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

刺青,通俗一点,称为文身。

当年陈浩南身上那条过肩龙,印刻着铜锣湾里的峥嵘岁月和街头情义。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1)

电影《古惑仔》里,陈小春和陈浩南的刺青

然而这些年,刺青在年轻人之中所代表的含义,已经不止于此。

刺青(文身),渐渐脱离“很社会”的意象,成为了城市亚文化形态里,人们对于情感和自我的一种表达方式。

纵然误解者众,但爱好者也越来越多。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刺青,但我是好女孩(男孩)。"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2)

而后来大家也渐渐明白,这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刺青开始和大多数生活方式一样,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譬如,父母怕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再次走丢,拜托刺青师留下印记;

譬如,70岁奶奶执意纹一枚遗失的戒指,因那是她对老伴的最大念想;

再譬如,40岁大叔用花背和花臂来遮盖全身的烫伤,再痛也要重生。

当你还觉得刺青不怀好意时,今天我们想说的,就是这些年来,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力量。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3)

明月艺妓,中国风刺青

事事从来没有绝对。

我们走访了广东和上海的刺青工作室,探寻了城市刺青二十年,感触最多的,就是,不要轻易去评判别人的人生,要像刺青师一样,学会倾听,别人的故事。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4)

正如北京另一位刺青师说,“刺青啊,其实是皮肤上的人生插画,是每个人的密码仪式。”

01

南方的刺青,从广东开始

上个世纪90年代,刺青最先在广州“高调亮相”,出现了第一台刺青机,第一家刺青店,第一批刺青师。

黄建枝,广东第一批学刺青的人。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5)

刺青师黄建枝,在“唐龙刺青”接受城君采访。

20多年前,他回到东莞开了第一家刺青店,人称“东莞最好的刺青师”和“东莞第一针”。

已过不惑之年,提及这些年来的改变,他会感叹:“时代变化太快了!”

刺青在跟着与时俱进,旧刻板印象里的左青龙右白虎、毒蛇蝎子已经被淘汰。

光顾生意的人,早已不再是十多年前的帮派和社会边缘人。

“现在啊,年轻人居多,也有白领、老师、医生、公务员等各行各业,他们追求美感、清新,有纪念意义,盲目冲动的人少了许多”。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6)

大部分时候,黄师傅就在这张椅子前给客人刺青

这22年,黄师傅和他的“唐龙刺青”见证了整个广东刺青的发展轨迹。

那是1998年,在街上疯狂画画讨生活的东莞小伙黄建枝,被台湾人张孟正发现,彼时他才20多岁。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7)

黄师傅特别擅长炭画,炭画是一种中国民间美术,细腻动人。这一幅摆在店里的就是黄师傅近期的作品。

提起“文绣之父”张孟正,黄师傅依旧自豪不已。

因为他就是将刺青带进广东的第一人,工程师出身,通过改造纹眉机,才出现了广东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刺青机。

那个时候大家都没见过刺青,却在广州下角路最热闹的大马路上,一台50寸的电视机,每天循环播放刺青视频。

而张孟正的第一家注册合法的刺青机构,就在这里。“当时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了”,黄师傅说。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8)

挂在茶水桌墙壁上的这张人造皮刺青,黄师傅练了100张。回忆起早期学刺身,没有人造皮和刺青材料,只能拿自己的皮肤反复练习,扎坏了一处换另一处。

从街头画师变成学徒,20多岁的黄建枝和另外4人一起,成为广东最早学习刺青的年轻人。

两年后,他回到老家东莞莞城,在巷子里开了东莞首家刺青店,也就是现在的“唐龙刺青”。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9)

店门口是一个霸气的龙虎椅,黄师傅说到店的人,很多会坐上去感受一番。上方的唐龙,取自电影《武侠》甄子丹饰演的角色,深藏不漏、武功高深。

以前的生意都是帮派老大带来的,他们组团成批成批来,就够黄师傅忙活好久。

那个年代要帮人收租,就得有足够气势,唬得住人,所以人手一条龙虎豹、过肩龙,几乎成为帮派小弟们的必备“上班服”。

“现在就不一样了,讲究的是艺术”,黄师傅笑着说道。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10)

恋爱中的男女常常纹上爱情的见证,简单一点是对方的名字,复杂一点的是对方的画像。

见过太多分手后的年轻人来洗刺青,黄师傅总会多规劝后人一句,为恋爱买单还是更谨慎点好。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11)

图案要打印出来,摆在刺身师视线最方便的地方。

以前男生居多,现在越来越多女生热爱,他们追求时尚,或想要彰显个性,或是留个念想,或是掩盖疤痕。

女生更偏好小巧精致型,譬如小动物、花朵、字母等等。

男生普遍喜欢大而阔的图案,一张手臂到一个大花背,每每要耗费一个文身师一整天的精力。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12)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13)

谈及这些年印象最深的顾客,黄师傅说是一位40岁的中年男人。

“他全身80%的皮肤被烫伤,几乎除了脸和脖子等部位,都要做”,这也是他做过的最艰难的刺青。

受损的皮肤要承受几倍的疼痛,几乎没有办法新陈代谢,并且不能做太快,每一个月一次,做了一年才完成。

“也许他还是没有办法肆无忌惮穿短袖露胳膊”,黄师傅回忆到,但至少,他没有那么嫌弃自己了。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14)

修改文身

虽然一直在东莞开店,但黄师傅觉得,广州的刺青氛围会更好。

它像一个汇聚中心,常有刺青交流会和刺青展览,刺青风格多样化,有美国绘、欧美写实、黑白写实、传统中国风等交融在一起。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15)

那,北方呢?

