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筑牢平安建设的坚实根基(谱写平安治理新篇章)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公共安全治理指明了改进和提升的目标,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不断筑牢平安建设的坚实根基?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不断筑牢平安建设的坚实根基(谱写平安治理新篇章)

不断筑牢平安建设的坚实根基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公共安全治理指明了改进和提升的目标。

其一,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问题导向”的治理效用观。公共安全治理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康,必须高度重视实际成效。这就需要确立以问题为导向、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为目标的公共安全治理效用观。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勇敢地直面问题、果断地解决问题。

其二,充分发挥群众主动性,坚持“权利中心”的治理价值观。作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公共安全治理必须鲜明地回答“为了谁”的问题,这是公共安全治理的根本价值选择。各地应继续探索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建立完善激励表彰机制,大力培育群防群治特色品牌,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以共治促善治,以善治图长治。

其三,不断完善平安文化建设路径,坚持“思想引领”的治理文化观。行为是思想的外在表现,解决问题的前提在于纠正思想认识的误区,要关注文化对思想的引领作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离不开平安文化的支撑,在社会公共安全治理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平安文化的思想引领作用。

其四,重视政务大数据运用,坚持“科技支撑”的治理技术观。政务大数据涉及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具有数据量大、覆盖面广、实时性、可分析等特点。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技术蕴藏着社会公共安全治理的巨大潜力,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可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综合治理与有效监管。

社会各方、从上至下要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安全治理新格局,加快推进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创新,不断提升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以更高水平安全保障促进高质量发展,进而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东方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