你的大脑会开始用结果吓到你。你越想这个,它就越会吓到你,并继续构建出一些负面的场景。一种意想不到的恐惧元素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进入你的潜意识,并继续让你担心害怕。这种未知的恐惧会导致无用的焦虑和紧张。

面对这种情况,实际上你只需要停止考虑结果并将其留给未来,这是阻止过度思考的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每当一个消极的想法试图进入你的头脑时,你只需要告诉你的头脑“以后再说”,你只需要积极思考并希望最终能够取得好的结果就行。如果最后结果不符合自己的期望,那你也应该接受它并将此作为一个教训,然后重新开始。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心理变强大(怎样让自己不要想太多)(2)

Write Down All Insecurities And Fears

2、写下自己所有的不安全感和恐惧

这一点与上一点有点相关,对于停止过度思考非常重要。你只需要拿出一个笔记本,写下你所有的消极想法、恐惧和不安全感。例如,你可以写下某些你自认为一旦发生就会对你造成伤害的事情,或者你也可以写下你的恐惧症。

写完之后,现在你必须找出你能够解决这些恐惧的所有方法,并制定克服这些恐惧的策略。 “双赢”策略是解决一切恐惧的最佳方案。在这些策略中,如果结果符合你的预期,那就很好了。但如果与你的预期相反,你必须制定“Plan B”,这有助于你最大程度的降低与自己预期相反的结果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促使结果向好的方向转变。

你可以摆脱过度思考,因为你的大脑清楚哪些可能的结果是对你有利的。当你不再去担忧的时候,不再去想那些负面的结果,你的大脑就会停止过度思考。如你所知,过度思考只是因为你想到了负面想法,所以你必须利用这一点来操控你的大脑。否则,你的大脑就会反过来控制你不停地过度思考。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心理变强大(怎样让自己不要想太多)(3)

Just Focus On Present

3、只关注现在

一直把自己的目光放在过去和未来而不是现在,这就是人们过度思考的最大原因,其实说这是过度思考的根本原因也没有问题。想让自己停止过度思考,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这种情况也分两种:第一类是生活在过去的人,第二类是生活在未来的人。

属于第一类的人总是困于过去的事情中无法自拔,这些事情可能是失败、关系破裂或其他原因。而第二种人总是陷于不确定的未来之中,总是想得太多。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精神缺陷。

你可以通过从你的脑海中去除所有过去和未来的垃圾想法来摆脱这种紧张和过度思考。因为过去已经过去了,再也回不来了,你时时刻刻想着它是改变不了的。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从你过去犯的错误中学习经验和吸取教训,并且你必须在你现在的生活和工作中避免和消除那些错误。

而未来还没有到来。只有当你专注于现在,通过你当前的实际行动,你才能改变未来,才能避免那些你不想让未来发生的那些事情变成以后的现实。否则,只是去想而不是去做,只会给你无尽的紧张感。你只需要思考你所拥有的一切,并愉悦地享受现在拥有的一切,并给自己的未来以祝福。此外,你必须从现在就开始行动,去致力于让未来变得比今天更好。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心理变强大(怎样让自己不要想太多)(4)

Avoid Multi-Tasking

4、避免多线程处理任务

同一时间只喜欢专注于单一的一项任务,这是人类大脑的天性使然或刻意限制。在不停忙碌的环境中,如果你总是强迫你的大脑同时执行多项任务并使其负担过重,当大脑没有给你预期的回馈时,你会感觉很糟糕,并开始认为自己是一个笨蛋和失败者。

持续而过度的压力会严重损害你的大脑,焦虑、担忧和过度思考都是这种伤害的结果。当你强迫你的大脑一次执行多个任务时,它在持续地忙碌和压力之下有时甚至会无法专注于任何一项任务。很可能你还会认为,和别人相比,是自己太蠢,智商不够。

所以,你要做的是,不要把你的大脑时刻置于紧急状态,并且还指望它从容不迫地完成所有的任务。其实当你一次只做单一的某一项任务,当你成功执行完这一项任务时,你的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这是一种快乐激素,可以消除过度思考带来的焦虑感。当你逐项完成每一个单一的任务,这种“多巴胺”也会持续释放并激励你自己充满干劲地去完成接下来的其他任务。当然,这需要你做好自己的任务安排和计划,你可以借鉴《如何更高效地工作?》中的一些方法。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心理变强大(怎样让自己不要想太多)(5)

