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消费观(包容不一样的消费观)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近年来,不少老品牌寻求转型、新品牌寻求立足,不约而同提出了“年轻化”的口号面向年轻人拓展市场,就要倾听年轻人的心声,契合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消费观前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做了一个“中国青年观察”系列报道,调查发现,当代年轻人的主流消费观与前几代人存在明显差异,一些习惯在许多长辈们看来有点不可接受,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生活中的消费观?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生活中的消费观(包容不一样的消费观)

生活中的消费观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近年来,不少老品牌寻求转型、新品牌寻求立足,不约而同提出了“年轻化”的口号。面向年轻人拓展市场,就要倾听年轻人的心声,契合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消费观。前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做了一个“中国青年观察”系列报道,调查发现,当代年轻人的主流消费观与前几代人存在明显差异,一些习惯在许多长辈们看来有点不可接受。

买非必要的消耗品或服务,被认为“不需要、没有用”;买日用品的高档线,为设计感等审美偏好买单,被认为“乱花钱”;还有许多年轻人倾向于把防风险交给保险,把“钱生钱”交给理财,这也让一些更加信任银行存款的长辈感到“不放心”。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在有的家庭造成了两代人之间的分歧甚至摩擦。

节俭无疑是一种美德,但节俭是否意味着“能不花钱就不花钱”?目前存在不同观点。节俭是拒绝浪费,而“浪费”与“消费”是两码事。有些消费行为满足的是比生存更高层次的需求,有的人认为不应该说是浪费,不应该反对。如此多元的消费观都各有各的道理。有些人安于低消费水平的生活,并乐在其中;另有一些人,选择“边赚钱边享受”,他们乐于消费,也敢于消费。一个人形成某种消费观,或出于生活经历、性格特征、认知水平,甚至出于他的人生哲学和对社会的预判,也可能“跟我不一样”,但的确是客观存在。

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年轻人正在成为社会主流消费群体。长辈不妨多听听年轻人的想法,试着多包容他们的消费观,不必一味站在上一代的立场进行指导甚至指责;在另一方,年轻人也应当理解长辈的顾虑,与其哀叹“老年人不懂经济学”“我好委屈”,不如多陪长辈出去走走看看,多沟通多商量,带着爸妈一起“潮”起来。

当然,包容不是纵容。积极消费,特别是积极进行新型消费,意味着多一些尝试新鲜事物、获取新鲜资讯的机会,但“踩坑”的概率也会大一些。对于那些高风险、无节制、缺乏有效监管、甚至行走在“爆雷”边缘的盲目消费行为,必须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当前,随着消费供给不断提质、出新,监管和权益保障的环境也在不断优化,学会聪明地消费、果断地维权,是每个人都需要与时俱进的一门课。

只要消费得有理有据、有张有弛,避开非理性、有害甚至违法的“消费陷阱”,警惕“消费主义”的裹挟,“消费”完全可以与“不浪费”甚至“节俭”同时存在。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全面促进消费”,提出“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等,大家都应该理解包容“跟我不同”的消费观,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中,用更高品质的消费,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来源: 南京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