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话说娘亲舅大(为娘舅正名要少言)

在生活中,常常听到这句话:外甥多像舅,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为什么老话说娘亲舅大?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为什么老话说娘亲舅大(为娘舅正名要少言)

为什么老话说娘亲舅大

在生活中,常常听到这句话:外甥多像舅。

其实这句话是有出处的。

出处:宋 洪迈《容斋续笔》卷一二:“天生对,偶又有用书语两句,而证以俗谚者,如:尧之子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谚曰:外甥多似舅。”

谁经常说

仔细回想一下,家里谁经常说这句话。

答案大多是父亲、祖父母。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孩子的行为、长相等不尽人意时,才以此语责难。

这个是有历史严格的。

古代中国,女性地位较低,三纲五常大家都知道。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现在看来,简直是毁灭人性的伦理束缚。

既然女性地位低,那夫妻俩的孩子如性格乖张,婆家人自然会从“外来”妻妾中找原因。

当然,如若孩子表现温良恭顺,那自然是婆家人书香门第、泽润子孙,教导有方。

极少数情况,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舅甥,也许霍母可以在婆家理直气壮地说:外甥多像舅!

然而,在当今社会,这条谚语还能轻易说出口吗?

舅甥关系

人普生而单纯,但大多终将世故。

从小,企鹅父亲就经常对我们兄弟说:外甥多像舅。

一开始,我听了是很喜欢的,因为我舅舅个子非常高,很能干,而本家叔伯大多矮小瘦弱。

但后来听得多了,渐渐体会到此语的用意,是特指舅舅的“不太聪明”。

我内心渐生反感之意。

其实,这本是一句话,用好了可以增进亲密关系,然而大多数却用在了不满和责难之上。

其实舅甥关系很微妙的,之间只有唯一的桥梁就是舅舅的姊妹/外甥的妈妈。

所以舅甥关系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

需要用心维系,而其中重要作用的当然是夫妻俩,尤其是父亲。

怎么把握

有孩子的朋友都清楚一个道理:男娃长得慢。

其实呀,不是男娃长得慢,是男性大多都长得慢。

您先别急着反驳。

这个也不怪男性,是文化和社会所驱使的。

原始社会,男人生而勇猛如兽,否则将命丧虎口,男人围而猎兽,女子采果育儿。

奴隶社会,男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绝对主力,因为那时的劳力是一种商品,劳工亦是商品,掌握奴隶则掌握绝对支配地位。

封建社会基本是一个男权社会,秦并六国,大汉王朝,三分天下,南北并立,隋唐元明清,有影响力的女性如彗星临空,绚烂却难得一见。

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七十多年,社会体制机制越来越呈现出国家托起小家的局面。

男女平等都是祖国的建设者,男孩不用从小就练就与老虎搏杀、与奴隶主抗争、学而优则仕的本领。

只需依偎在父母的怀中,尽享快乐童年。

其实“虎落平阳被犬欺”并不只是犬多和老虎少、地势不利于老虎发挥等等原因。

有没有一种感觉,一个高管被免职,成为小主管后往往工作能力还不如普通职员。

对,懈怠。

然而,女孩不一样啊,先不说先天客观原因,尤其是女孩意识到男女有别之后,加上对力量、能力、阅历、社会角色略显突出的父亲的崇拜,简直是突飞猛进。

所以小时候,妹妹替哥哥出头出气的场面,就变得稀松平常了。

经过数次迭代,如今的男孩与女孩大多只是外形或性别性格等等有区别罢了。

可以预料到的是:和平时代越长,男女分工越平等,男女差异越模糊,到最后一旦战争来临,也许异常生猛的女性开始冲锋火拼,手撕guizi。

说了这些,只是想说明一点↓

新的年轻父亲要明白一点,社会分工已趋于完全平等的情况下,要学会成熟代替埋怨,理性代替责难。

外甥多像舅,这句话没毛病。

可以多体察孩子舅舅的优点和长处,在孩子表现出相似情景时,恰当地托出这句话,效果显然与前面提到的大有不同。

如何把握,可以都尝试尝试,但要小心哦,嘿嘿~

娘亲舅大

婚姻从来是向往美好的。

家庭当然也是向美好的方向经营的,与本家关系取决于妻子,与妻家关系取决于丈夫。

因为,小俩口需要两家的共同努力帮助,才能逐渐支撑好这个家。

不管在哪家,都不应以主人甚至享受者自居。

做媳妇就要多考虑婆家,婆家自然有所反馈(当然极端情况除外),做女婿就要多考虑妻家,同样的道理。

反之,媳妇心心念念娘家,丈夫坚持本家第一,势不能长久。

如何把两家维系成一家,最后支撑小家,需要智慧。

较次维系其中一家,感情寄托,琐事照应。

最次,在娘家叱夫家,在本家诘妻家,两头不讨好,里外不是人。

舅甥关系看似两代人的关系,其实是夫妻关系的衍生。

看过电视剧《娘亲舅大》么,要为娘舅正名,少(恶意)言“外甥多像舅”。

毕竟,可能不是真的像,而是因为亲。

即便到现在,企鹅每每到舅舅家,都有着莫名的亲切和轻松。

你想不想舅舅?企鹅想听听你和舅舅的故事……

本文完

如果觉得好看,一定“关注”,点赞转发,感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