Enjoy Every Moment Of Happiness To The Fullest

5、尽情享受每一个幸福的时刻

另一个消除过度思考的方法是学会充分享受和生活每一刻。如果你总是不在意那些生活中的“小确幸”,而只是关注那些“大事”、“任务”等等或者其他不好的事情,你的大脑也会保持沮丧并释放压力荷尔蒙,让你感到悲观失望,你也无法享受其他的重要时刻。心理状态会支配我们的外在行为,而所有快乐和幸福都来源我们的内心深处。

当你忽视生活中的那些快乐的“小时光”而无法享受其中的快乐的时候,你的大脑不会产生“快乐因子”,因为根据心理学,你的大部分情绪都与你的内部心理状况有关。但是,当你尽情享受每一刻,哪怕是一件小事都能让你快乐时,你的大脑就会释放快乐荷尔蒙,让你为享受那些快乐的重要时刻做好准备。

所以以后,即使你的生活里只会偶尔的出现片刻欢愉的时光,那你也必须享受那一刻,当你对小事感到高兴时,你的大脑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想太多其他的东西,它会一直保持愉悦的状态。当你试图让你的大脑快乐时,你的大脑会尽最大努力也回馈给你以快乐,因为它能够控制你的情绪。你甚至可以寻求心理疗法,即“笑疗法”。这些疗法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亚于物理疗法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心理变强大(怎样让自己不要想太多)(6)

Find Positive Points In Negative Compliments

6、在“消极的赞美”中寻找积极价值

当有人负面地谈论自己时,人们会感觉很糟糕,这是人类的天性,而“批评(Criticism)”是人类性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生活中被人批评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当有人批评你并试图指出你工作中的缺陷时,你会感到难过。当你熬夜完成一项任务,并认为你已经完美地完成了它,但最终你还是会受到一些人的批评,或者人们也会针对你的某些个性而发表一些负面评价。

这些负面的评价会让你过度反思你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够好。另外,你甚至会认为人们谈论的那些负面观点全都且真实地存在于你身上,由于这种过度思考,你会开始讨厌自己。

你也可以积极地接受这些批评,你必须告诉自己,正是这些负面评价正在为你增加『认识自己』的机会,你可以将那些负面的评价视为对自己“消极的赞美”。因为如果那个人没有强调那个负面观点,你就有可能永远无法认清自己的这种“缺陷”,并且带着这个“缺陷”中度过一生。同样,如果你实际并没有那个人指出的某种“缺陷”,那么你也能勉励自己今后避免这种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可以帮助你避免过度思考,还可以帮助你积极地接受每一个“消极的赞美”。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心理变强大(怎样让自己不要想太多)(7)

Always Say “It’s Okay”

7、总是说“没关系”

人们总习惯在人际关系中过度思考。那些患有“广场恐惧症”的人通常就是过度思考者,在每次表演或交谈的之前或之后,他们总会认为人们一定会或着一定在负面谈论他们。人际关系中的这类案例很常见。这些人的精神总是沉浸在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的关系,并且因为过度思考而无法摆脱。他们认为如果一旦发生了他们所想象的“关系破裂”,自己就会陷入非常不堪的境地,人生也将毫无意义。

如果你患有这种疾病,那么一些小型的心理思维疗法将帮助你停止对此的过度思考。首先,你必须告诉自己的内心,这个人已经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再也不会回来了。虽然你和他/她一起度过的时光很好,很难忘,但现在已经结束了。现在你必须告诉你的大脑“没关系”,离开你生活的人也应该被从脑海中剔除,即便没有他/她,你也能让自己快乐。

一旦你强迫你的思想接受这一点,你就会自动脱离那种关系,它再也不会伤害你了。现在你必须试着享受与自己为伴,并让自己保持快乐,因为你自己的幸福从不依赖于任何人。在那之后,你必须在你的脑海中限制每一种关系,并且必须接受生命中的一些人离开你的生活其实是一种人生常态,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除了人际关系,人们在做错事或犯错误时也会过度思考。为了阻止这种过度思考,你必须告诉你的大脑你并不是故意这样做的。这只是一次错误而已,一切都很好。 “没关系!我不会重蹈覆辙并且会一直记住它。”同样,如果你顾虑未来自己可能会反崔,你只需要告诉你的大脑,即便你真的犯了错误也没关系。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心理变强大(怎样让自己不要想太多)(8)

