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与高更的故事(梵高与高更由向日葵)

梵高与高更的故事(梵高与高更由向日葵)(1)

作品:《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

作者:文森特·梵·高(荷兰)

时间:1889年

类别:布上油画

尺幅:93×73cm

收藏:荷兰梵高美术馆

划重点:

"梵高喜欢向日葵的金色、阳光,这使他忘记了精神上的痛苦;

梵高在法国结识了知己高更,并馈赠友谊之花——向日葵;

虽在63天后与高更决裂,但这十五朵向日葵代表他们的友谊从不曾凋零;

梵高逝世后,其艺术价值被人发掘,深深影响了20世纪艺术,并成为表现主义先驱。"


梵高,影响20世纪法国画坛,并延续至今的艺术大师,他一生崎岖坎坷,被生活的窘迫所困,被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但他留给我们的艺术依然是那样的热烈、阳光。

在梵高的生活里,没有金钱和女人,没有权利和地位,只有乡间那美丽的自然景色,那千姿百态的大向日葵、金黄色的麦田、盛开的鸢尾花、一望无际的田野……他曾说“向日葵是属于我的花”。向日葵的颜色、花朵让他着迷,让他忘却了精神上的痛苦,他想让大朵大朵的向日葵充斥着自己的画室,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

梵高与高更的故事(梵高与高更由向日葵)(2)

上左:《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 1888年8月 现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画廊

上右:《LaCrau的收割和蒙马儒尔》 阿尔: 1888年6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下左:《鸢尾花》 1889年5月 美国洛杉矶盖兹美术馆

下右:《麦田与乌鸦》1890年7月 荷兰梵高博物馆

在梵高的一生中,他的艺术从不被人认可,直到1886年,他跟随弟弟提奥来到巴黎,结识了高更,毕沙罗、塞尚等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的画家,这是他创作风格的转折。他与高更意外的很投机,两人相见恨晚,他们在艺术理念上有很多说不完的灵感。梵高热情邀请高更到自己的画室一同创作,高更也欣然答应。为了迎接好友的到来,梵高特意画了两幅《向日葵》来装饰画室,他激动的写信给弟弟:“我盼望高更的到来,我要把画室装潢起来,除了大向日葵,什么都不要……”

梵高与高更的故事(梵高与高更由向日葵)(3)

上左:《高更自画像》梵高博物馆

上右:《梵高自画像》 1889年

下左:《戴帽子的梵高自画像》 1887年

下右:《高更自画像》1893年

两人非常期待一起创作的时光,他们互相画着对方,互赠作品,高更对梵高的向日葵赞赏有加,他曾说:“在黄色的房间里,带紫色圆环的向日葵突出在一片黄色的背景前,花梗浸在黄色的壶中,壶又放在黄色的桌上,画面的一角是画家的签名:文森特。黄颜色的太阳透过我房间照在黄颜色的窗帘,一派生气沐浴在一片金色之中,早上我从床上醒来,想象着一切必定是芳香扑鼻。”这画面太美,小编实在不敢想象,梵高和高更的这段“基情”岁月也成为世人的话谈。

梵高与高更的故事(梵高与高更由向日葵)(4)

《卧室》1889年 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

然而,两人的和谐“同居”在持续了62天之后,便以一次激烈的争吵而告终,高更无法忍受梵高的固执和精神的紧张,极端的梵高割掉自己的耳朵也是在这个时间发生的事儿,高更很害怕,他离开梵高返回巴黎。但他仍然对梵高提出赠其向日葵的请求,也就是这件《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

梵高与高更的故事(梵高与高更由向日葵)(5)

电影《至爱梵高》中,梵高割掉耳朵蜷缩在床上痛苦不已

梵高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艺术家,他在创作《向日葵》的时候,正是他艺术的成熟期,他一共画了7幅向日葵,都是在1888年至1889年这一时期所作。在他看来,黄色不但代表了太阳、热情、狂热、爱情,也和自己的心境十分相似。那段时期,黄色成了梵高最喜欢用的颜色,仔细看的话,这幅画中用了38种黄色,他用纯色点画的绘画技巧,去掉了轮廓线, 把每个形状都分解成彩色小点构成的区域,用一道道笔触不仅使色彩化整为零,而且传达了他追求光线和色彩的情绪。在他的笔下,向日葵已不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梵高与高更的故事(梵高与高更由向日葵)(6)

1.《花瓶里的三朵向日葵》1888年8月 现私人收藏(美国)

2.《花瓶里的五朵向日葵》1888年8月 二战时在日本被毁

3.《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1888年8月 现藏于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

4.《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1888年8月 现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画廊

5.《花瓶里的十四朵向日葵》1888年12月-1889年1月 现藏于日本某博物馆

6.《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1889年1月 现藏于荷兰梵高美术馆

7.《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1889年1月 现收藏于美国费城博物馆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出生在荷兰的一个小镇津德尔特,1890年7月在法国瓦兹河畔自杀,年仅37岁。在梵高短暂的艺术人生里,他靠着敏锐的知觉和极端的人性,创作出至今仍富有激情的经典画作。他通过向日葵向后人传递着一个信息:怀着感激之心对待家人,怀着善良之心对待他人,怀着坦诚之心对待朋友,怀着赤诚之心对待工作,怀着感恩之心对待生活,怀着一颗欣赏之心享受艺术,宛若眼前那灿烂盛开的向日葵。


延伸阅读:

梵高与高更的故事(梵高与高更由向日葵)(7)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 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

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1888年,同年与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

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世界名画赏析】

“世界名画赏析”是BOE画屏推出的世界名画在线普及系列栏目,每日一画,365天不间断推送。大师世界,一屏重现,让你三分钟了解一件世界名画背后的故事。

梵高与高更的故事(梵高与高更由向日葵)(8)

梵高与高更的故事(梵高与高更由向日葵)(9)

更多精彩故事请下载BOE画屏APP,全球名画,一览无余。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