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历史事件(武王伐纣留下来的神话)

获嘉县隶属于河南省新乡市,北依太行,南临黄河,距省会郑州60公里,东至新乡市15公里,113年,汉武帝于新中乡置县建城,取名“获嘉”,属司隶部河内郡,割汲县、修武两县部分属之,是获嘉称县的开始。

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历史事件(武王伐纣留下来的神话)(1)

获嘉县历史悠久,原是殷都南郊的属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又是殷都通向周国的必经之路,纣王曾把它作为西抗西伯姬昌,南拒南伯杨越奇的军事重地。

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历史事件(武王伐纣留下来的神话)(2)

这里有座同盟山,是当年周武王伐纣时起的,当年,武王就在这个山上会见八百诸侯,共商伐纣大计,结成同盟。八百诸侯为表同盟伐纣的决心,各自带着自己的将士,每人捧一捧土撒在山上,堆积成了方圆几百亩、高五六丈的大土丘,站在上面,东可望牧野,西可眺孟津,当时起名为“同盟山”。即《尚书·牧誓》所载的牧誓之所,也是武王军举行牧野大战现存于地表的唯一物证。

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历史事件(武王伐纣留下来的神话)(3)

武王伐纣后,人们为了感谢和纪念他,在同盟山上修造了武王庙,竖立了功德牌坊,把他发布军令的地方叫“武王点将台”,操兵练马的地方叫“演武场”,掘井取水饮马的八角井叫“太公饮马池”。从此,同盟山成为景色优美的获嘉县八景之一,有“同盟夕照”的美称。

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历史事件(武王伐纣留下来的神话)(4)

武王伐纣与牧野之战是决定商王朝命运的一场大战,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战争主角的周武王,顺应天时,以德纳贤,士兵捧土成山,会盟天下诸侯,演绎了一曲以少胜多、灭商兴周的历史绝唱。

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历史事件(武王伐纣留下来的神话)(5)

武王誓盟坛,姜上封神地

获嘉有七十二冢,由来已久,家喻户晓。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牧野一战,惨烈无比。战后,武王与姜尚(姜子牙)对生者划地封侯,对(双方)逝者中的72位重要人物,在同盟山附近垒冢祭祀,安位封神,封七十二冢为七十二神。周武王与姜尚联手“封神祭祀”,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获嘉,成为中国封神文化“策源地”,中国“百神之乡”。不以“山水见长”的获嘉,因“封神”名世。

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历史事件(武王伐纣留下来的神话)(6)

由于种种原因,冢消失了一部分,同时又新添一部分,但到先秦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与武王有关的为获嘉七十二冢。随着岁月的流失,获嘉古冢遭到严重地损毁和破坏,尤其是战乱年代。

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历史事件(武王伐纣留下来的神话)(7)

像一九三六年,国民党军长商震驻守开封期间,曾派出工兵连,到获嘉县古冢进行大肆挖掘。掘出有大量的铜斧、铜锛及马尸骨等,这些文物很多被运到了南京。一九三八年,王国然(封丘人)在获嘉中和镇“支大锅,按蒸白镆”,拉起土匪队,对周边古冢打洞,洗掠。一九三九年,本地土匪王光遂,通过黄埔军校毕业生张春池的联系,号称“八支队”,于是春夏之季,对境内黄飞冢打洞半月之久。1958年的“农田水利”改造工程中,获嘉古冢大部分被毁。文革期间古冢更是十之六七被当作“封建遗产”被夷为平地。

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历史事件(武王伐纣留下来的神话)(8)

获嘉的封神文化和安葬在“72冢”中的众神传说,不乏有虚构的成份,但能够流传几千年而不衰,就足以证明历史文化传承的永恒魅力和存在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