Choose Your Circle Wisely

8、明智地选择自己的社交圈

这一点至关重要,几乎与每一种心理障碍有关。当你的朋友或社交圈已经变得饱和而不得不浪费自己的时间和一些总是散播负面情绪传播负面言论的人在一起时,你就会成为过度思考的牺牲品。有一种非常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克服这种情况:你必须改变自己的社交圈,你无法改变这些消极的人,但你可以将他们从你的生活中移除。

因为试图改变别人的消极状态完全是在浪费时间,而且你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因为现在你需要努力改变自己。消极的人,他们总会让你失去动力和士气。当你与他们讨论你的远大梦想和先进想法时,他们会在你私底下嘲笑你,而不仅仅是负面评论。这些人对每个解决方案都会质疑,这是他们“鸡蛋里挑骨头”的一贯做法。

用能激励你、增强你的信心和鼓励你去积极的人来代替那些消极的人,而这些人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因为他们善于积极思考,对生活充满乐观。当你与积极的人相处之后,你会自然而然地开始感到轻松快乐,过度思考也会自动离开你的脑海。所以明智地选择你的圈子,因为它对你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心理变强大(怎样让自己不要想太多)(9)

Make Yourself strong Mentally And Emotionally

9、让自己在精神和情感上变得强大

如你所知,过度思考与你的思想和情绪完全相关,因此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你总是很敏感,那些微小的事都能让你感觉不好甚至难过的时候,这就是过度思考的后果。那些很小的批评和状况都让你感到难过,这说明你的精神和情感很脆弱,这才会导致你过度思考。

要停止过度思考和消极想法,你必须牢牢控制自己的情绪。为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没关系”的策略非常重要,你不应该为小事感到难过,并说服自己一切正常,无需担心。对那些出现的“小状况”不较真会帮助你保持头脑冷静,避免过度思考。

为每一种紧急情况和可能的结果做好准备。通过从你的脑海中删除“如果”,加上“没关系”和“会好起来的”等心理暗示将有助于让你的精神变得强大。因为当你的大脑停止思考假定的情景,并且你为每一种紧急情况做好心理准备时,它就不会过度思考。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心理变强大(怎样让自己不要想太多)(10)

Give Deaf Ears To People’s Perceptions

10、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

如前所述,我们最大的幸福来自内心。但是,当有人对你发表负面评论时,你会感到非常难过。如果有人对你说负面的话,你就会开始过度思考他可能是对的。

而事实上,这种错误的感知进入你的潜意识,通过过度思考,迫使你的大脑接受这个缺陷存在于你身上。在那之后,你开始按照那些错误的感知来“改变”自己,甚至让你偏离正常的自己而误入歧途。

因此,当你让人们的看法左右你并尝试在每种看法之后都去“改变”自己时,你依旧会感到忧虑,这都是因为过度思考。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消极的想法,你只需要对人们的消极想法充耳不闻,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而应该学会自我分析。

当你不再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时,人们对你的负面评价就不会再伤害和打扰到你。因为当你的耳朵忽略了负面的声音时,你的大脑也不会去认真对待它们并且会其忽略。什么时候不把它们当回事,你就会停止过度思考,不再“想太多”,并让自己保持快乐。


最后总结一下,“如何停止过度思考”的“10个心理技巧”:

  • 1-删除所有负面假设:Remove All Negative Assumptions
  • 2-写下自己所有的不安全感和恐惧:Write Down All Insecurities And Fears
  • 3-只关注现在:Just Focus On Present
  • 4-避免多线程处理任务:Avoid Multi-Tasking
  • 5-尽情享受每一个幸福的时刻:Enjoy Every Moment Of Happiness To The Fullest
  • 6-在“消极的赞美”中寻找积极价值:Find Positive Points In Negative Compliments
  • 7-总是说“没关系”:Always Say “It’s Okay”
  • 8-明智地选择你的社交圈:Choose Your Circle Wisely
  • 9-让自己在精神和情感上变得强大:Make Yourself strong Mentally And Emotionally
  • 10-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Give Deaf Ears To People’s Perception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