黄师傅说,“北方的刺青氛围丝毫不输南方,他们的风格更突出,讲究[大]”。

这个“大”并非单单只是图案,他们更偏爱有个性、有气势,彰显霸气的上古神兽类。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16)

举个简单例子。

你能想到,德云社的宝藏男孩们的大长袍里,个个都有刺青吗?

郭德纲的左手胳膊上是一个泰国刺符,由泰国著名的僧人"金面尊者阿赞苏斌"纯手工一针一针刺上去的。图案虽小,却蕴藏着一股大气和豪迈。

小岳岳的老搭档孙越大褂之下,藏着一个凶猛的“马头明王”。而郭德纲爱徒烧饼的刺青是日本三大妖之一的大天狗。

这大概就是北方人骨子里的豪爽气性了。

02

上海刺青,细腻如艺术品

说到刺青最多的城市,有人提名北京,有人选深圳,而正在娴熟煮茶的黄师傅停顿了几秒,他倒觉得应是上海。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17)

魔都上海,复刻着西方摩登,洋溢着古典韵味。张爱玲说,燃亮整个上海的灯火,就是一艘华丽的游轮。

而东西南北的年轻人一批又一批争先恐后登船,也许才让这座城市的文身土壤更加肥沃,南北汇聚,风格喜好慢慢融合,更为多元化。

明月,是上海有名的女刺青师,从事刺青7年,独创“艺妓”风格。

她凭借原创的中国风,在上海打下了一片天地。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18)

明月的中国风文身画稿

她设计的中国艺妓、汉美人不仅在上海大受欢迎,更有东北、湖北、广东等全国各地的人慕名而来。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19)

4年前,一位湖北小伙专门开车1200公里来改刺青,成为了明月的忠实粉丝。

明月回忆到,初见时他很腼腆,因为手臂上大块面积烧伤,夏天从没穿过短袖。两年后,这只手已经完成了花臂。

没想到第三年,他又来了。为了把女朋友的婚纱照纹在手臂上,前后往返五次。

明月永远忘不了,这位大小伙子一边忍住疼痛,一边认真的告诉她,自己想要永远记住妻子最美最幸福的样子。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20)

整条手臂,前前后后来了五次,才完成

而就在去年,这个穿着婚纱的姑娘已经有宝宝了。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今年他准备把宝宝的手纹在身上”,明月笑着说,四年见证了一个堪比偶像剧还偶像剧的浪漫爱情。

这7年,做刺青不易,做原创更难,但是明月觉得有挑战,有意义。

因为在这座城市,一个好的刺青,连老太太和老爷爷都能看出门道,懂得欣赏,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不创作、不更新迭代呢。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21)

明月在上海徐家汇的刺青店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22)

明月刺青的中国美人系列作品

曾经给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免费刺青,因为走丢过多次,父母希望孩子身上有记号;也曾“被迫”给一位70多岁的上海奶奶刺青。

奶奶身体很健康,但考虑到老人家的承受力,明月拒绝过多次。

最后奶奶的坚持打动了她,“原来她的戒指丢了,那是去世的丈夫送她的,她年轻时就想刺青,不想自己有一天离开有遗憾,更怕老伴找不到她了”。

明月坦言,每一次给新顾客刺青就像一个大冒险。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23)

从平均28岁到60岁,精致柔美的作品背后,不一定是冲动和一时兴起,也许是一个被解救的灵魂,一颗简单而炙热的心,一个温柔动人的故事。

而这些,恐怕只有坐在刺青师的位置上才能看见。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24)

去年,她遇到了一位50多岁的上海美术老师。“来到店里就问我,哪个地方刺得最疼,我说在腰部,他没有丝毫犹豫,说就这里了”,明月说道。

问及缘由,原来一个月前,他的夫人命悬一线,做完手术度过生死难关。他害怕极了,又特别心疼,想陪她一起痛。

他说夫人爱花旦,喜欢黄梅戏,所以明月给他设计了一张带有牡丹和凤凰的花旦,寓意“浴火凤凰”。

刺青常识(从陈浩南到小清新)(25)

艺妓凤凰和牡丹局部展示

这些故事,不过冰山一角,却给了明月莫大的信心,也是上海这座城市带给她的肯定和温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