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为什么有个育儿袋(太萌了人肉袋鼠育儿袋)

东灰袋鼠宝宝的“人肉育儿袋”、由爸爸孵蛋的澳大利亚“国鸟”鸸鹋、在神奇育婴室成长的折衷鹦鹉等,从鸸鹋孵蛋到雏鸟保育到小袋鼠的哺乳成长,在这里你可以全方位探索动物的成长历程……今日日是世界地球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广州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探秘生活在广州自然界一众动物朋友近年广州在珍稀动物繁育、保护工作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在基地里,创新性全面开放动物育幼后台,特别开设“动物幼儿园”、“儿童动物园”、“丛林发现”等等专属区域,直接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开放了后台的人工育幼、动物饲养、食物配给、动物治疗等过程,用全程“透明”的生命历程,让游客更全面了解各种动物习性,从而更好地唤起游客对珍惜自然和动物的共鸣和重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袋鼠为什么有个育儿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袋鼠为什么有个育儿袋(太萌了人肉袋鼠育儿袋)

袋鼠为什么有个育儿袋

东灰袋鼠宝宝的“人肉育儿袋”、由爸爸孵蛋的澳大利亚“国鸟”鸸鹋、在神奇育婴室成长的折衷鹦鹉等,从鸸鹋孵蛋到雏鸟保育到小袋鼠的哺乳成长,在这里你可以全方位探索动物的成长历程……今日日是世界地球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广州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探秘生活在广州自然界一众动物朋友。近年广州在珍稀动物繁育、保护工作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在基地里,创新性全面开放动物育幼后台,特别开设“动物幼儿园”、“儿童动物园”、“丛林发现”等等专属区域,直接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开放了后台的人工育幼、动物饲养、食物配给、动物治疗等过程,用全程“透明”的生命历程,让游客更全面了解各种动物习性,从而更好地唤起游客对珍惜自然和动物的共鸣和重视。

“动物幼儿园”看袋鼠宝宝,首探“人肉育儿袋”

22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率先来到位于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里的广州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探秘基地首次开放的“动物幼儿园”,在这里有澳大利亚标志性动物——袋鼠。据基地动物专家介绍,目前居住在“动物幼儿园”的袋类动物是发育不完全的动物,属早产胎儿,所以需要在幼儿园内的育儿袋中发育。“刚出生的小袋鼠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非常微小,出生后即在妈妈的保育袋内吃奶,直到6~7个月才开始短时间地离开保育袋学习生活,一年后才能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专家说。

动物专家说,这两只东灰小袋鼠都还未到出袋的年龄,因为贪玩跳出妈妈育儿袋又回不去了,所以动物专家把它们送过来人工育幼。为了能模拟袋鼠妈妈的育儿袋,动物专家们巧妙地做了一个袋子把小袋鼠放入,然后背在身上模拟“人肉”育儿袋,还要保持走动以营造一种妈妈日常活动的感觉,真可谓非常称职的袋鼠妈妈了。

此外,在动物幼儿园里还照顾着动物的起居饮食,动物专家担当起“动物奶妈”的角色,特别考虑到人工喂养小袋鼠的营养需求,不仅使用的是特制的袋鼠奶粉,并且配合袋鼠的吻部形状,使用袋鼠特制的奶嘴,每天会少量多次,根据小袋鼠的成长情况决定喂奶的总量,并逐渐增加辅食。“我们还会让小袋鼠逐渐适应吃草叶、树叶,以培养它们正常的野外采食习惯,长大后可以尽快适应回归群居生活。”动物专家说。

▼点击看视频▼

探秘完“动物幼儿园”,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了“儿童动物园”,探访澳大利亚的国鸟鸸鹋。据悉,鸸鹋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仅次于非洲鸵鸟。鸸鹋羽毛灰色、褐色或黑色,跟鸵鸟很像。动物专家还拿出了漂亮呈墨绿色的鸸鹋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最神奇的是,鸸鹋蛋生下来是由爸爸孵化的,在长达60天的孵化时间里爸爸几乎不吃不喝,一心孵蛋,可以说是动物界最伟大的爸爸之一了。

据悉,在广州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这里繁育了30多只东灰袋鼠,以及大赤袋鼠、西灰袋鼠共超100只。自2003年从澳大利亚引进鸸鹋,现繁育拥有达100余只。除了澳大利亚国宝考拉,这里还有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澳洲森林”,堪称澳大利亚动物王国,生活着袋鼠、鸸鹋等多种澳大利亚独有动物。

“丛林发现”看鹦鹉宝宝,首探“雏鸟育婴室”

说到孵蛋,广州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还有“丛林发现”展区,这里不仅有先进的人工孵蛋室,通过高精尖仪器和设备24小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充分模拟动物妈妈们的孵化环境,大大提高了动物孵化的成功率和成活率;而且这里还有雏鸟保育室,很多因各种原因被遗弃的鸟宝宝们,在动物专家的细致照顾下得以健康成长。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今日看到,这里正有刚刚出生的澳洲动物——折衷鹦鹉。据动物专家介绍,折衷鹦鹉中体型最大的就是澳大利亚折衷鹦鹉,而折衷鹦鹉是所有鹦鹉中两性外表差异最明显的种类,长大后雌鸟鲜红色的羽色与雄鸟亮眼的绿色形成强烈对比。

现场看到的雏鸟是1个月前出生的。因为年轻父母第一次产蛋,成功孵化后却不会主动喂食小仔,所以动物专家这些“奶爸奶妈”们对它进行人工育雏,过程可谓一点都不简单:一开始育婴箱须保持36℃,直至其身体情况稳定一周后开始每天降低5℃,直至箱温达到28℃的适温,同时湿度保持在40%-50%;“奶爸奶妈”们每天按照1:10-1:4不同浓度喂奶七餐;每天早上还要更换并消毒育婴箱,晚上紫外线消毒,供第二天更换使用,整个过程细节精确,专业又严谨。现在可见,满月后的鹦鹉宝宝两只眼睛都已经开眼,发育得非常健康,预计很快就可以出育婴箱进行活动了。

据动物专家介绍,广州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繁殖拥有五大洲近500种、超两万只珍稀动物,同时,这里建立了专门的珍稀动物繁育基地和保育幼儿园,在连续创造全球唯一熊猫三胞胎、六代同堂考拉家族等国宝级动物繁育奇迹外,更不断引进国外最先进的人工育幼技术,提升保育水平,保证每一只因特别原因离开父母照顾的小动物健康成长。今年,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还打造集科普参观、讲解、动物课堂、科普互动等于一体的“动物科普节”,包括“动物幼儿园”、“空中动物课堂”、“丛林发现”等多个趣味性十足的科普项目,让更多学生和亲子游客深度探索动物的繁育、习性、成长等鲜为人知的奥秘。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全杰 通讯员麦念萍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唐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