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语录世界上一切缺点和不足(朱光潜人心之坏)

《谈美》是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作品,写于1932年,是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的“第十三封信”,目标读者主要是当代青年。

今年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美学大师课 (共5册)”,收录了朱光潜《谈美》的这本叫做《静静欣赏》。

朱光潜语录世界上一切缺点和不足(朱光潜人心之坏)(1)

书名中的“欣赏”,取自阿尔卑斯山路上的一个标语:“慢慢走,欣赏啊!”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可是许多人都是坐着汽车急驶而过,对山谷美景无意一顾。

“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惋惜的事啊!”

朱光潜语录世界上一切缺点和不足(朱光潜人心之坏)(2)

朱光潜先生在战争年代仍然有超高的境界:“和谐之美于我是生命的激情与生活的温馨,它无时无刻不在,只是没有人留意,而我却在无意中有所发现。”

老先生无论如何想不到21世纪的国人,已经无时无刻都在找生活中的美了,甚至有些恼火怎么把这份美,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可以获得更多关注。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宅在家中,便可将天下美物收进眼底,随着科技发展,图像及文字的美感要求也在日益增强。

我们似乎更懂得“美”,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小片的编导者,然而,这是美学中的“美”吗?

回到朱光潜先生在80年前谈到的美学,朱光潜先生写的这本书,主要就是运用掌握美学知识,流畅的文字谈美学,希望读者能够:

“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

美的态度

大家似乎都在谈美女、美景、美图、美文、美生活,到底什么是“美?

从西方到东方,对“美”的解释是复杂的。如古希腊的柏拉图说:美是理念;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上的荣耀与光辉;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中国古代的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朱光潜先生从辨证对比的角度,排除有关“美”各种难解杂念,犹如榨汁果蔬,排除无营养的残渣,剩下的纯汁就是精华水凝,便可自由吸收。

朱光潜先生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对一件事物不同的看法,所看的现象也是不同的。

朱光潜语录世界上一切缺点和不足(朱光潜人心之坏)(3)

《苍松劲节图》清 | 戴本孝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态度:着重讨论古松的用途,有用和没用

科学态度:客观地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探求真理

美感态度:看古松形象的直觉的特质。

采用不同的态度去欣赏事物,得到的就是不同结果,如果渴望“美感”,“怎么拍”才好看放在首位,就是实用态度,大概就会欲速则不达了。

真正的美感经验,是达到物与我的境界,欣赏古松,发乎于情,知乎于形,产生了情感可能对古松清风亮节的联想,完全抛开了古松本身实用和科学思考,深受感染进入情境,这才是美感体验。

有一种类似“心流”的状态,不太好立即实现,但可以去培养。

欣赏与美感

我们经常会说艺术不分好坏美丑,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能欣赏艺术之美还是需要一定标准的,并非自己学点艺术皮毛、知道些画派系统,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评判美丑,而是确认我们与艺术之间的共鸣,是否属于欣赏与美感。

朱自清先生曾批判新青年们“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恐怕还不知道什么是文艺范畴。到底什么是美感?

朱光潜先生把我们平时常把美感与其它方面混淆概念,掰开阐释,不仅辨别有度,对美感又了更具体的认识。

美感与快感

点赞高的美图大多是美女和美食,能让人引起食欲的图片,是不是具有“美感”?一张被大P过的美女图,是不是具有“美感”?

我们所认为的“美”,如果引起了身体某些欲望,那就是“快感”。真正的美感浓度越大,就越感觉不到是在欣赏它。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快感起于实际要求。

美感与联想

在欣赏绘画的时候,我们常听到有人说“:哇,这幅画近看芳草.....,你离远看像不像一个美人?”这是一种美感欣赏吗?其实不是,这是联想。

联想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这幅画的好感,画本身的美却未必有所增加。这是人的实际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上求取价值。

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任由芳草就一心一意地领略芳草的情趣,而如果从芳草联想到了罗裙,又想到了穿罗裙的美人,那心思就不再芳草了。

朱光潜语录世界上一切缺点和不足(朱光潜人心之坏)(4)

美感与自然

大部分人以为我们口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虽对象和成因不同,但可以成为“美感”。因此出现了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

艺术家一图认为艺术超高境界就是模仿自然之美。

事实证明:

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美丑是两件事

艺术的美不是从摹仿自然美得来的

所有的美,出自人类抒情的表现,不是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

法国画家德拉库瓦曾经说过:“自然只是一部字典不是一部书。”用字典里的字可以做出诗文、而成就全凭艺术家的情趣和才学。

美感容易混淆在其它概念里,现在区分出来,也就明白了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和实际人生有一定的距离,美感经验中我与物的关系,从物形象姿态与我的情趣交感共鸣,忘我状态,才是美感。

静静欣赏与人生美学

1932年是中国内忧外患的年代,人民生活动荡、处处受挫,许多青年失去奋斗动力与目标,深陷消极情绪。

为了唤醒青年,让他们作为清醒的一代洗刷当时中国的社会问题,进而改善中国境况,朱光潜写下这些以美学通识文章,以美学家的身份试图唤醒当时的新世代。

他在开场话中如此写道:“现在青年不应该再有错综复杂的心境了。他们所需要的不是一盆八宝饭而是一帖清凉散。想来想去,我决定来和你谈美。”

朱光潜语录世界上一切缺点和不足(朱光潜人心之坏)(5)

《静静欣赏》的文体很难定义,不是传统的教科书,也不是艺术理论,而是更多采用口语,分别讨论十六个主题,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读者了解美学。

本书是写给当代青年的,也是朱光潜现实建立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美”与“人心净化”关联为目的,一层层脉络展开,娓娓道来。

朱光潜在文章写到的青少年容易在审美中犯的错误,概念混淆,本末倒置,都一一拆解加以辨析,其实也是一种意识上的矫正,人心感知美,世人已是极少数能达到,如少年努力向往之,才有更多人可以追寻美而拥有纯净之心。

也是写给青少年的一份,“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

“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今日国泰盛世,我们安享活色生香,然而精神困境却陷入史无前例的迷惘与趋同。原来一句流行语是:人间处处美景,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现代的人们拿着手机拍照、录像,一点也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少的是感受美感的能力,如朱光潜先生所讲的人与物达到忘我情趣的“美感”。

遇美景,想着拍照录影,顿失美感;

遇美物,想着评估价值,顿失美感;

遇美变得容易,偶得美感,却转瞬即逝。

所以做手艺的人越来越多,创作艺术的人越来越少。

朱光潜语录世界上一切缺点和不足(朱光潜人心之坏)(6)

大众欣赏的美物,利用工业化让效率与利益最大化,强占市场,增加爆需,而为美而纯粹感受,一文不值,无人分享,自然价值暴跌,人人缺少“无所为而为”的精神。

太宰治曾经说过:美好的事情不是被人指定而感受到的,而是自己,自己一个人忽然发现的。

如何发现?怎么确定发现了?

我想朱光潜先生的这本《静静欣赏》就是讲给现代人有关“发现”问题的。“静静”就是独处,独立思考,为自己留一些空白,才有获得美的发现的机会。

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

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就欢喜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

作者介绍:荣荣

每本书都认真读过,写书评,推荐好书!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