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则小故事(虚空先生讲解国学经典孟子梁惠王下⑯-2)

更多精彩课程,请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虚空济】APP,目前《孟子》更新中~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劈人有臧仓这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之所能也。吾之不遇鲁候,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原文)

孟子三则小故事(虚空先生讲解国学经典孟子梁惠王下⑯-2)(1)

“乐正子见孟子曰:”

乐正子又去见了自己的老师孟子,告诉自己的老师——

“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

克是指自己说我告诉君主,君主想要来见您。

“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沮是指阻止。本来我告诉鲁平公,是想要来见你的,但是有一个宠臣臧仓他阻止了平公,所以平公并没有来见您。

“君是以不果来也”果指的是预期相同,那么不果就是与预期不同,乐正子告诉平公,想让他来见孟子,这个时候他以为平公是一定会来见孟子的,所以有了自己的预期,但是他发现嬖人臧仓,阻止了平公来见孟子,与他的预期并不相同。那我们可以看到乐正子,他是充满失望的,并且他认为嬖人臧仓破坏了这件事情,那么把这种失望和现在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老师孟子。

其实乐正子的想法,代表绝大多数人,当我们发生了一件事情,绝大多数人都是有期盼的、有期望、有预期,有了预期就会有失望,并且在失望当中会去找这件事情的原因,而这件事情的原因是嬖人臧仓的阻止,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那我们看看有智慧的孟子,他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我们来看这句话,说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就会有一种能量推动着你去做,促进这件事情往前发展,如果你不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同样的力量来阻止你,没有办法做这件事情,行止非人所能也,你要去做一件事情,并不是一个人能所阻止的。

那我们来看这句话什么意思,我们先举一个例子,这样好理解,比如说鲁平公,他要想来见孟子,是没有任何人和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他来见孟子,但是显然鲁平公从心里并没有想来见孟子,所以就会出现事情和力量阻止他来见孟子,臧仓的一句话他就可以不来,孟子在告诉乐正子,这件事情的发生不怪臧仓,是平公他内心并没有想来,所以并不是人所能阻止的。

我们再举一个我们生活当中的例子,很好理解,比如说今天晚上如果你不想去看电影,这个时候你身边的朋友或者爱人对你讲,咱们今天晚上去看电影吧,这个时候你就说了,这个时间好像不合适,看完这场电影的时间太晚了,或者说我看了一下并没有好的座位,或者说今天的天气不太好,这一切都表明我们本来都不想去,所以就会出现的事情和力量来阻止你去看电影。但是反过来呢?如果我们很想去呢,有两个位置在角落也不错,很幸运还能有两个位置,虽然天气不太好,但是不影响我去看电影,虽然散场比较晚,但是回来我们正好就到了睡觉的时间,你看多合适。

所以我们再去看这个观点,是否有事情和力量阻止我们去看电影,不在于那个事情和力量,是在于我们自己原本的想法。

再比如说我们生活当中,你真的想要去做一件事情,任何力量都没有办法阻止你,它只会促进你去做成这件事情。

孟子三则小故事(虚空先生讲解国学经典孟子梁惠王下⑯-2)(2)

举例,说我们喜欢学传统文化,我今天在家里什么都不想做就想要学习,所有的事情的出现都没有办法阻止你,说朋友叫我们出去吃饭,你说今天不行,我实在没有时间,我们可以改天再约;说有人想今天找你去哪里做什么事情,你说我今天的身体实在是不舒服,不太想出门;说今天下雨阴天,你会觉得在家里学习正合适。但你去想一想我们的内心,并没有想留在家里学习呢?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很多事情,让你没有办法在家里学习,朋友找你,你说不行,这个朋友很久不见了,他今天找我我一定要去的;领导今天给我发了个信息,我是一定要给领导这个面子的,否则我的工作怎么能做得下去呢。任何一件事情的出现,都会阻止你去学习。

我们再来看孟子的这句话,在生活当中尤其的实用。当我们想要去做一件事情,所有的力量的出现,所有的事件的出现,都是促成我们去完成这件事情的。当我们不想去做一件事情,所有的力量,所有事情的出现都是阻止我们去做这件事情的,所以不在事情,而在于我们自己想或者是不想。

“行止,非人所能也。”孟子讲行或者止,不是人所能阻止的。我们先来看第一层意思,不是他人所能阻止的,就像鲁平,想来叫行,不想来叫止。是否想要来见孟子,或者是不想来,并不是他人所能办到,所能阻止的。

