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螺蛳能不能吃(清明后螺蛳真不能吃吗)

清明过后螺蛳能不能吃(清明后螺蛳真不能吃吗)(1)

提起螺蛳,经常吃大排档或者喜欢吃螺蛳的读者都有一种感觉:鲜美!“清明螺,赛肥鹅”,清明前后正是螺蛳大量上市时节,螺蛳销售也很火爆,有些餐馆甚至还将红烧螺蛳作为时下的一道特色菜肴推荐给顾客。

在中医的古籍中,螺蛳也是一种良药,而且名字也很多,比如螺蛳在《名医别录》中叫做蜗篱,《本草拾遗》中叫做师螺,《本草纲目》中叫做蜗蠃。

作为药材,螺蛳的来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他同属动物的全体。

清明过后螺蛳能不能吃(清明后螺蛳真不能吃吗)(2)

解热毒 明目 治肝热 泄湿除热

螺蛳跟一些水产一样,主要的功效是清热,但是螺蛳一般更偏向于解酒热,还能利肠。比如明代药学著作《本草汇言》中记载“螺蛳,解酒热,消黄疸,清火眼,利大小肠之药也。顾汝琳曰: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因风因燥因火者,服用见效甚速。惟堪煮热,挑出壳,以油酱椒韭凋和食之,不杂药料剂中。”

清明后螺蛳不能吃属谣言()

很多读者可能都听说过螺蛳清明之后不能吃的传说。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这个时候螺蛳真的有毒吗?

中医认为螺蛳性味甘寒。《名医别录》中记载螺蛳无毒。《本草拾遗》中称其性寒。明代著名药学著作《本草汇言》中明确记载螺蛳:“味甘微苦,气寒,有毒。”

《本草汇言》中提醒:“胃中有冷饮,腹中有久泄不实,并有冷瘕宿疝,或有久溃痈疮未敛,不宜食之。”明末食疗专家姚可成在其所著的《食物本草》中也提示螺蛳“多食令人腹痛不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螺蛳的毒性主要是其副作用。

清明过后螺蛳能不能吃(清明后螺蛳真不能吃吗)(3)

那么,“清明后螺蛳体内会有大量寄生虫,所以就不能食用了”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清明后螺蛳真就不能吃了吗?

一般来说,螺蛳买回家用水泡时间长一些,煮的时候时间长一些,食用就没大问题。螺蛳生活在水中,自然可能会感染寄生虫,并且不同的水域感染寄生虫的几率是不同的,水质较好的一般不很少,清明节后随着气温上升,水域里的寄生虫也会大量繁殖,这样生活在水域里的螺蛳也自然可能会感染寄生虫,但是节前螺蛳就不会有寄生虫的说法也不科学。

清明过后螺蛳能不能吃(清明后螺蛳真不能吃吗)(4)

清明后的螺蛳大都开始进入繁殖期,开始孕育小螺蛳,所以清明后市民购买螺蛳会看到,带壳的大螺蛳体内或者尾部有小螺蛳,这样吃起来不太方便。另外,繁殖过后的大螺蛳也会造成体内营养丧失,肉质没有繁殖前肥美,只是食用起来口感不如清明前。

买螺蛳回家食用,一定要用清水浸泡,烹饪时要高温加热煮熟。之前提到的中医认为螺蛳属寒性食物,胃肠道不好、脾胃虚寒的人,或者老人与小孩应当少吃或不吃。如果要吃螺蛳,最好用辣椒等热性的食物搭配烹饪以减少其中的寒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