我们要再讲第二层意思,叫天命或者天意。平公能 不能见到孟子,这是天命所归,什么意思呢?如果平公天命当中,是要挽救鲁国的,是要让鲁国变得更强大,他就一定会见到孟子,即使他不想来,也一定会有其他的大臣,让平公最后可以见到孟子,这就是天命。

想一想我们生活当中,很多事情是不是如此?我们经常会讲,该是你的就是你的,绝不会错过,这就叫天命。有的人说我害怕错过最后我心爱的那个人,不会的,如果他真的是你的,是天命所归就一定会遇到,即使错过了,也一定会遇到,错过的也就不是你的。

包括一个人,你有多大的德行,最后你的事业和你的人生可以有什么样的成就,你不用去担心失去了某种机遇,你所谓的失去最后也一定会从某个地方再呈现出来,这就是天命。

“吾之不遇鲁候,天也。”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很谦虚地在讲,他并没有说平公没有见到我,而说吾之不遇鲁候,我之所以没有遇到鲁候,天也,这是天命,也就说明我我跟鲁平公之间没有办法见到,我没有办法把我自己的思想,把我自己的这种治国之道,这种仁政告诉给鲁候,非人所能也,这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天意如此。

“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臧氏之子指的是臧仓,说臧仓怎么能做到使我不遇到鲁候呢?我们这里看孟子和乐正子两个人思维方式的完全不同,这两种思维在生活当中就会有两种不同的导向,比如说乐正子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思维,当一件事情的结果与自己的预期不相同,就会怨天尤人。比如说怨臧仓,是他的阻止才导致了现金的结果。

而孟子的思维呢?他代表的是智者,是一种豁达,首先是不尤人,跟臧仓没有关系,是平公自己不想来。

那么,再接下来也不怨平公,为什么呢?也不是他不想来,天命如此,我没有办法遇到平公,跟他讲治国之道,让他去实行仁政,这就说明鲁国将来的前景并不好,这是天命所归,非人所能也,同时也不怨天,每个人当下能做什么事情,能遇到什么人,这一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都是跟天命相关的。

孟子三则小故事(虚空先生讲解国学经典孟子梁惠王下⑯-2)(3)

我们再往人上讲,就是都是跟我们的德行相关的,因为平公并没有想去做一些利民的事情,他也没有想强大和改变鲁国的现状,所以天命并不在鲁国,所以这件事情谁也不怨。

当我们有了孟子的思维,我们才可以坦然地面对生活,比如说生活当中,发生了一件事情,结果与预期不相同,首先我不尤人,我不会去怪任何事情,不会去怪任何人,我也不怨天。

举个具体的例子,说我们自己去做生意,这个生意的结果并不理想,我们不尤人,我们不会去抱怨,说因为我某个朋友的出现,所以才导致了这个结果;因为我的员工不给力,所以才导致了这个结果;由于我出现了一个竞争对手,所以才导致了今天的结果。统统都不是,只是我们自己没有那个福德,拿到那个结果,同时我们也不怨天,说明我们自己德行还不足够让天匹配给我们更好的东西、更好的结果。

再比如说感情当中,也是一样的,说我现在有一段恋情,或者我组成了一个家庭,最后由于某种原因分开了,首先我不尤人,我不怪别人的出现才导致了我的感情没有继续下去,既然别人能出现,就说明我们的感情本来就存在着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即使有他人的出现,也无法破坏我们之间的情感。那我接下来也不怨天,这不是人力所能及也,就说明我们的感情只可以走这么远。

所以有孟子的这种思维,我们就可以坦然地面对生活当中一切发生的事情。如果我们像乐正子一样去思考呢?每件事我们都会有一个预期,当预期没有达到之时,我们就去怪出现了什么人阻止了这件事情,所以才导致结果不好,我们就会变得抱怨,我们就会变得愤怒,我们开始变得嗔恨,这个时候就会让我们整个人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消极,最后变得怨天尤人。

所以我们要学习孟子的智慧,让我们去变得豁达,无论一件事情成或者不成,我们只有努力就够了。努力之后那个结果非人所能也,并不是靠我们人力可以去改变的,我们要懂得去行善,懂得去积累自己的德行,当你有更多的德行,天命自然会给你匹配和你当下相应的结果出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